孔子和释迦牟尼的学说对人类产生了什么影响?
孔子以“仁”为思想核心,意为“爱”。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欲立则立,欲达则达”的论点,主张“忠恕”原则,认为“仁政”的实施应以“礼”为基础:“克己、礼为仁”。对于殷周以来的宗教鬼神迷信,持怀疑态度,认为“不知其生,不可为鬼”,“不知其生,不可以为君子”。还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的观点。倡导私塾授课氛围,提倡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不厌,教而不厌”,强调“君子学道爱人,小人学道易”。政治上,他提出了“正名”的主张,认为“君君、大臣、父子”都应名副其实,提出了“不患贫,患不均”的观点。自西汉以来,孔子学说成为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深远。
谈到治国,孔子重视民生疾苦,呼吁仁政,希望统治者以仁义之心对待人民。他说“苛政猛于虎”,他还强调,无论什么法令,统治者首先要以身作则,“他们堂堂正正,做事没有命令;其体不正,虽不可为也。”在人际交往中,孔子强调忠恕。“忠”就是忠厚待人,敬业处事;“宽恕”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在待人接物上,孔子提倡自爱和爱人。孔子对命运持谨慎态度,他相信人自身的力量。他认为“性相近,互学远”,一切都靠个人的努力。当然,《论语》中也有一些背离历史潮流的思想,如他的政治复古倾向、对等级秩序的过分强调、内向的人格价值取向等,都不可否认地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需要我们用现代意识加以纠正。然而,我们不能掩盖自己的缺点。在人类文明刚刚露出曙光的先秦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拥有如此博大精深的人生智慧,足以让我们后人引以为豪。
教育贡献
孔子这位文化巨人,从出生开始就一直在用诗、书、礼、乐教学,在他伟大的人格中也一直在用言传身教。是他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的私人讲学,把文化知识是贵族的专利的现象移植到民间。他首先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政策,每个人,无论贫穷、卑微、富有,都可以在那里受教。弟子中,穷如颜回,富如子贡,贵如孟。不过大部分都是平民子弟,也有来保家卫国的,齐国,陈国,吴等国,真是桃李满天下。其教学目的是传播他的人道主义理论。即克己复礼为仁,改变学生气质,成就人格,提升人生境界,最终成就事物。也就是说要打造一个国家和世界的栋梁。采取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培养学生“学而不厌”、“学而不思”、“思而不学无用”、“知其所知,不知其所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的风范。更有他孜孜不倦的为人师表的精神,像慈母一样照顾学生,像严父一样引导学生,像朋友一样互相学习,这都是他的才华使然。如子潇的愚,鲁曾的参,张子的极,鲁兹的俗...都成大事。特别是曾子,被赋予了传道的责任,成为了一个圣人。甚至还有分德的杰出人士:颜回、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语言:宰了我吧,子贡。政治:冉求,鲁兹。文学:子游、夏紫十人。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个人中有两个人精通六艺。因此,浩瀚的传统文化才能得以普及和传承。
因为孔子讲课下了很大功夫,弟子们都觉得老师辛苦了。所以,所有弟子都由衷地佩服他们。他们跟随他,为他服务,为他辩护,他们和他一起周游世界,忍受艰难困苦和饥饿,毫无怨言。有人诋毁孔子,就正面指责他“不量己”。遇到危险时,献出自己的生命去守护。师父去世后,弟子们哀悼了三年。自贡一个人住了六年。他尊师重道的精神至今仍是一段佳话。后人尊孔子为“至圣之师”是当之无愧的。他的许多教育理论和方法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是取之不尽的宝贵资源。我们都知道,孔丘先生的弟子有3000人,其中70人精通六艺。当时好像还没有学籍管理系统,无法考证这三千弟子的名字。