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拉链的原理是什么?
1893年的一天,美国芝加哥有一个叫惠特科姆·贾德森的工程师。当他看到他的妻子正在做衣服和纽扣,她的手指已经磨破了,他感到非常苦恼。为了减轻妻子的痛苦,他利用凹凸齿交错的原理,设计了快速滑动关闭系统。他的方法是在两块布边上嵌上V形的金属齿,然后用一个两端开口、前大后小的元件骑在金属齿上,通过它的滑动,使两个金属齿啮合在一起,从而发明了“拉链”。同年,他将样品送往哥伦比亚博览会展出,受到与会者的好评。人们把贾德森的发明叫做“活动扣”,也就是早期的拉链。与传统的连接方式相比,拉链的出现无疑是一大进步。
1893年,贾德森利用凹凸不匹配原理设计了早期的拉链。一位名叫路易斯·沃尔特的上校军官对拉链特别重视,他坚信这是一项伟大的发明。退伍时,他找到了贾德森,和他一起创办了“宇宙紧固件公司”和“新泽西州霍博肯钩眼公司”,贾德森任技术员,开始生产拉链。贾德森投入数年研发,最终在1904成功,并在1905获得与之相关的5号专利。
1912年,贾德森公司聘请的瑞士工程师森·德巴克对贾德森的发明进行了改革,在拉链齿背面设计了一套母齿和公齿,使拉链扣牢固可靠,而且还精细美观。同年研制出拉链机,将金属齿夹在布条上,并排成一排,拉链的商业化生产开始了。然而拉链的推广是从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的。在一次飞行表演中,飞行员的一个按钮不慎掉入机内,造成机毁人亡的恶性事故。有商业头脑的森德巴克立即抓住这个机会,联系了军事部门,建议用拉链缝制新军装。此后,美国海军和空军率先在军服上使用拉链,从此拉链开始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