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门简介
2英文参考Guānyuán CV4【中国针灸大辞典】
3.总结一下,次门是经络穴位的别名,即关元[1][2]。针灸经典。
穴位关元汉语拼音关元罗马拼音关元美式英语翻译姓名关元出处各
国家
产生
编号中国CV4日本4法律
莫兰特的VC4,野夫的VC4,德国的KG4,英国的Cv4,美国的Co4关元是经络穴位的名称(Guānyuán CV4,RN4)[3][4]。出《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篇。别名夏姬(《黄帝内经:气穴论》)、《三交》(《黄帝内经》寒热病证)、《慈门》(针灸甲乙经)、《大中记》(针灸自生经)、《丹田》(针灸自生经)、《关元》(灸图残卷)、《大海》(针灸经)。属于仁麦[3][4]。关元为养小肠之穴;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与任脉的交点[4][5][3]。关的意思是关藏,元的意思是。此穴在脐下3寸处,是关藏元气保存之地,故名关元[4]。关元穴主要用于泌尿、生殖、胃肠疾病,如脐腹绞痛、肿胀、腹胀小、腹痛少、小便赤涩、遗尿、闭经、水肿、遗精、阳痿、早泄、月经不调、崩漏、白带红白、阴道僵硬、瘙痒等。脱肛、淋证、尿频、尿痛、尿涩、痛经、闭经、白浊、乏力、寒性衰竭、腰疼、疔疮、疖子、头晕、头痛、黄疸、消渴、心悸、肾虚哮喘、淋证、血尿、闭经、霍乱呕吐、腹泻。
4.关元穴的别名有夏姬(《黄帝内经》气穴学说)、《三交》(《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证》)、《慈门》(针灸A-B经)、《大中记》(针灸自生经)、《丹田》(针灸自生经)、《关元》(艾灸图残卷)、大海。
5来源《黄帝内经·苏文·气穴论》:背心控痛,天突十椎、上脊治。在学科上走的人肚子疼,在学科上走的人有关元。
6穴位名称为关藏,元为。此穴在脐下3寸,为关藏元气所在之地,故名关元[4]。
关,是封闭西藏的意思。也是枢机开阖的关键。元,气之始也指元气。这个点位于肚脐下3英寸,正好在腹部。它是人体的气和元气发生的地方,是呼吸的门户,是全身脏腑经络的根,是人的根,是下焦、阴、元、阳出入的地方。男人占有精气,女人掌管月子的事务,自己照顾孩子休息,是阴阳和谐的门户。《医经精要》上说“袁茵与元阳交流之地”,故名关元。“关”和“元”具有重要的隐喻意义。[6]
7特定关元是小肠的穴位[4][5][3]。
关元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与任脉的交点[4][5][3]。
8小腹[7]
9次定位标准定位门穴:关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5]。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仰卧取穴[4]。
关元穴位于腹部中线,脐下3寸[3]。
关元穴在任脉中的地位
关元穴在下腹部的位置
关元穴在下腹部的位置
关元穴在下腹部(肌肉)的位置
关元穴在下腹部(内脏)的位置
10次取穴方法脐下3寸,腹线上,仰卧。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仰卧取穴[4]。
仰卧位取穴在脐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下2/5和上3/5的交点,腹部白线上[8]。
11次穴位位置解剖关元穴由皮肤、皮下组织、腹部白线、腹部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和壁腹膜组成。浅层主要包括十二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浅动、静脉的分支或分支。深层有十二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11.1水平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腹部白线→腹部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4]。
皮肤→皮下组织→腹部白线→腹部横筋膜。
