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省环绕的江西该何去何从?
真的能如江西所愿吗?十几年前,随着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实施,中部省区的标志突然多了江西,连接河南、湖北、湖南、山西、安徽,形成中部崛起的所有支点。多年来,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河南、湖北、湖南三省,已经完成了经济发展水平第一的快速发展态势。
安徽、江西、山西三省似乎相对落后。安徽在2013之后立刻调转船头,全力拥抱长三角。直到2020年,安徽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经济发展规模紧随湖南省和上海市之后。山西省也在全新的总体规划中表示,要全力以赴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城市群。在它重视合作发展趋势的今天,与其说是单打独斗,不如说是积极融入附近有实力的省区,争取合作发展趋势。
江西与上述五省不同。湖北、河南两省倾向于独立发展,安徽、湖南、山西三省则依托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而江西则不同。江西的对策是把江西分成不同的板块,整合成长三角、珠三角、中三角,但真的能得到江西想要的吗?
南昌还能定位成三角一极吗?自长三角加入安徽产业生态圈以来,江西率先推动赣东北三市融入长三角。无论是全省总体规划,还是每次两会,江西都会一次次明确提出这个规划,但现阶段,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一是景德镇市、上饶市距离长三角重点城市较远。第二,这些城市无论是经济发展规模还是城市竞争优势,都没有特别突出的领域。
赣州这些年一直勤勤恳恳承包珠三角的产业集聚。赣州和深圳确实建立了基本的沟通机制。广东省内很多产业链已经落户赣州。从承包产业集聚来看,赣州应该是江西最好的城市。
因为南昌毗邻湖北省,九江要想和武汉接轨,就成了南昌的不可动摇之地。长期整合已经明确提出十几年了。不仅南昌的发展趋势不尽如人意,作为临江城市的九江也逐渐落后于周边兄弟城市。
在我国全新的总体规划中,武汉和长沙是中三角城市群的重点,但南昌却未被提及,这不得不承认是对南昌远大志向的一个巨大打击。目前武汉和长沙的经济发展规模已经远远超过南昌。如果现在的政策不对等,十年后三方的经济实力很可能会更差,那么南昌能承受三角的准确定位吗?
在我看来,江西尤其是南昌完全没有必要积极推进中三角的基础建设。南昌要带九江、上饶等城市立即投靠长三角城市群。
2020年,江西接纳的外省资产前五名分别是广东、浙江、北京、福建、江苏,其中来自广东、福建的外省资产增长较快。可以发现,江西的重点项目投资来源于广东省除北京外,其余位于江西南部,浙江省、福建省、江苏省位于江西东部,湖北省、湖南省的项目投资额度甚至小于安徽省。
江西该不该发展?
当时长三角加入安徽产业生态圈后,合肥凭借自身优势和省会影响力,成功定位副中心城市。自此,合肥的发展趋势进入加速车道,地铁站、高铁、机场改造等重大项目早已开工建设或纳入整体规划。安徽的合肥、蚌埠等市也开启了承接产业集聚之路。
如果南昌能引领长三角的加法,那么以南昌的省区影响力,南昌有巨大的可能性得到城市副中心的准确定位,这对江西和南昌都是天大的好消息。
江西的弱项之一是科技教育。江西只有一所大学211。产业结构的升级,不仅要靠现在的政策和资产,更需要优秀人才的支撑。长三角地区的华东五大,是除清华北大之外,中国最顶尖的高等学府。如果江西能加上长三角,华东五大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无疑会进一步提高。你认为江西应该向东走还是向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