至于享受孔庙的七十二弟子,不过,这些先生们都是古代的人物。我们隔着几千年的历史远远地看着他们,就像在看仙雾中的神仙,只能粗略地看,看不到细节。然而我们古代的出版业却出奇的落后。所有文件都是用刀刻出来的,各种努力难免会有错误,甚至误传;更何况还有所谓的大师,爱牵强附会。他们犯错误,胡乱解释,甚至解释出无限的意义,甚至把它们当成不可挽回的经典。所以三个豺狼人自杀是很可笑的。如果不幸的是,有两个或更多的专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版本,那么事情就更大了,我们必须互相争取。所以古代的东西明明是同一个东西,我们却能看到不同甚至相反的称谓和说法。比如这个孔门七十二圣的名字。《史记》中的《仲尼列传》和《孔子家语七十二家传》都是权威材料,但却大相径庭。例如,子升在《史记》中被称为乐可,在家族语言中被称为乐心。弟子在史记中叫郑,在族语中却改名为薛邦。比如孔子很会拍马屁,把哥哥的女儿嫁给了儿子容。在《论语》中称之为《南宫疏》,在《史记》中称之为《南宫阔》,在家族语言中也称之为《南宫涛》。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这些现象几乎都归咎于传输和雕刻的失误。而且《史记》和《家语》中的名单都不是不多不少于72人。史书列举了77人,还郑重引用孔子的话“七十人有七人通”。谁知道孔子有没有说过这句话?“家庭谈话”就更荒谬了。题目明明写着“七十二弟子释文”,里面却列了76个人。最后总结道:“孔子的72多个弟子都是读书人。”睁着眼睛撒谎,连数数都不会吗?司马迁说“中国说书人向孔子妥协”,但这个孔子弟子花名册不知道向谁妥协。两者相比,《史记》去孔丘的时间相对较近,而且以真实的历史闻名。《孔子世家》是一部名为《孔子世家》的名著,但一直被认为是伪书。当它被视为三国时,王肃通过复制以前的书信和简牍进行了修订。相对来说,似乎不如史记。两者是相对的,取最接近真实的一个。
古今中外的圣贤中,释迦牟尼佛的影响最深、最广。他创立的僧团忠实地传播他的遗志,使佛教教育的领域日益扩大。在其最繁荣的时期,佛教向西传播到几乎整个中东,并到达埃及和欧洲。向东遍布东南亚和印度尼西亚;向南传播穿过锡兰;它向北传播到中国、汉地、西藏、蒙古、朝鲜和日本。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漫长历史时期,佛教作为主流文化,甚至被尊为国教,在传播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代以来,佛教传播到欧美、澳洲、非洲,有4亿多现代人信仰。佛教在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传播,虽然随时代而异,形成了许多风格各异的宗派,但都是拜释迦牟尼为创始人和“老师”,都是以释迦牟尼的四谛、十二因缘、三法印、三学六度为基本教义。释迦牟尼思想的主题是永恒的问题,具有超越时间域的内涵。从现代文化的角度来看,释迦牟尼的文字和句子虽然简单,但其内在的智慧仍然闪耀着光芒,具有与时俱进的可贵价值,给现代人提供了许多深刻的启示。
释迦牟尼佛学理论的精髓及其对现代文化的启示可以概括为:
第一,明确的文明意识
人类作为文明的创造者,可以说是孤独地生活在浩瀚宇宙的小小地球上,还处于盲目创造的半蒙昧阶段。只关注眼前的功利,很少关注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创造文明的确切目的和最终归宿等方向性的根本问题,缺乏清晰的文明意识。缺乏文明意识,必然难以控制文明创造的活动和自主文明创造的结果,导致自己创造的文明异化,成为对自己有害的强大异己力量,受到自己创造的异己力量的束缚和驱使。拼命发展经济,结果把自己变成了经济动物,一切都被经济力量所牵制;每个人都为自己而活,为自己而奋斗,结果在大工业机器中迷失了自我;我试图征服自然,为我服务,却遭到了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等自然的无情报复。释迦牟尼佛的伟大,首先在于他对人类存在的清醒审视,以整个宇宙为坐标对人类处境和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的冷静思考,对人类生老病死、苦难和各种社会弊病的毫不掩饰的揭示,指出了人类存在的根本问题,唤起了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解决。不管答案是什么,只有这种对自身文明的认知,这种对生命的关注,对生命缺陷的揭露,才会永远值得人类珍惜。
二是“一切恶都要做,一切善都要追求”的道德教育
