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保险研究夏令营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
宝颜夏令营的经历
一是关注研究保护的政策变化和动态信息。
同志们也意识到保研政策的几大变化:不分内保外保,不分专学,鼓励跨专业申请,全国统一制度增加了目标院校的自主权,保护了院校的合法权益,而不是一味偏袒学生。这样的政策看似给了所有学生一个更公平的机会,提供了一个“天高海阔任鱼跃”的平台,实际上却创造了一个更激烈的平台。说白了,我基本不限制你什么,你可以做,但是算了;这样至少会在一定范围内重新洗牌。之前外保内保都很固定,大家面临的威胁和竞争都比较小,保险研究真的很稳定。反正名额是我的,你拿不走,你100%保证。但这样的政策本质上提供了更大的不确定性,对于一些心理承受能力差、风险厌恶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压力。有些成绩不是很高,但是心理承受能力很好,敢拼敢冲的同学,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机会。所以,这些政策的变化,为屌丝的逆袭提供了可能。我带学生每年都会遇到很多这样的案例。
第二,善于读懂高校公告中的灰色地带。
此前,在保研或夏令营的公告中,明确要求四六级成绩、211/985出身等带有明显歧视性的字眼。但是从2015开始,很多学校取消了本科背景的限制。今年很多学校不明确要求四六级成绩,只要求英语好的。所以这些公告只要没有说清楚,其实对于一些本科背景不好的同学来说就是一个机会。因为不知道意味着不是硬性要求,那么至少我们可以在不违法的情况下获得同样的机会。但很多学校对此不满。去年和中央财经大学某学院院长谈话时,他对这个表述有点生气:之前要求所有本科都是211,要求六级;今年不需要全部。那么就会出现入围的学生多了,笔试面试会变得更加激烈和可怕的现象。这对那些本科非常优秀的学生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当然也提供了一个更加公开透明公平的机会。
第三,准确定位自己,把握代入感。
很多同学都问过我:老师,感觉我本科不太好,成绩一般,但是可以拿到考研资格,但是真的不知道可以参加哪个夏令营。我想去上海投资吗?相信遇到这些问题的同学不在少数:是否要去上海投资;无论如何,把它们都尝试一下也不会有什么损失。其实这一点我并不认同。去年有个举办夏令营或者考研的男生投了,他也投了中华女子学院。应该有几十个吧,最后我上了一个很普通的学院。也许在同学心目中投入越多,成功的概率就越大,但别忘了,最后能不能成功,跟你的专业知识和实力水平有很大关系。并不是你增加基数,因为无论你投入多少在一些学校的水平上,你都没有丝毫入围的机会,反而浪费了大量的精力和各种各样的担心。这里,帮会建议投3-5更合理。如何选择机构可以参考以下标准:
1.我是否符合目标院校公布的要求?
2.本科院校之前的研究生都去哪了?政策刚变,目标可以比以前高。
3.能找到目标院校的导师推荐吗?
4.是否有其他重大科研成果等。
第四,合理摆放你的硬件
很多同学都有这个疑问:我成绩不高,但是拿过很多奖。我能增加我的好感吗?下面简单说说你的筹码的重量和顺序:
1.专业/班级/年级排名,记住一定要有分子和分母。很多机构给出的公告形式都是top 10%、15%等等。这无疑是最重要的。是决定你能否拿到考研保资格,目标院校是否让你入营的最重要因素。
2.英语水平:英语四级、六级、托福、雅思等。我在硕士读的很多论文都是英文的,很多项目和会议都需要和英文打交道。英语水平决定了你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导师,这当然很重要。
3论文、专利、竞赛成果、创新项目等。这些东西的分量和你达到的水平有很大关系。比如数学竞赛选美二、三等奖,中国大学生模特大赛一、二等奖;校级创新项目最多只能是锦上添花。绝不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一般省级和国家级综合期刊的论文权重一般。当然,如果你有核心期刊,或者SCI等权威期刊,那就另当别论了。
动词 (verb的缩写)关于筛选过程
如上所述,有的同学已经查了录取通知书,有的同学还两手空空。那么招生筛选的流程是怎样的呢?一般来说,大学筛选分为两步:
1.初选,由研招处工作人员完成,比较直接;一般学校会设定两个内部硬性标准:比如年级前10%,六级460分以上;工作人员筛选的时候比较简单粗暴,不符合这两个硬性要求的就直接刷了。别的他们都不懂,更别说读了。学生太多了。
2.最终选拔,经过第一轮筛选,剩下的人的资料会交给学科负责人,一般是副院长或者部门主任等。他们会有一个稍微全面的判断,最终确定招生名单。
第六,理性对待兄弟姐妹的经验
