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经验:对教师经典隐喻的理性思考
对教师经典隐喻的理性思考
什么是老师?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有一些观点深入教师的内心:教师是传道者、解惑者;老师是“蜡烛”和“春蚕”;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古往今来,人们给老师各种比喻。应该说,这些比喻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人们认识教师这个职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些比喻性的比喻也有其美好的积极的一面。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些关于老师是什么的描述性解释,逐渐演变成了这样一种老师应该是什么的价值判断。我们的教师培养制度是这样认为的,我们的社会对教师寄予这样的期望,我们的教师自己也只能这样认为。而且,各种角色的社会要求都集中统一在教师个人身上。教师必须整合各种角色的要求和作用,从整体上扮演一个完美的教育者的角色,让自己“完美”,让学生“完美”
第一,教师是时代的局限。
自韩愈写出《师说》以来,“一个老师,所以传道、授业、解惑”就成了解释或说明教师形象的经典话语,也成了古往今来教师遵循的唯一法则。直到今天,人们说起老师,都以此为引。与此同时,“言而无行,信而无信”成为一名教师的人生准则。事实上,在宣扬这种说法的同时,我们需要反思其中隐含的一些负面效应。第一,它让人觉得教师职业是一个只有具备知识,熟悉教育教学规律,严格执行教育教学原则才能完成的准确的或正式的职业,有一个绝对的“真理”或相应的“教条”在那里适用。相反,老师必须用看似精确的方式处理一些无法精确处理的问题。教师必须关注社会现实,吸收各学科的知识,包括人情世故和常识,才能大致完成自己的使命。更何况我们已经步入了一个信息时代,教育环境的改善,各种媒体的引入,一个班级学生的信息拥有量远远超过一个老师。“我的生命是有限的,我知道它是无限的”这种感觉从未如此强烈。所以,教师必须是一个不断学习,始终站在知识前沿的人,而不是一劳永逸的有“红证”。其次,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说法反映了一种适应性教育的思想,其实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适应和跟上现有社会的需要。它的直接后果就是很多教师不去思考和拓展自己的角色形象,只满足于完成三项任务,缺乏创造力。不知道缺乏创造力的老师如何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学生。!更何况,科技的进步拓展了教师的角色,教师的角色将从信息来源和知识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辅导者。教师应具备优秀的知识更新能力,熟练应用新的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教育技术,成为学术探索的典范、合作教学的引领者、学生的智力、社会和情感的引导者。更重要的是,教师职业要求教师对思想有特别敏感的反应。除了传播现有的想法,他们还应该能够创造新的想法。第三,这种说法体现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尽管多年来教育改革的呼声不断,但是,从小学到大学,由于这种观念的惯性,现实的课堂仍然是老师的“中心化”,老师永远是主角,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只是被动地听着,老师是主动者和支配者,学生是被动的和顺从的。老师、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都抱着这样的潜意识:学生要听老师的话,听话的学生就是好学生;老师要管住学生,管不住学生的老师不是好老师;老师和学生不能平等地交换意见,甚至讨论科学知识。
二、老师是“蜡烛,春蚕”的悲剧色彩
教师是“蜡烛”和“春蚕”长期以来,这个比喻几乎成了教师的“专利”,它描绘了教师工作的艰辛和奉献。时至今日,很多老师仍然把它作为自己激励自己努力工作的座右铭,很多领导仍然表扬或要求老师这样做。诚然,现代教师仍然需要发扬奉献精神,但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他的价值仅仅是奉献吗?当我们无意中用“蜡烛,春蚕”来比喻老师时,需要进一步思考比喻后被忽略的几个问题:
首先是教学的问题。一味把“烛蚕”精神作为好老师的标志,违背了现代教学规律的要求。这是因为:第一,“蜡烛”和“春蚕”的精神隐含着这样一种假设:只有投入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把学生培养成材。而现代教育科技的发展,不仅为在最少的时间内赢得最大的教学效果提供了可能,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把时间花在教学上,还要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率。其次,过分强调“烛蚕”精神,不利于培养学生有效学习的观念和能力。现代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是如何学习知识,如何学习知识。它要求学生花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如果一个老师没有有效教学的想法,很难想象他会教他的学生有效地学习。再次,过分强调“烛蚕”精神,实际上相当于“杀鹅取卵”,会对教师的健康有害。老师是人,不是机器,不能一直跑。完全无视自己的“蜡烛”精神值得称道,但不可取。经常有报道说中年教师英年早逝,是不是很可悲?试想,如果他们健康长寿,难道不能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吗?