11.2浅层的神经血管有肋下神经的前皮支和腹浅动脉。深层分布肋下神经和腹壁下动脉;更深层可以到达腹腔[9]。
分布有第十二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和腹壁下动静脉分支[3]。
12次穴关元穴的功效与作用具有养元气、导红血、通淋的功效。
关元穴具有补肾固本、益气回阳、清热利湿的作用[4]。
关元穴位于肚脐中下3寸,“气行于肾之间”的地方,别名“丹田”,是养生保健的重要穴位[10]。
关元穴与膀胱、细胞器官相邻,是任脉和足脉的交汇点,故可治疗妇科病、男科病、尿异常[10]。
关元穴为小肠寻穴,可分泌其他浊物,促进排便,治二阴病[10]。
关元穴位于元气的交汇处,能滋养元气,回阳救逆,治疗元阳虚损、中风、面黄肌瘦、虚劳头晕等虚症[10]。
关元穴应位于小肠、膀胱、子宫的底部,具有滋养元阳、温肾散寒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真阳不足、脏腑衰竭等证候,以及妇科疾病、男科疾病、小便异常等[6]。
关元(13次)主要用于泌尿、生殖、胃肠疾病,如脐腹绞痛、肿胀、小腹胀、腹痛少、尿赤、遗尿、闭经、水肿、遗精、阳痿、早泄、月经不调、崩漏等。中风综合症、疲劳消瘦、痢疾、晨泻、便血、肠风、脱肛、淋证、尿频、尿痛、痛经、闭经、白浊、疲乏冷倦、毛背、疔疮、淋巴结核、头晕、头痛等。
关元穴主要用于泌尿、生殖、胃肠疾病,如脐腹绞痛、脘腹胀满、小腹胀满、小便赤赤、遗尿、闭经、水肿、遗精、阳痿、早泄、月经不调、崩漏、白带赤白带下、阴道僵硬、瘙痒、胎衣不下等。
关元穴主要用于遗尿、尿频、尿失禁、腹泻、腹痛、遗精、阳痿、疝气、月经不调、带下、不孕、中风、疲劳消瘦(此穴功能较强,是保健的重要穴位)[9]。
关元穴主治?腹痛、痢疾、黎明腹泻、便血、肠风、脱肛;五淋、尿频、尿失禁、遗尿、小便不利、小便涩痛;痛经、闭经、崩漏、带下、不孕、阴道僵硬、瘙痒、产后恶露、胎衣不下;遗精、阳痿、早泄、白浊;中风出证,疲劳、寒性衰竭、消瘦、虚弱;发背、疖、瘰疬;头晕、头痛;水肿、黄疸、口渴、心悸[8]。
现代常用关元穴治疗休克、菌痢、肠胃炎、尿路感染、肾炎、盆腔炎、睾丸炎、神经衰弱、高血压等[4]。
关元穴主要用于中风、肾虚哮喘、遗精、阳痿、疝气、遗尿、淋证、尿频、尿失禁、血尿、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带下、崩漏、腹痛、腹泻、痢疾、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神经衰弱、晕厥和休克[3]。
腹痛、霍乱吐泻、疝气、遗精、阳痿、早泄、尿浊、尿失禁、尿频、黄白带下、痛经、中风、体虚、乏力、头晕、腹泻、尿道炎、盆腔炎、肠炎、肠粘连、神经衰弱、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
关元穴具有保健和强功能[4][3]。
14针灸方法14.1针灸方法刺0.5 ~ 1寸[4][8],局部酸痛[8],可放射至外生殖器及*** [8]。
直刺1 ~ 1.5寸[3]。
直刺1 ~ 2寸[9]。
注意:
对于尿失禁患者,排尿后应进行针刺,防止膀胱损伤[8]。
针前排空尿液[4]。
孕妇慎用[4][9][8]。
14.2艾灸可以艾灸[4][9]。
艾条灸7 ~ 10强;或艾条灸15 ~ 30分钟[3]。
可采用艾灸,如药灸,或间接灸,或温灸至局部温热舒适,艾条灸积百余壮,疤痕灸可用于健身保健[8]。
15慈门穴关元穴与中吉治疗尿频的配伍[4]。
关元穴配脉、三阴交、雪海,治疗月经不调、带下[4]。
关元穴配命门、肾俞、太溪、百会可治阳痿[4]。
关元合银陵泉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气滞型黄疸及黄疸引起的皮肤瘙痒。
关元合太溪具有补肾益气的作用,主要用于慢性泄泻、赤白痢、小腹。很疼。
关元与涌泉同用,具有补肾益气、利水汽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遗精、腰痛、气淋。
关元,配中脘、阴交、石门、奇门,有调理肝气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胸胁胀满。
关元与心俞同用,温补心阳,治心悸[8]。
关元与肾俞、三阴交同用,治阳痿、遗精、早泄[8]。
