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腐植酸?
中文名:腐植酸英文名:humic acids其他名称:总腐植酸;腐植酸的定义:一组含有酸性基团的缩合高分子化合物,能溶于稀苛性钠和焦磷酸钠溶液。包括“原生腐植酸”和“次生腐植酸”;“黄腐酸”、“棕色腐植酸”、“黑色腐植酸”;“结合态腐植酸”和“游离态腐植酸”等。学科:煤炭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煤炭加工与利用(两个学科);煤化学与煤质分析产品用途(三级学科)
腐植酸及其产品用途广泛。在农业上,腐植酸肥料是由氮、磷、钾和其他元素结合而成的(例如,用氨、金和腐植酸来施肥)
[3]中和腐植酸可制成腐植酸铵肥料),具有增加肥效、改良土壤、刺激作物生长、提高农产品品质的作用;硝基腐植酸可作为水稻育秧的调酸剂;腐植酸镁、腐植酸锌和腐植酸尿素铁分别对补充土壤缺镁、玉米缺锌和果树缺铁有较好的效果。腐植酸与除草剂、莠去津等农药混合使用,可提高药效,抑制残毒;腐植酸钠对治疗苹果树腐烂病有效。在畜牧业中,腐植酸钠用于鹿茸止血,硝基腐植酸尿素复合物作为牛饲料添加剂也有很好的效果。在工业上,腐植酸钠用于调节陶瓷泥浆;低压锅炉和机车锅炉的防垢;腐植酸离子交换剂用于处理含重金属废水;磺化腐植酸钠用作水泥减水剂;腐植酸产品也用作石油钻井泥浆处理剂(见油田化学品);提纯的腐植酸用作铅蓄电池的负极膨胀剂。上面提到的产品在国内有很多种,应用非常广泛。研究历史:从1786年第一次从土壤中获得腐殖酸至今已有214年。如果供应明代“尧生”大名的高活性腐植酸,
[4]以医学家李时珍编著的《乌金散》为例,腐植酸的应用已有400多年,充分说明了腐植酸殖民的古老历史。我国对腐植酸定殖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主要是从泥炭的利用开始。60年代,全国掀起了使用腐植酸肥料改良土壤的热潮,声势浩大。国家真正重视和推广是在70年代中期以后。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王镇同志亲自抓,国务院分别于1974、1979年发布了110、200号文件,全面推进了我国腐植酸的综合开发利用。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腐植酸工业的不断发展,国家经贸委于1987批准成立了“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负责全国腐植酸工作的统一组织和协调。一些腐植酸资源储量较大的省市也已列入政府工作序列,并为此成立了腐植酸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