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M5用华为自驾的“乞丐版”,花两万可能会好点。

媒体的宣传从原来的“AITO媒体”换成了“华为媒体”,传播了媒体就是华为汽车的观点,媒体和华为的关系似乎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但是车M5有一个特别矛盾的点,就是于华伟城东为它开发布会,在华为手机店买车,用的是华为鸿蒙系统座舱。华为有非常高的组件,但是没有能达到L3硬件水平的智能驾驶系统。

华为智能驾驶可以说是华为Hi赋能其他车型最关键的软硬件。它仍然可以与华为“最接近”的M5一起使用最基本的L2级辅助驾驶,但从最近的工信部申请中,我们看到了配备激光雷达的M5。

求M5加激光雷达,不过是华为自动驾驶的“乞丐版”?

M5的新激光雷达无疑向外界传达了其智能驾驶能力的提高。目前M5车型的辅助驾驶采用了博世的L2方案,采用了一个单目摄像头,三个毫米波雷达,四个全景摄像头,12超声波雷达。这套硬件只能让M5实现一些基本的ACC功能,无法实现导航等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新版M5可能会采用华为自主研发的一套辅助驾驶方案。从宣言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新M5除了激光雷达之外,还有后向和侧向感应摄像头,前视摄像头也变成了双目视觉。这样的硬件在目前的高级辅助驾驶中其实是很标准的水平了。

至于这台激光雷达,M5极有可能会使用华为等效的组装能力最大的96线半固态激光雷达。有人说可能是速腾聚创M1,因为速腾聚创去年和Celesta合作过,但是速腾聚创的激光雷达更有可能搭载在新天界SF5上。华为等效的96线激光雷达也装配在Aouita 11和极速福克斯阿尔法S华为HI上。当然,他们用了三个,但M5上只有1。

至于核心运算单元,可能会配一个单板MDC610,运算能力200Tops,对于它使用的这套硬件来说还是相当胜任的。目前哪吒S也在用单板MDC610,四激光雷达的沙龙铁甲龙在用双板MDC610。MDC610目前在华为自动驾驶计算单元中算是中等水平的产品,其次是MDC810和MDC210。但从MDC610开始,就具备了支持L4自动驾驶的硬件能力。

相比之前使用博世L2的M5,使用MDC610+1激光雷达的方案应该可以让新M5实现高速驾驶辅助驾驶功能,因为感知完全不同。不过你也会发现,华为并没有给M5匹配最王牌的一套带城市NCA功能的自动驾驶硬件。该系统使用了三个激光雷达,一个前视四眼相机,四面八方的感知几乎武装到了牙齿,并配有单板MDC810芯片,运算能力达到400Tops。

目前这套三激光雷达+MDC810的方案已经在Aouita 11和极速福克斯阿尔法S华为HI版上实现了高速和城市辅助驾驶,并且从众多用户的实际反馈和部分媒体的实测来看,这套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都优于现阶段韦小立的高阶辅助驾驶体验。由于全感知冗余,以及充足计算能力的加持,以及华为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先发优势。虽然这个系统目前的装载量并不大,但是已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厂商所重视。

但是这个系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贵。Aouita 11搭载了这套系统,所以我们看不到这套系统的大概价格,但从极狐Alpha S上大概可以看出,搭载这套驾驶辅助硬件的车比普通车贵了近8万元,价格已经超过40万元。如果把这套顶配系统加到M5现有的车型上,M5的整体价格应该不会低于30万元,顶配设备很可能超过40万元。这样的增程式中型SUV,如果卖这个价位,会变得很划算,会让很多人觉得不值这个价。

加1激光雷达已经是M5的极限了?

所以你会看到M5安装的激光雷达只有1,没有使用更高阶的辅助驾驶软硬件,这说明M5的辅助驾驶能力上限不会特别高,应该只实现高速辅助驾驶,市区辅助驾驶功能应该不会搭载。

当然,只有安装1激光雷达与吴洁M5的建筑有关。吴洁M5和大众的MLB-EVO平台可能关系不太清楚,这是一个燃油车平台,智能底层冗余度不高。然而,在一个加油车平台上安装这些高水平的智能软件和硬件是很困难的,特别是配备了高能激光雷达和多路摄像机。

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一个激光雷达,M5可能已经是这个平台的在线能力了,但是华为可以借助这款车型的辅助驾驶性能,将自己的低成本辅助驾驶方案推广给更多的车企,因为毕竟现在我们看到的使用MDC810的最先进的方案,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负担得起的。而且双MDC610的方案性价比不高,单MDC610+2激光雷达的哪吒S型号可能不太受欢迎,很难出人头地。所以在文杰M5这种比较大众化的车型上推出这种入门级的华为自动驾驶软硬件,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机会。

这种硬件入门级的产品应该很容易安装在一些低价位的新能源车和燃油车上。用这个硬件来代替Mobileye和博世的L2,会提高车辆的整体智能化水平,也会提高部分车辆的溢价空间。

摘要

加入这套华为入门级的驾驶辅助软硬件,大概会加价2万元左右,但也可能让客服M5卖得更好。有些网友会把这款车称为“遥遥领先”,因为余承东在发布会上介绍这款车的时候,几乎都是说这款车的软硬实力遥遥领先,但是说到智能驾驶,他只是一笔带过,几乎避而不谈。

目前在售的M5,无论是华为车型,还是主流新动力车型,智能驾驶几乎处于底层水平。鸿蒙系统车再怎么流畅顺滑,也掩盖不了它在智力上有硬伤的事实。面对越来越“挑剔”的消费者,这些硬伤可以掩盖一段时间,但随着其他新动力车型的日渐强大,尤其是当它自己的“家”产品显得格外光芒四射的时候。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卢卡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如以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车改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