很多同学特别执着于经验可以理解,但是每天花太多时间研究经验,问师兄师姐,就有点过分了。前两天有个学生跟我分享了一个经历,对我说:常老师,虽然我知道看了经验帖没有实质性的帮助,但是他的反击给了我信心,让我感触很深。常老师在这里不是反对大家看体验贴,而是理性看待。作为一个有经验的人,我知道我准备夏令营时的心态和状态和我考上后完全不一样。经验永远说不出那种切身感受。只是对你所做的轻描淡写。但我认为真正重要的是这个过程给每个人带来的成长。所以写经验的人和你现在准备的不一样。别人的成功不能模仿,只能学习。不要做下一个,做第一个就好。
七、良性竞争
老师,我同学太差了,排名比我高。他申请我申请的任何一所学校。老师,申请了某个学校;老师,谁好像比我准备的更充分?跟他比不过怎么办?这种事情每年都层出不穷。针对这种情况,我只能给出两个建议:
1.你有很多竞争对手,所以放大你的心,不要只看到你的学校。
2.多关注自己的事情。你没有那么多精力一直关注别人。
3.只有“理性”和“冷静”是牢不可破的。
八、关于“模板”
研究生教育是个性化教育,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加工和思考做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对于模板,第一个同学用的时候感觉还不错,第二个第三个还可以。但是二三十再用的时候,估计十个人都想吐。大家大概都知道,考研英语,只要看到一个模板,立马0分;但是,我们学生自己写语句好像没有别的办法,就是找模板。这本身是没错的,但是如果不经过自己的加工,结合自己的优势,就是原版,连文字都是一样的,无疑会做出承诺。
九、关于专业基础、专业思维
大家很容易忽略这一点。985排名第一的专业听起来很恐怖。但涉及到具体的专业思维和深度,几乎是一无所知。当然,度过大学时光的同志们都心知肚明。但是,对最终的研究起决定性作用的,可能是你这三年积累的专业思想深度和学术背景。我在这里强调,不能只关注形式上的东西和各种包装,也不能忽视本质的东西。一定要打好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加工形成自己的思路,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很重要。知识固然强大,但要达到一定深度才能发挥出来。
保研的成功意味着赢在了起跑线上,也意味着接下来的半年你可以在朋友们羡慕的目光中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保研也是三年的总结,里面充满了别人不知道的汗水和泪水。不管你最后是考研还是考研,棒棒都希望你在明年九月进入你心中最美的校园。
参加夏令营需要做哪些准备?
如何准备保险研究
3-5月:信息收集和定位。
这是保险研究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你需要仔细分析总结这三年所学的各方面知识,然后结合自己的兴趣和未来规划,找到你打算申请的学校范围,最好是5-8所学校。
4-5月,各高校保研通知开始陆续发布,关注高校招生网站夏令营通知或收到推荐研究生免试公告。一般夏令营是比免试通知早公布的,如果申请学校夏令营但是没有通过,可以在对方9月份开始收到免试材料的时候再申请,65438+10月份。
5-6月:准备各种材料。
需要准备的材料一般有:报名表、本科成绩单、自我陈述、外语测试成绩证明、导师推荐信、竞赛奖项、专利及发表论文等。,都是根据官网要求准备的。
准备材料时要注意尽量简洁,突出自身优势,语言准确流畅,排版整洁美观规范。
7-8月:参加夏令营活动。
需要提醒的是,在一些学校的免试资格授予中也会计入期末考试成绩,所以期末考试成绩很重要。
接到进夏令营通知的同学开始为夏令营的考核内容准备专业课、英语、学科资料、面试等内容。
没收到入营通知也没关系。等待8月份预免试,9月份正常免试,9月份免试的成功率还是很高的。
夏令营活动一般在7-8月举行,活动持续时间较长,大多持续3-7天。
除了夏令营报名,还要关注目标院校的录取标准和优秀营员标准。
9月:公示免试生。
9月免学费是通过全国免学费服务系统进行的招生活动,相当于保险研究环节的“统考”,是所有学费生都要经历的重要一步。
“全国免试服务系统”开通,学生可以填报志愿。
获得最终免试资格后,需在规定时间内确认录取资格和面试。
大二学生如何准备考研?
原则上只有大三的学生才能申请保研夏令营。当然,如果你想在大二的时候选择保研这条路,可以做好以下准备:
1.以科研、竞赛、论文为主。
相比大三,大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科研/竞赛/论文。所以有保研想法的同学,现阶段可以把精力放在科研、竞赛、论文上。
2.注重语言能力
一般来说是指英语能力,表现在英语四级和雅思托福成绩上,而且分数越高越好。
经济管理六级最好能考550,其他专业的分数不能低于500。所以四六级不够高的同学,珍惜这个阶段的考试,可以继续刷分,或者通过雅思托福成绩参加英语竞赛来弥补。
3.提前咨询大三的学长/学姐。
最好联系两三个大三的学长/学姐,然后了解学长/学姐在保研前期做了哪些准备,遇到了哪些困难,取得了哪些效果和反馈,做到知己知彼,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