与同时期印度的其他宗教相比,佛教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出家49年后,释迦牟尼佛四处奔走,苦口婆心地向当时社会上的许多民族传教,都是为了劝人弃恶向善,按照合理的道德规范控制自己的言行,至少做一个道德上的好人。佛教的缘起论、因缘论、修道论,都归结为伦理修行,可以用“一切恶都要避免,一切善都要追求”四个字来概括。释迦牟尼佛的道德教育是建立在“缘起法”和“因果报应”理论基础上的,不是建立在天意和社会契约基础上的,而是着眼于一个人的今世、后世和以后。因此,它具有良好的社会教育效益,对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起到了长期的作用,至今仍具有巨大的积极作用。
第三,诚实正直的冷智慧观
不被任何幻象所迷惑,不被任何主观偏见所迷惑,不被任何理论或权威所束缚,不被任何情绪所左右,以一颗极其纯净、清明的心“真实地看到”宇宙生命的真实面目,这是释迦牟尼所强调的生死秘密,是释迦牟尼教义的精髓。释迦牟尼佛与世界上大多数宗教和哲学不同,它不预设一个本体,本原或梵天和上帝第一。而是从理性思辨出发,概括出普遍规律——缘起法,应用缘起法,如实地看待人自身和宇宙,分析世界的基本结构,得出“一切行为都是无常的”、“一切规律都没有自我”的结论,从而使众生生老病死。看破一切行为的无常,看破一切法无我的真相,才是超越生死,永远享受涅槃的秘诀。释迦牟尼运用缘起法冷静审视人的认知,指出认知是由根、境、知三者结合而生,由相、名两个符号组成。相和名,以及他们的逻辑思维和理性认知,都是有限的、相对的,最多只能探索到绝对真理的道路,而不能亲眼看到绝对真理的本来面目。
但是,一切众生都能见证绝对真实的“自然智慧”。从理性出发,如实地看待无我的无常,就能超越理性,展现自己的自然智慧,见证真实的本性(“自省”)。这可谓是踏上了理性之桥,到达了超理性的彼岸。亲眼见真性(见道),即见涅槃,是超越生死无常,进入永生极乐涅槃的主要途径。释迦牟尼的这一智慧思想,解决了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本体论、认识论、理性极限等一些重要问题,肯定了我们的直觉潜能。释迦牟尼佛对真实方法、途径和结论的真知灼见,对今天的哲学和许多前沿科学都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并可能促进科学的飞跃和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融合。
四、“知其心”、“净化其心”的要旨
与现代人类文化非常重视物质的东西不同,释迦牟尼佛特别重视人心。他把一切罪恶、年老、疾病等苦难的根源归结于自己内心的污染和无知,以“净化自己的心”为药方,根除一切罪恶,治疗一切疾病,这是超越生死的道路。把“知其心”作为绝对真理,作为开启宇宙秘密机器的万能钥匙,甚至是解决人类文明根本问题的捷径;最厉害的“男”和“男猛男”,就是涵养和自决。释迦牟尼对人心进行了细致的观察,详细分析了心灵的结构、层次和多重功能,揭示了人心不可思议的潜力,提出了一系列认识自我、净化自我、开发自身潜力的操作技术,描绘了人心潜力完全开发后的奇妙功能。释迦牟尼佛对人心的深刻理解,对当代心理学等诸多学科都有启发。
五、慈悲和勤奋的精神
提倡慈悲,鼓励人们以勤劳勇敢的精神从事世界和人间,是释迦牟尼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慈悲和勤奋是两种最重要的精神美,可以庄严人性,美化世界。同情心是一种消极功能,它拓宽了同情心,增强了人的亲和力,给世界增添了温暖,消除了对个体身心有害并能滋生打架、报复、嫉妒、杀人等犯罪的愤怒、仇恨和嫉妒。勤奋是一种积极的功能,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必要动力。崇尚勤奋可以激励人不断进取,努力创造人生价值。释迦牟尼佛教引导人类无限扩展慈悲与精进,慈悲无条件涵盖宇宙一切众生,精进无止境,自强不息。这种精神有助于培养具有强大感染力的高尚人格。
说到底,释迦牟尼佛出家创教的活动,来源于他“庄严国土,幸福亲情”的大愿。他号召人们以这一目标为人生取向,为这一理想献身,在实现这一理想中彰显人生价值。
释迦牟尼佛不仅是亿万佛教徒的精神导师,也是值得全人类尊敬的圣人。他的遗产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应该在全人类的文化建设中起到启迪智慧、净化人心、庄严国土的应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