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A&F大学工程学院的机构设置

材料系统

浙江A&F大学材料系成立于2005年9月,其前身是森林工程与林产化学工程系,成立于1958。

材料系实行校-院-系管理体制,下设木材科学与材料改良、人造板技术、竹材工业利用、木材加工设备及自动化、木材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等五个教学、科研和管理机构。

浙江A&F大学材料系是林业工程一级硕士学位授予的核心单位,是浙江省木材工程中心的依托单位。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科研已从单一的木材应用研究逐步发展到生物质材料研究,涉及机械加工、高分子材料、无机材料、复合材料和环境工程等领域的研究。专业从事速生林高效利用工程、木材化学处理、低成本环保胶粘剂、木材干燥设备及工程、木质水泥刨花板制造、木竹结构工程材料生产、竹复合材料生产及应用、薄竹制造、高效优质竹炭竹醋液生产及应用工程、竹纤维制造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工程开发和研究能力。

材料系现有成员26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9人。6个博士学位;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4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专业带头人2人。此外,10多名外国著名专家和教授被聘为客座教授。

五年来,该专业共承担项目150余项,总资助经费3200余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9项,省级重大项目3项,省级重点项目8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教铜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国家发明专利30多项,项目600多项(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0亿元。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科技著作3部,其中SCI收录论文8篇,EI收录论文4篇,ISTP收录论文3篇。

材料系设有木材科学与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下设木材科学、胶合材料科学、木材化学与改性、木材加工与人造板、木材干燥、分析与测试、木材设备与自动化、林产品展示、木材加工实训基地等9个分室。实验室拥有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热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锥形量热仪、扫描电镜、帕尔曼刨床、自动试压机、人工气候箱等价值750多万元的贵重仪器设备。

材料系有木材工程技术研究所和生物质材料研究所;浙江林学院科信科技中心是隶属于物资部开展科技服务、科技咨询和新产品研发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此外,还有“泰克”、“百富”等数十家产学研企业。物资部还与美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材料系成功举办了多次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

材料系培养了大批从事木(竹)加工利用的高级工程师,其中从事工程的占40%,从事管理的占12%,从事教育的占8%,从事企业管理的占8%,公务员占5%,个体户占5%,其他占22%。每年申请研究生的录取率都在40%以上,很多考生的成绩在高校新生中名列前茅。本科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奖比例居全校前列,学习进步程度(毕业成绩与录取成绩对比)居全校前列。

电气系统

机电工程系在1958建校时的前身是林业机械系。1986更名为机电工程系,现为机电工程系。近年来,随着浙江林学院的快速发展,机电学科教学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更新和完善,进一步满足了本科教学的需要。2002年,机电学科被浙江林学院批准为校级重点学科。在科研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技术优势,成为我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之一。

学科现有教师2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博士9人。机电学科带头人姚教授,主要从事工程力学、林业工程和机械工程的研究。近三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6篇。目前承担项目7项,控制科研经费* * * 1.57万元,平均52万元。

该学科有一个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和一个工程训练中心。实验教学中心由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液压与气动、机械设计、测量与测试技术、机电控制、金相、CAD/CAM、工程训练中心等9个实验分室组成,设备总价值800多万元。

该学科高度重视教学,积极参与教学改革项目。近年来主持省、校级教改课题10余项,发表教学论文6篇,工程力学和机械设计基础两门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一位老师在2005年的省教学竞赛中获得优秀奖,很多人在学校和学院的教学竞赛中获奖。机械专业学生积极参加浙江省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分别获得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参赛奖若干。

近年来,该学科承担项目20余项,总经费200多万元。其中,国家项目5项,省重大和重点项目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企业横向项目10多项,平均每年科研经费60多万元。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申请发明专利5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15被EI、收录。

工业设计系

工业设计系成立于2000年,现设有工业设计(分工与艺术)和木材科学与工程(室内与家具设计)两个本科专业。专业涵盖产品设计、家具设计、室内设计、玩具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展示设计等诸多领域,学科特色明显,集专业教学、理论研究、设计创作、社会实践于一体。

全系教职工22人,其中副教授4人,讲师14人,博士3人(含在读)。

1校级科研院所:浙江农林大学室内与家具设计学院;校企共建了三个R&D实训中心:浙江林学院-深高集团研究中心、浙江林学院-贝尔维尤产品R&D中心、浙江林学院-紫蝶国际家居产业R&D基地、浙江林学院大学生网上创新基地、爱诺设计中心等工业设计实验室设有六个分室,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250余台,总价值1.75万元,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和实践条件。建立了6个校外实习基地。

近三年来,工业设计系承担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省级以上项目5项),项目总经费200余万元;在国内各种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主编或编审教材17册。已完成30多个设计项目。积极组织本系学生参加各类国家级、地方级设计竞赛,获奖20余项,其中国际奖1,国家一等奖1,国家三等奖1,国家优秀奖3,省二等奖1,高校一等奖8,高校二等奖654330。

运输部

运输系起源于65438-0958林业机械教研室木材切割与运输专业。1986林业机械教研室更名为机电工程教研室(后称机械电子工程系),设置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与运输两个本科专业和林业工程硕士专业。2006年,在学校的统筹下,成立了交通运输系。交通部门逐步形成了汽车替代燃料及其发动机技术、车辆运行质量检测、运输安全等研究方向。

交通运输系主要承担交通运输本科专业的相关课程,于2006年开始建设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该系现有成员11人,其中教授3人,博士5人。交通运输部附属交通运输实验室以本科教学为主,建有汽车构造、汽车与发动机检测、汽车电子与诊断、汽车拆装与维修实训四个分室,实验室面积640 m2,实验设备总价值241.7万元。

交通系非常重视教学。彭教授被评为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邵副教授被评为首届“我心目中的好老师”。金鹏老师和张培培老师分别获得高校级青少年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

交通部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目前承担校级以上垂直科研项目1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3项,研究经费1.08万元。本系教师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EI 12篇,一级期刊15篇。申请国家专利8项,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交通运输部积极与校外企业合作办学,先后在杭州、苏州、临安、上海等地建立了浙江童渊、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苏州市公共交通公司等实习基地。木材科学与工程

木材科学与工程(室内和家具设计)

工业设计(工程)

工业设计(艺术)

运输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林业工程

森林工程

木材科学与技术

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实验室

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

工业设计实验室

国家牧之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交通运输实验室

浙江省木材加工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