二是价值取向问题。盲目把“蜡烛”和“春蚕”作为对好老师的赞美,在价值观上表现出功利取向:一是牺牲小利获取大利;二是客观宣传义利对立。《蜡烛》和《春蚕》都是以“舍身取义”为导向,以义代利。这种精神值得称道,但违背了义利对立统一的基本道德原则。
三是师德问题。这种功利的价值取向掩盖了教师在进行道德行为选择时所面临的种种冲突和困境。作为教师,他不仅受到“蜡烛”和“春蚕”理想人格的影响,还受到职业群体和其他社会群体道德观念的影响和冲击。“蜡烛”和“春蚕”是教师的理想人格,是我们社会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的结晶,是道德完善的典型。然而,在社会价值观日益多元的今天,这种理想人格必然与一些教师具体个人人格的道德规定相冲突,使他们在选择道德原则和规范时面临种种困难。
《蜡烛》和《春蚕》,多么史诗般的教师形象,或多或少让教师有了一个悲剧角色的形象去一一燃烧、哭泣、毁灭!从“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到“垂死挣扎”再到“夜夜烛光将灯芯抽干”,教师通过奉献自己、牺牲自己、毁灭自己使学生发展,却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被社会视为教师不可避免的职责,不利于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也违背了21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倡导的终身教育思想和当代可持续发展理念。所以,我觉得大家不要再夸老师的“红烛”精神了。谁知道那些眼泪里的艰辛?不要把“春蚕”当成老师的代名词,又有谁知道那春蚕的悲伤和苦恼?更重要的是,应该要求老师不要做蜡烛和春蚕。蜡烛平庸而渺小,它们的光微小而短暂。春蚕封闭,保守,缺乏创新。作为教师,我们要有比蜡烛更多的光芒照耀人间,要有比蜡烛更多的永久灿烂的生命,要有比春蚕更多的不落俗套的精神。
第三,教师是“园丁”。
现实中,很多人(老师)喜欢把老师比作“勤劳的园丁”,但这种比喻会有什么后果呢?众所周知,园丁的作品几乎都是按照个人意志和审美观念,寻求人工雕琢和整齐划一,带有大量人工痕迹。读过龚自珍《病梅馆的故事》的人一定能看出来,龚自珍在《病梅馆的故事》一文中所描述和批判的,很可能就是我们老师在做的事情。难道我们不为学生和老师感到难过吗?学生是花园里的花,花园里的草,未来祖国的栋梁。如果园丁只是努力施肥浇水,让花草树木自然发育生长,就可能生出一片森林。然而,园丁拿着一把锄头、一把刀和一把剪刀...同样,教师也常常按照统一的追求,统一的规格标准,统一的审美需求,去培育,去拔根,去修剪。学生是被动的、被迫的,在“园丁”的呵护下,不允许有自己的自由和个性。这样一来,我本想培育的所谓木柱,必然会成为供人欣赏和装饰的盆景。也就是说,这个比喻的背后,反映了一系列的问题,至今还很少被老师们意识到。强调性,用极端的性扼杀个性的例子太多了。如果老师只关注一种模式,和机械产品一样的要求和标准,而不是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老师越努力,伤害越大。更何况人有各种发展潜力,社会有各种需求。教育是从人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出发确立自己的目标。而把老师称为园丁,往往会让学生的潜力、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愿望变得无足轻重。很多学生童年的兴趣和性格,在园丁的“修剪”下,早就被抹去,消失了。在园丁的辛勤劳动中,无数个性鲜明的学生被“塑造”成了整齐划一的“人才”。这是教育的悲哀,也是教师的悲哀。在呼唤创新的今天,教师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角色仅仅是园丁吗?
第四,“物质本位”思想认为教师是“工程师”
对于这个比喻,恐怕每个从事教育的人都不陌生。众所周知,工程师是工业社会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工程师这个职业也是令人敬佩和向往的。用工程师来比喻老师是出于好心,但也充分暴露了人的潜在心态。也就是说,这个比喻肯定了教师在塑造学生方面的巨大作用——教师是学生品德和品格的设计者和创造者,也是学生人格的制造者或生产者——同时,它本身也陷入了一定的误区。首先,这个比喻把工程师比作老师的上级概念。很明显,工程师的地位是在老师之上的,老师是不可能达到工程师的地位的。为什么看不到把教师比作其他职业的上位概念的例子?在人们心中,教师只是“小儿科”吗?其次,在这个形象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不言而喻: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学生是教师工作的对象和材料;教师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描述、拨弄、塑造学生,而学生只能是被动的,不能有很大的自主性,更谈不上发挥潜能,获得生动自由的个性发展。第三,在价值取向上,这个比喻反映了科学主义的倾向。不用说,工程师的工作性质和教师的工作性质是非常不同的,甚至是天壤之别。因为工程师的工作对象毕竟是没有生命的冰冷的物质,而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有生命的、成长的、现实的、有血有肉的、有感情的人。对待事物的方式不能应用于人。如果你坚持这样做,肯定是有害的。
什么是老师?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需要不断提问,但就目前而言,不要把教师和其他职业相提并论,也不要给教师太多美好的光环。无论如何,我们都会承认,除了父母,对我们成长道路影响深远重大的,是我们敬爱的老师。教师是教师,是人,是专业工作者,是“教师”和“学习者”,是“教师”和“教育者”的统一体,是通过与学生对话不断促进自我反思和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