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理工学院王牌专业较好的特色专业列表。

1.湖南理工学院王牌专业介绍国家专业建设点:美术学、应用化学、人力资源管理、汉语言文学。

国家综合专业改革试点:电子信息工程、音乐学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美术学、音乐学、应用化学、电子信息工程、人力资源管理、广告学、汉语言文学、艺术设计、思想政治教育。

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

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文学艺术、基础数学、应用化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

二、湖南理工学院简介

湖南理工学院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岳阳市,面临岳阳楼,毗邻洞庭湖。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理、工、文、经、管、法、教、艺协调发展的省属大学。是湖南省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首批产教融合应用型本科规划高校,湖南省“十三五”时期高校规划。

学校自然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其校史可以追溯到1910年的湖滨大学。现拥有16个教学学院,54个本科专业,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和国内一流培育学科,5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

学校现有校园面积近2000亩,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生、留学生17000余人,专任教师10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30人,硕士生导师200余人。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候选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模范)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湖南省“新世纪' 121人才工程”候选人、湖南省省级教学名师和青年人才270余人,长期聘请高水平外籍教师20人,国家“新世纪”灵活引进。

学校坚持这一原则,扎实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升。获批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数量居全省高校前列,其中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有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65438个省级优秀实践基地。另外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湖南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3项,教育强省建设重点项目1项,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项。

学校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质量高。五年来,学生获得国家授权专利56项;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4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70余项。2017年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分别获得全国一等奖4项、全国一等奖3项,分别排名13、15,一等奖数量在湖南高校排名1。获省级以上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实验项目14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2项。学生招生调剂线、就业率、考研录取率均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学校积极对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求,科研水平快速提升。目前省部级科研平台18个,其中湖南省重点实验室3个,中国机械工业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65438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65438个,省级工程实验室65438个。近五年,* * *共获得国家自费项目4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项;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29项,其中国家级2项;《云梦学报》“当代学术史研究”栏目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名栏建设”项目。

学校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与地方政府、工业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了30多个高水平学科平台。与华夏芯公司合作成立“异构计算与应用研究中心”,使学校成为世界顶级芯片联盟组织(HSA)成员;整合校园资源,灵活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专家,建立先进光学研究院、新能源研究院、有机高分子功能材料研究中心、大物流研究创新中心、机器视觉与人工智能研究中心、3D打印实验室;与上海建伟集团共建“湖南省文物保护与利用重点科研基地”;引进国防科技大学高层次自主创业博士、教授,组建军民融合研究院和湖南省应急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地方政府签订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成立湖南岳阳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湖南屈原文化研究基地、岳州窑产学研基地、田玉娥幕府山文化研究中心。

学校加快了教育国际化进程,办学效益不断提高。从1985开始聘请外教授课,招收培养留学生。先后与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的高校建立友好校际关系,实施本科、研究生、博士项目协同培养工程,与韩国高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0余名外教先后获得全国友谊奖、潇湘友谊奖、芙蓉奖,俄罗斯外教弗拉基米尔·加宁两次受到*同志亲切接见。此外,学校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体育援外计划,承担了近10个国家的体育培训任务,并被批准为湖南省对外体育技术培训接待基地。

学校继续夯实发展基础,办学条件日益改善。建成了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拥有3000多个阅览座位的省内一流图书馆。此外,36000平方米实验实训中心、20000平方米体育教学综合楼、50000平方米“巴陵人才”公寓、40000平方米产学研大楼、25000平方米学术交流中心已开工建设。实验教学设备、图书资料、智慧校园建设不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