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己酮和丙酮的区别
环己酮是无嗅、无色透明的液体,有薄荷和丙酮气味,微溶于水,溶于乙醚、乙醇等多种有机溶剂,使用方便...
主要用途:
适用于工业涂料生产、合成树脂溶解和脱漆制备,也可用于生产滴滴涕除虫菊酯、青霉素和四环素。
特点:
属于中沸点,挥发率是醋酸丁酯的1.6倍。
丙酮对人体无特殊毒性,但吸入后可引起头痛、支气管炎等症状。如果大量吸入,可能会失去知觉。主要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脱脂、脱水、固色等。它是血液和尿液中的重要检测对象。一些癌症患者的尿液中丙酮含量异常高。通过低碳水化合物食物疗法减肥的人血液和尿液中的丙酮浓度也异常高。丙酮在自然界中以游离状态存在,主要存在于植物界的精油中,如茶油、松节油、柑橘类精油等。人体尿液和血液、动物尿液、海洋动物组织和体液中都含有少量丙酮。糖尿病患者尿中丙酮含量异常升高。溶于水、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2.55% ~ 12.8%(按体积计)。丙酮的羰基可以与许多亲核试剂反应,如催化加氢生成异丙醇,还原生成频哪醇;与氨衍生物、氢氰酸、炔烃、有机金属化合物等反应。丙酮也能与α-氢反应,如与卤素的取代反应,与自身或其他化合物的羟醛缩合反应等。
物理和化学参数
密度:25℃时比重为0.788
熔点:-94℃
沸点:56.48℃
饱和蒸汽压(kpa): 53.32 (39.5℃)
折射率1.3588
闪点:-17.78℃(闭杯)
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
溶于水和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乙醚、氯仿和吡啶。
极限参数:自燃点:465℃
爆炸极限:2.6%~12.8%
最大爆炸压力:87.3 N/cm2。
最易着火浓度:4.5
最大爆炸压力浓度:6.3%
最小点火能量:1.15 mJ(浓度为4.97%)
燃烧热值:1792 kJ/mol(液体,25℃)
蒸汽压:53.33千帕(39.5摄氏度)
易燃、易挥发且具有化学活性。
分子结构
丙酮分子中羰基上的C原子通过sp2杂化轨道成键,甲基C原子通过sp3杂化轨道成键[1]。
分子式:C3H6O
结构简介:CH3COCH3,
分子量:58.08
制造方法
主要有异丙醇法、异丙苯法、发酵法、乙炔水合法和丙烯直接氧化法。目前,世界上丙酮的工业生产主要是异丙苯法。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丙酮是苯酚制备的副产物,是异丙苯氧化的产物之一。目前该技术的主要专利厂商有凯洛格布朗& amp;鲁特公司、三井化学公司和UOP公司。
首诺公司开发了一种用氮氧化物氧化苯生产苯酚的技术,但该公司去年取消了用这种技术建厂的计划,因为毛利水平太低。最近,日本研究人员还开发出了用铕-钛催化剂由苯一步生产苯酚和丙酮的工艺。
制备方法:生产丙酮的方法有很多种。古代的方法是用石灰中和干馏得到的木醋液,制成醋酸钙,然后热分解制成丙酮。工业上研究的合成丙酮的方法有:(1)由醋酸得到醋酸钙,然后加热到160摄氏度分解生成丙酮和碳酸钙;(2)乙炔与水蒸气在氧化锌催化剂上反应生成丙酮;(3)乙醇蒸汽在铬酸锌催化剂存在下高温反应生成丙酮;(4)液化天然气或石脑油氧化成丙酮(氧化产物还包括甲醛、乙酸、丁醇等。);(5)异丙醇氧化或脱氢制备丙酮;(6)由异丙醇和过氧化氢制备丙酮;(7)由异丙醇和丙烯醛合成丙酮;(8)以丙烯和苯为原料制备异丙苯,然后空气氧化得到过氧化氢异丙苯,再用硫酸或树脂分解得到丙酮和苯酚;(9)丙烯直接氧化制丙酮的工艺路线类似于乙烯直接氧化制乙醛的工艺路线;(10)对甲基异丙苯过氧化氢法生产对甲酚,副产丙酮;(11)二异丙苯用于生产对苯二酚,副产物为丙酮。但是,工业上实际使用的方法并不多。目前我国粮食发酵生产丙酮仍占很大比重。异丙苯法是主要的合成方法。以含淀粉的农副产品为原料,通过发酵制备丙酮、丁醇和乙醇的混合物。丙酮与丁醇的比例为32∶56∶12至25∶70∶3(重量比)。每生产1t丙酮消耗约11t淀粉或60-66t废糖蜜。异丙苯法是丙酮生产路线中最经济的方法,同时得到苯酚。苯酚与丙酮的比例为1: 0.6(重量)。苯酚方面,654.38+10万t级装置每吨苯酚消耗丙烯590kg(90%)。
主要应用
主要用作炸药、塑料、橡胶、纤维、制革、油脂、油漆等行业的溶剂,也可作为合成乙烯酮、醋酐、碘仿、聚异戊二烯橡胶、甲基丙烯酸、甲酯、氯仿、环氧树脂等物质的重要原料。在精密铜管制造业中,经常使用丙酮来擦拭铜管上的黑色油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