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是什么?起点是福建省三大港口之一。

海上丝绸之路从广州和泉州开始。先秦时期,岭南先民在南海乃至南太平洋沿岸及其岛屿开辟了以陶瓷为纽带的贸易圈。唐代广州的“通海一岛”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名称,也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明代郑和下西洋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高峰。南海丝绸之路从中国出发,经过中南半岛和南海国家,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到达东非和欧洲,途经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促进了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东海航线也被称为“东方海上丝绸之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在胶东半岛开辟了一条“沿海”的黄金通道,直通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到了唐代,山东半岛和江浙沿海的中、韩、日海上贸易逐渐兴起。宋代,宁波成为中、朝、日海上贸易的主要港口。

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主要由三个主要港口组成,即广州、泉州和宁波,以及其他支线港口?。2065438+2007年4月20日,国家文物局正式确定广州为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牵头城市,并联合南京、宁波、江门、阳江、北海、福州、漳州、莆田、丽水等城市对海上丝绸之路进行保护和申遗。

经济影响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东南沿海出发,经过中南半岛和南海国家,跨过印度洋,进入红海,到达东非和欧洲。成为中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促进了沿线国家的发展。中国出口到世界各地的主要商品,从丝绸到瓷器、茶叶,形成了持续吹向全世界的东方文明之风。

特别是宋元时期,中国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指南针的导航能力全面提高,民间的海上贸易也得到发展。在此期间,中国与世界上60多个国家有直接的“海上丝绸之路”商业往来。通过意大利人凯尔·波洛和阿拉伯人伊本·白图塔的笔墨,在西方世界窥见东方文明的同时,引发了“崛起的大海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的繁荣,引发了大航海时代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