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价格和成本变化对边际利润的影响

1.市场结构及其特征市场结构是指反映不同竞争程度的市场状态,包括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完全垄断市场结构、垄断竞争市场结构和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市场结构的特点:一是交易数量;第二,交易的商品质量是否相同;第三,是否存在进入市场的障碍;第四,厂商控制市场价格的程度。2.完全竞争的含义和条件是指竞争不受任何手段阻碍或干扰的市场结构。条件:第一,市场上有无数的购买者和生产者;第二,市场上的产品没有区别;第三,厂商和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买家和生产商完成市场信息。3.完全竞争条件下的需求曲线和收入曲线。因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制造商是价格的接受者,他不能改变价格。需求曲线,即价格线是水平的,需求曲线也是平均收入线和边际收入线。P=AR=MR=d但是这里所说的需求曲线是指单个企业的需求曲线。而不是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4.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短期均衡是短期的。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产品价格和生产规模都是确定的,厂商无法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所有生产要素。所以从整个行业来看,有可能是供小于求(盈利),也有可能是供大于求(亏损)。边际收入曲线和平均收入曲线相交于平均收入曲线的最低点,该点的产量为最大利润产量或。SAC),此时存在超额利润,所以价格线一定在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之上。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此时,总收益TR = Po QO = Pooqoe,总成本TC = P1 QO = P1OQOF超额利润= TR-TC = P0P6。0或P & gtSAC第二种情况:供给等于需求,即价格等于平均成本(P=SAC)。此时有正常利润,超额利润为零。这个点叫做盈亏平衡点。由于供求平衡,价格线必须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相切。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总收益TR = PO QO = POQoE,总成本TC = po qo = pooqoe超额利润=TR-TC=O或P=SAC。第三种情况,供大于求,即价格水平低(p由于供大于求,价格线必然低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总收益TR = po qo,总成本TC = 0或PSAVC),此时有亏损,但第五种情况仍是生产:在亏损的情况下,但价格等于平均可变成本(P=SAVC),即价格线与平均可变成本的最低点相切,这个点E称为停止点。这个时候厂商生产不生产对他来说是一样的,就是生产收入只够弥补所有可变成本。但是对于厂家来说,生产总比不生产好,因为厂家可以马上投入生产。因此,在短期内,制造商继续生产的条件是P≥SAVC。第六种情况:在亏损的情况下,但是价格小于平均可变成本(P综上所述,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R=MC5。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是,短期内,完全竞争厂商虽然可以达到均衡,但无法调整生产规模。如上所述,制造商在短期均衡中可能会有损失。但从长期来看,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所以厂商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规模或者改变行业内厂商的数量来消除亏损,或者瓜分超额利润,最终使超额利润为零,达到一个新的均衡,即长期均衡。具体过程如下:如果供给小于需求,价格水平较高,即存在超额利润时,各厂商会扩大生产规模或新厂商加入行业,从而增加整个行业的供给,降低市场价格,降低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减少超额利润,直至超额利润消失。如果供大于求,价格水平较低,即出现亏损时,厂商可能会减少生产规模或者行业内部分厂商会退出,从而减少整个行业的供给,降低市场价格,上移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直到损失消失。供给等于需求,实现长期均衡。长期来看,由于厂商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某个行业,调整自己的生产规模,供小于求、供大于求的局面会自动消失,最终价格水平会达到各个厂商既无超额利润也无亏损的状态。此时整个行业供需平衡,各厂商产量不再调整。从而实现长期均衡。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AR=MC=AC,也可以写成:MR=AR=LMC=LAC=SMC=SAC。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状态的特征:第一,行业达到长期均衡时生存下来的厂商经济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第二,行业达到长期均衡时生存下来的厂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如果有超额利润,就会吸引新的厂商,从而扩大整个市场的供给,使市场价格降低到每个厂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的地步。第三,当行业达到长期均衡时,每个厂商提供的产量不仅必须是其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也必须是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6.评价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企业行为模式,在理解长期均衡时要注意两点:第一,长期均衡的点就是盈亏平衡点(P=AC)。这时候成本和收益是对等的。