关元合三阴交、地极治疗痛经[8]。
关元配合顾、足三里、气海治疗中风脱证[8]。
关元配合白胤、雪海、足三里治疗崩漏[8]。
16文献综述《黄帝内经》寒热病证:身体受伤,出血过多,风寒中度。如果摔了,四肢懒,不收,叫身懒。从小腹和肚脐取三友。三友,阳明太阴也,肚脐下三寸关元也。
针灸经典甲、乙:足、三阴、任脉之会。
针灸经典A、B:海豚运行寒气入小腹,有呕吐之感,血溺于伤,尿数,后脐疼痛引阴,腹部急聚,而后不止。关元说了算。石水,疼痛导致胁肋胀满,头晕疼痛,筋疲力尽,所以关元掌管。细胞转移不要被淹死,腹腔充盈,这是关元的责任。突发疝气,少腹发热,关元负责。女人无儿无女,一杯血喝不下去。关元负责这件事。
铜仁腧穴针灸图解:治脐下痛,尿赤涩,尿痛如散火,溺血,骤疝气痛,脐下血如盖杯,胞转不能小便,妇人白带,因恶露,月脉断,月经寒。
针灸大成:寒积虚损,脐下绞痛,渐入阴,攻之不绝,寒气胀痛,受寒腹痛,精亏白浊,溺血,七窍疝气,风眩头痛,旋阻,尿路梗阻,黄赤,疲乏,石淋,五淋,泻下,冲豚抢心,脐下血,泻下。
太平盛慧芳:气波云引,因寒积虚寒,宜灸。
《类比经·图翼》:此穴在人体上下两侧之间,故又叫大中极,是男性储精、女性储血的地方。
《扁鹊心书》:夏秋之交,焚元而强,久不惧寒热。人到三十,肚脐下三年可三百壮;五十,可以隔两年在肚脐下艾灸300强;六十,可以一年一次在肚脐下艾灸300强,让人长生不老。
《Xi鸿福》:小便忍不住关元。
17腧穴的研究进展17.1对泌尿系统的影响艾灸犬关元穴可增加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以及Ca2+、Cl、K+的排泄,可明显调节膀胱张力,故对遗尿症的治疗有显著效果。有人给狗艾灸“关元”,发现心输出量、外周血管阻力、平均血压都明显增加,但心率没有增加。[8]
17.2对垂体性腺功能的影响针刺中极穴、关元穴、大和穴可促进垂体性腺功能,引起血浆促黄体生成素和卵泡激素水平的变化,改善排卵延迟,对男性* * *缺乏症也有一定疗效。艾灸小鼠关元穴可增加溶血空斑形成细胞的数量。[8]
针刺家兔关元穴可增加垂体后叶催产素分泌[6]。
17.3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艾灸关元可以增强肿瘤患者的免疫力。若接种肿瘤细胞直接灸关元,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与对照组相比,肿瘤坏死程度也较轻,细胞分化程度较好,淋巴细胞浸润较多;对肝三磷酸腺苷酶和葡萄糖6磷酸酶的反应接近正常,强于对照组。艾灸“关元”可延长肿瘤小鼠的存活时间。[8]
艾灸小鼠关元穴,隔日1次,每次2强,可延长10次后接种HAC肿瘤细胞小鼠的生存期。
针刺关元穴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抗癌作用。组织学观察表明,艾灸关元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延长接种HAC细胞小鼠的存活时间。艾灸关元可增加溶血空斑形成细胞,增强免疫反应。艾灸关元确实可以改善老年动物的免疫状态,增强免疫力,从而具有抗衰老的作用。艾灸后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脏每搏指数稳步上升,每分钟动脉血氧转运指数和混合静脉血氧分压相应增加。[6]
17.4现代研究证实,针灸关元摄氧率明显降低,耗氧量明显增加,故可增加机体的代偿能力。
17.5提高实验性细菌性痢疾犬或猴的抗体效价。针刺实验性细菌性痢疾犬或猴的关元可提高抗体滴度[4]。
17.6关元捻针治疗尿潴留可使膀胱支配尿潴留患者的逼尿肌收缩[4]。
17.7治疗老年性* * *炎症采用双滑三阴交,弱* * *,留针30分钟,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间隔2 ~ 3天。
17.8隔姜饼灸治疗子宫功能性出血,每次30分钟,每5天1次。
17.9三阴交穴治疗痛经,针刺时针尖向下,针刺后加艾条灸,视小腹热感而定。
17.10治疗遗尿症,选关元透中极,配百会,力度* * *,留针20 ~ 30分钟,关元为针后灸。
17.11抗休克灸关元可使休克患者血压升高,体温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