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炎主要研究方向和项目

1.食品非热加工技术的理论与应用;

2.天然产物分离技术及产品开发;

3.果蔬加工及综合利用。1.脉冲电场作用下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的光谱变化和降解。农业和食品化学杂志。2010, 58 (6):3524–3531.

2.高压二氧化碳诱导桃多酚氧化酶和胡萝卜多酚氧化酶失活的比较研究。国际食品科学与技术杂志。2010, 45 (11):2297-2305 ..

3.PEF处理的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在贮存期间的稳定性和颜色特征。食品化学。2008, 106(2): 669-676.

4.红树莓中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3-槐苷的分离、鉴定和颜色表征。欧洲食品研究与技术。2008, 226(3): 395-403.

5.高压二氧化碳在黑芥子酶失活动力学和结构变化中的作用。国际食品科学与技术杂志。2011, 46 (8): 1545-1553.

6.亚临界/超临界二氧化碳对水体系中蘑菇酪氨酸酶的聚集和均质化、表面电荷和结构变化以及灭活。朗缪尔。2011, 27 (3): 909-916.

7.高静水压对草莓酶、酚类化合物、花色苷、聚合色和颜色的影响。食品与农业科学杂志。2011, 91 (5): 877-885.

8.高压二氧化碳灭活胡萝卜和桃果胶甲酯酶的动力学比较。食品化学。2009, 115(2): 449-455.

9.密相二氧化碳诱导脂肪氧合酶分子性质的变化。创新食品科学和新兴技术。2009, 10(1): 47-53.

10.在间歇系统中暴露于浓相二氧化碳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灭活。食品加工工程杂志。2009, 32(1): 17-34.

11.密相二氧化碳灭活大肠杆菌的动力学行为。国际食品微生物学杂志。2008, 126(1-2): 93-97.

12.密相二氧化碳诱导苹果检测酯酶失活。农业和食品化学杂志。2008,56 (13): 5394-5400.1.一种高静压结合生物酶催化的高效果蔬汁制作方法:

2.超高压结合生物酶催化快速澄清果蔬汁的方法(专利号:201110058582.5,第一发明人);

3.一种用生物酶从石榴皮渣中提取鞣花酸的方法(专利号:200910236945.2,第一发明人)。入选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11;获得2010-2011学年“优秀教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