厂商能得到的,只能是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企业家的报酬——正常利润。作为生产要素的费用之一,正常利润就是成本。盈亏平衡点包括正常利润。所以只要获得正常利润,利润最大化。第二,当实现长期均衡时,平均成本等于边际成本(MC=AC),说明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成本可以最小化或经济效率可以最高,即从社会角度看,各种产品之间的资源分配是最优的。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可以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7.完全垄断的含义、特点及存在原因是指整个行业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制造商生产的产品没有替代品,即产品需求的交叉弹性为零,这样制造商就不会受到任何竞争对手的威胁;其他厂商几乎不可能进入这个行业。在这些条件下,一个完全的垄断者将没有竞争者,市场上也不会有竞争因素,因此制造商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存在的理由是排他性制造商控制了生产某种产品的所有资源或关键资源的供应。独家制造商拥有生产某种产品的专利权。政府特许,如铁路运输、供水、供电等部门,政府往往授予一个厂商垄断经营自然垄断,是指那些在产量巨大的情况下需要呈现生产的规模效益或具有明显的规模报酬递增特征的行业。8.完全垄断条件下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入曲线处于完全垄断市场。由于市场上只有一个制造商,垄断者产品的需求就是整个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一个垄断者面对的需求曲线就是整个市场的需求曲线。完全垄断的厂商是市场价格的决定者,它可以通过改变销量来决定价格。因此,完全垄断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这表明完全垄断厂商要想提高销量就必须降低售价,厂商只能在高价和低价与高销量之间选择。完全垄断的制造商确定产品价格后,买方支付的价格也是制造商销售单位产品的平均收入。因此,制造商的平均收入也随着产品销量的增加而减少,平均收入曲线AR与制造商面临的需求曲线D重叠。同时,制造商从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销售中获得的边际收益MR也是递减的,在每一个销售量下都小于AR。所以边际收入曲线在平均收入曲线的左下方。9.完全垄断条件下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与完全垄断市场的长期均衡和完全竞争相比,短期均衡在文字上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图形的变化。因为在完全垄断市场中,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而在完全竞争市场中,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具体过程如下:厂商短期均衡:在完全垄断的市场中,厂商可以通过控制产量和价格实现利润最大化,但处于完全垄断地位的厂商不能为所欲为,这是受市场需求限制的。在完全垄断的市场中,制造商仍然要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来确定自己的最优产量。这个产量确定后,短期内,很难完全适应市场需求进行调整。这样也可能出现供小于求(盈利)或者供大于求(亏损)的情况。要注意以下几点:需求曲线即价格线向右下方倾斜,因为在完全垄断的市场中厂商是价格的决定者,他可能会改变价格;边际收入小于平均收入;边际收益曲线与平均收益曲线的最低点e相交,该点的产量为最大利润产量或最小亏损产量。第一种情况,供给小于需求,即价格水平高(价格线在平均成本曲线之上),此时存在超额利润(图A)。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当MR=MC时价格和产量最优,此时的价格和产量分别为PO和QO。画的时候注意,要从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交点把线引到横轴(数量轴),这是最优产量,然后把线引到F点的需求曲线,再引到纵轴(价格轴),这是最优价格。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此时总收益tr = po QO = pooqof,总成本TC = H QO = HOQOG超额利润=TR-TC=P0HGF(图A阴影部分)(a)(b)第二种情况:供给等于需求,即价格等于平均成本(价格线与平均成本线相切),此时有正常利润,超额利润为零 其中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称为盈亏平衡点(图B):总成本TC = po qo = pooqoe超额利润=TR-TC=O第三种情况:供给大于需求,即价格水平偏低(p价格线在平均成本曲线以下),此时出现亏损,超额利润为负(图C)。 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总收益TR = po qo = p0qoe,总成本TC = H QO = HOQOG超额利润=TR-TC=-HPOFG(图C中阴影部分)在亏损的情况下,企业此时是否生产取决于平均可变成本。只要平均可变成本在价格线以下,尽管亏损,它仍然生产,因为这时,制造商可以收回所有可变成本和部分固定成本,生产比不生产损失小。第四种情况:有。但只要价格大于或等于平均成本,企业仍会生产,价格线与平均可变成本的切点f称为停止点。这个时候厂商生产不生产对他来说是一样的,就是生产收入只够弥补所有可变成本。但是对于厂家来说,生产总比不生产好,因为一旦情况好转,厂家可以马上投入生产。(图C)所以短期内,厂商继续生产的条件是P≥AVC。(c)(d)第五种情况:在亏损的情况下,但价格小于平均可变成本(即价格线在平均可变成本线以下),此时厂商只能收回部分可变成本,生产的损失大于不生产的损失,因此需要停产。综上所述,在完全垄断的市场中,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R=MC,长期均衡条件:完全竞争厂商虽然可以达到均衡,但由于无法调整生产规模,可能会在短期均衡中亏损,如上所述。但从长期来看,完全垄断的厂商可以调整所有生产要素,改变生产规模,从技术、管理等方面获得规模经济,所以厂商总会自己赚取超额利润,长期来看其他厂商不可能加入完全垄断的行业。制造商的超额利润可以而且应该长期保持。