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专业设置

学院下设计算机系、通信工程系、机械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电子工程系、电气工程系六个系。下设汽车与动力研究所、机电控制研究生、数控加工与装备技术研究所三个研究所,以及一个校企联合实验室——数字社区与智能家居实验室。“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从1986开始招收通信与信息系统方向的硕士生。目前该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自适应信息处理与无线通信、图像、语音处理与流媒体通信、嵌入式技术与通信控制系统、生物医学信息处理。

自适应信息处理与无线通信方向,主要研究内容有:自适应处理、统计信号处理、智能信息处理在无线通信系统传输特性、信道时频域建模应用技术;编码调制和干扰抑制技术,无线资源管理优化在提高无线通信系统带宽和容量方面的基本理论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IEEE Proceeding on Wireless community、IET无线、移动和传感器网络通信会议、IEEE Proceeding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Networking and Mobile Computing和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上,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

图像、语音处理与流媒体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音视频信号压缩与处理、图像和视频中的信息隐藏、网络安全流媒体财产保护的软件技术、仿生语音信号采集、处理与输出的机器实现、声音和图像信息传输与联网技术等。

嵌入式技术与通信控制系统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结合嵌入式系统技术发展,依托本学科“数字社区与智能家居”联合实验室,研究PC平台、FPGA平台、DSP平台、SIMD并行处理阵列多媒体处理的优化方法,开展平台新算法研究和理论探索。

生物医学信息处理方向,主要研究内容有:生物系统建模、医学图像处理、多源生物信息融合、模式识别和智能生物信息处理。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医疗机器人与计算机辅助外科杂志》、《国际信号处理杂志》和《医学与生物工程杂志》上。目前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

近十年来,该学科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和严格的考核方法。该专业硕士生顺利按时毕业,毕业论文均达到硕士学位的学术要求。毕业生主要在高校、科研机构、政府机关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相关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该硕士点现任主任为李力教授,主要导师为李力、王佩、张静、尹烨、董建平、方祖华、张子强、谭永红。自2000年以来,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硕士项目一直在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该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软件工程设计理论与方法、信息系统与数据库、遗传算法和虚拟现实。

软件工程设计理论与方法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

(1)软件测试技术。基于状态转移图、有限状态机理论和对象动态测试模型的类测试技术研究:根据面向对象软件测试技术的特点,采用层次划分和边缘控制域的概念设计测试用例,并将遗传算法和马尔可夫链模型应用于测试用例的自动生成,以提高软件测试的效果和效率。

(2)软件可靠性工程。在研究软件容错技术、软件可靠性计算和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软件可信性的综合等级划分和等级评估方法,实现了软件质量的定量度量。

(3)软件估算和测量。基于UML模型,建立了软件规模估算、开发进度度量和设计质量度量模型,为软件过程改进提供了量化依据。

(4)软件过程改进模型和方法。以我国中小型软件企业为应用对象,以CMM和CMMI为标准,研究成本低、可操作性强的软件过程改进模型和方法。

(5)模型驱动架构的实现技术。在MDA的框架下,研究了软件模型的建立、扩展和转换技术。

信息系统与数据库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库建模技术、数据库中间件技术和新型数据库建模技术。

遗传算法的主要研究方向:遗传算法在多目标优化问题中的应用,遗传算法与模拟退火法,遗传算法与粒子群优化算法。

虚拟现实方向主要研究内容:环境建模技术,即虚拟环境的建立,旨在获取实际三维环境的三维数据,并根据应用的需要建立相应的虚拟环境模型;人机交互技术;系统集成技术,虚拟现实系统包括大量的感知信息和模型,系统集成技术包括信息同步技术、模型标定技术、数据转换技术、识别与合成技术。

本学科自成立以来主持了多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软件参数配对覆盖测试集生成中若干问题的研究”、教育部资助项目“软件容错智能控制方法研究”、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构件的软件系统可靠性计算方法研究”、上海市曙光项目“应用软件可靠性设计与实现策略”、企事业单位委托的开发项目等。

该学科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和严格的考核方法。所有硕士生均顺利按时毕业,毕业论文达到硕士学位的学术要求。毕业生主要在教育部门、政府机关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或计算机应用与管理工作。

该硕士点现任主任为教授,主要导师为:、迟、陆黎明、许、。计算机应用硕士专业学位从1995开始招收计算机应用硕士研究生。目前该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网络与多媒体、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数据库技术、机电一体化与控制系统。

网络与多媒体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分析各种计算机网络(有线网络、无线网络等)的协议性能。);提高现有网络协议性能的方法;网络故障快速诊断和群体智能优化算法(蚁群算法、粒子算法、遗传算法等)。),动态实现网络路由优化算法。

数字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二维和三维人脸识别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基于分形编码的图像检索与识别算法:隐形信息检测与提取技术,设计更稳定的信息隐藏方法,生物信息挖掘。

数据库技术方向主要研究内容: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库建模技术、数据库中间件技术和数据库系统开发。

机电一体化与控制系统主要研究方向:嵌入式系统控制器;检测和控制软件的研究和开发;模拟测试平台的开发;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建模的基本方法;连续系统模型的离散化方法:高阶模型和非线性模型的处理方法;连续系统模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面向加工的自由曲面和组合曲面建模:自由曲面和组合曲面的建模方法;精确性理论和自适应建模策略。

这门学科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和严格的考核方法。本专业所有硕士生均顺利按时毕业,毕业论文达到硕士学位的学术水平要求。毕业生主要在大学、中学、政府机关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或计算机应用与管理工作。

该硕士点现任主任为黄继峰教授,主要导师有:黄继峰、李、、赵庚明、、、胡鹤芬、、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