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在哪一年死于中国?

6月1938 165438+10月至2月1939,率医疗队赴山西雁北、冀中前线进行战场救治。4个月时间,行程750公里,手术300余台,建立13手术室和包扎站,救治大批伤员。

1938 65438+10月8日,加美医疗队从温哥华带了一批药品和手术器械乘船回国。白求恩在登船前给他的前妻弗朗西斯写了一封告别信。1938 65438+10月20日到达香港,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负责人廖承志接到美国生产党中国局的通知,安排加美医疗队飞往武汉。

在武汉等待北上期间,白求恩和伊凡到汉阳长老会医院(现武汉市第五医院)协助工作。帕森斯医生决定留在武汉国民党控制区。白求恩明确拒绝在蒋中正领导的国民政府管辖的地区工作,转而帮助中国生产党。

在武汉军委政治部副主任周恩来的安排下,1938年2月22日,白求恩、伊凡和基督教传教士查德·布朗博士离开武汉,渡过黄河,到达山西运城风陵渡和临汾附近的八路军总部。

此时日军沿同蒲铁路南下进攻,白求恩一行经潼关于3月20日到达安,在八路军驻安办事处负责人林的安排下,最终于3月30日1938到达延安。

4月1日会见毛泽东时,白求恩说,用他从北美带来的医疗设备,组成一个战地医疗队,去前线抢救重伤员,就够了。毛泽东告诉白求恩,立即手术,伤员的康复率将达到75%,并表示坚决支持他的工作。5月2日,1938,白求恩带领一批医护人员离开延安前往晋察冀边区,成为一名战地医生。

简·伊凡留在陕甘宁边区,后于1939年初在皖南新四军司令部工作半年,并于1981在加拿大出版回忆录,详细回忆了随白求恩赴华的全过程。毛泽东致电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聂荣臻:“我同意任命白求恩为军区卫生顾问,我完全信任他的意见和能力。”。

白求恩在晋察冀和木匠、铁匠一起制作手术器械。他还帮助建立了培训医生、护士和医院护理员的机构,并多次写信给聂要求建立军事卫生学校,以培养大批医务人员。他还设计了包装盒,用作手术台和马背上的药箱。他曾在冀中戚慧战役中创造了69小时内给115名伤员动手术的纪录。

他在中国期间与毛泽东通信。白求恩在中国的9个月零17天里,写了许多信和文章,寄给美国和加拿大的机构和朋友,向国际社会宣传中国的抗战形势,呼吁国际社会为中国抗战提供资金、物资和人员援助。

白求恩原定于10月20日短暂启程前往北美,为建立八路军后方医院和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筹款。这时候遇到日军发动对晋察冀的冬季扫荡。白求恩选择留下来,参加反扫荡行动的医疗。

1939 10.29涞源县摩天岭战役中,给一个腿部伤势严重的伤员做了手术。日军逼近手术室时,白求恩将左手伸进伤口取出断骨,一根断骨刺伤了白求恩的中指。三天后,6月165438+10月1日,白求恩为一名颈部丹毒并发蜂窝组织炎的伤员做手术,手指开放性伤口感染。

165438+10月12因败血症在河北唐县黄石口村农民狄邢俊家中去世。

扩展数据:

成就贡献

1924年,白求恩身患肺结核,仍努力发明了“人工气胸疗法”,并在自己的实验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独创的胸外科技术在医学界享有盛名。

1931年夏天,白求恩与美国费城的皮林父子公司(Pilling & Sons Company)签订了一份特许专利协议,该公司负责白求恩发明的、以“白求恩器械”命名的手术器械的全部制造和销售——这种器械共有22种,在当时处于极其领先的地位。

1936至1937年,白求恩作为支援国际反法西斯的志愿军赴西班牙参加西班牙内战。在此期间,他创建了一个移动伤员急救系统,成为日后广泛使用的移动军事外科医院的雏形。他为了抢救失血过多的伤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运送血液的方法,在医学上具有重大意义。

1937年,中国爆发抗日战争。白求恩率领一支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4月,经延安到晋察冀边区,工作近两年。他的牺牲精神、热情和责任感都堪称楷模,直到他因公殉职。他的事迹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广泛赞扬。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白求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