如果一个完全垄断的厂商的总收入在长期经营中无法弥补其经济成本,那么除非政府给予长期补贴,否则必然会退出这个行业。完全垄断行业的长期均衡特征是具有超额利润。如图所示,被垄断厂商的长期边际成本曲线LMC和边际收益曲线MR相交于e点,此时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厂商已经达到长期均衡,均衡产量为Q0,均衡价格为P0,厂商获得的超额利润为图中阴影部分。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LMC=SMC10。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和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的区别是第一。长期均衡的条件是不同的。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是:P=MR=SMC=LMC=LAC=SAC。垄断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LMC=SMC。第二,长期均衡点的位置不同。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发生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然而,完全垄断企业的长期均衡不可能产生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第三,获得的利润不同。一个完全竞争的企业只有在长期均衡中才能获得正常利润。但是,垄断竞争对手可以获得超额垄断利润,因为其他厂商无法进入该行业。11.完全垄断厂商的价格歧视,或称差别定价,即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产品的不同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价格歧视的条件是:第一,销售者是垄断者,可以操纵价格;第二,卖家了解不同消费者对其所售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第三,销售者可以用不同的弹性分割市场,使低价市场的消费者不能在高价市场销售低价购买的商品,否则价格歧视无法实施。类别:一等价格歧视,又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根据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来确定单位商品的价格。二度价格歧视是指厂家根据消费者不同的购买量收取不同的价格。采购量越小,厂商收费越高,采购量越大,厂商收费越低。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厂商在不同的消费群体和不同的市场对同一种商品收取不同的价格。12.垄断竞争的含义和条件垄断竞争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异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也有垄断因素。它兼具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的特征。条件:1。市场上有很多生产商和买家,每个厂家的生产规模都比较小。2.行业内厂商生产的产品不一样,这些产品之间有很好的可替代性。3.进入市场的障碍较少。制造商和生产要素都可以自由进入和离开市场。比较垄断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发现两个市场的市场结构比较接近,根本区别在于产品的不同。产品差异是垄断竞争市场中垄断因素和竞争因素并存的决定性原因。13.垄断竞争的需求曲线垄断竞争市场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不像完全竞争厂商那样水平。不像完全垄断厂商那样陡峭,而是一条相对平缓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的特点使得每个厂商面临两条需求曲线,如图5-10所示,一条是厂商期望的需求曲线D。另一种是厂商的实际需求曲线d .图5-10垄断竞争者的需求曲线14。垄断竞争者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R=SMCd=D此时,厂商可能有超额利润。亏损或者只有正常利润。垄断竞争者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 = LMC = sm car = Lac = SACD = d 15。寡头垄断(也称寡头垄断)的含义和条件是指少数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一般以集中率作为衡量寡头垄断程度的标准,集中率是指一定数量的厂商(如四家)的销售额。雇员人数、资产等的比率。)对整个行业来说,集中率越大,垄断程度越高。条件:1。行业内厂商数量少。2.厂商生产的产品可以是无差别的,也可以是差异化的。3.进入寡头垄断市场有很大的障碍。16.古诺模型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古诺创立的。厂商生产成本为零,只有获得最大收益才能获得最大利润;两个制造商面对相同的线性需求曲线,采用相同的市场价格;每个厂商都认为对手的产量不会变。在这种假设下,A和B的均衡产量等于65438+最大市场需求的0/3,两个厂商的总产量等于最大市场需求的2/3。如果这个行业有n个厂商,每个厂商的均衡产量是最大市场需求的1/n+1。总输出是n/n+117。斯威齐模型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斯威齐提出的,用来解释寡头垄断市场中价格相对稳定的现象。Sweezy模型的假设是:由于寡头厂商会意识到相互依赖关系,当一个寡头厂商提高价格时,其竞争对手不会提高价格来维持市场份额;然而,当寡头厂商降低价格时,其竞争对手也降低价格以避免市场份额的减少,从而形成一条特征需求曲线——弯曲需求曲线(一个突破点的需求曲线),如图所示,点E为弯曲点。因为需求曲线有一个弯曲点,对应的边际收益曲线就变成了两段不连续的线段:MR1,MR2。那么当边际成本曲线MC位于FG两点之间的任意位置时,厂商利润最大化对应的产量和价格保持不变。也就是说,当成本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时,厂商的产量和价格相对稳定,总收入(价格和产量的乘积)也不变。当成本降低(从MC1到MC3)而收入不变时,利润(总收入与总成本之差)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