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观赏植物苗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规划对我们来说是个薄弱环节。我们有什么计划吗?是的。但都被讽刺为“策划,挂在墙上”!北京的规划历史留下了很多优势:城墙,自然形势,西山边缘的水景,与市中心相连的水系。
我们做了一些规划,但是因为各种因素,很多方面并不适合。关于规划我提了两个建议:一是把首钢这样污染严重的部门搬出去,二是把中南海交给人民。但都被拒绝了。我们的规划还有一些历史错误,比如拆城墙。因此,我们的绿地规划应该着眼于整个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包括树种规划和苗木规划。
2.关于观赏植物的培育。
广义来说,这个问题包括引种、选种、育种。
栽培植物品种的国际注册、新品种和优良品种、国家专利等相关问题,都与育种问题有关。看看中国重要的种质资源,比如玫瑰、百合,都是别人传入欧洲改良的。现在又回来卖给我们换外汇,很贵。他们拿的时候一分钱没花。
育种很重要,是我们的薄弱环节。中国的养花人不是不行,只是缺少机会和条件。目前,我们的育种工作存在许多问题。现在“引进国外”这个题材,只能是花大价钱引进国外的二三流品种,一流品种国外绝对不会给你。所以,如果我们不在中国申请专利,我们就不会从别人那里得到最好的东西。因此,育种工作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做好栽培植物品种的国际注册工作。我觉得育种认证和国家品种专利都要进行。因为育种大有可为,有些东西只要稍微做一点,就是世界级的。我们在育种方面有两个突出的问题。
2.1养殖需要资金,我们资金不足。
2.2观赏植物的推广至关重要。
3.关于观赏植物的栽培、管理、应用和繁殖。
我们现在使用的树木和草花的种类和品种越来越少。在栽培和管理上落后于许多先进国家,管理水平较低。
园林苗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首先,花园苗圃存在无序竞争
由于城市园林绿化的快速发展,园林苗圃的数量与日俱增,相互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导致苗圃苗木生产受经济利益驱动,导致苗圃土地使用不合理,资源浪费,甚至因生产的盲目性而遭受重大经济损失。2003年,湖南、浙江等地许多经营小苗的苗圃,由于市场上小苗供过于求,如冠幅为15cm×15cm的红花?易经?哎?45元/株,几乎无利可图,甚至亏损[1]。
建议逐步建立花卉信息网络,将国内外花卉市场信息和当地花卉产销信息反馈给花卉管理部门和生产企业,以便稳步调整花卉生产布局和生产计划。此外,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花卉市场建设,建设花卉苗木展示销售中心、花卉苗木信息交流中心和花卉苗木出口集散地,成为集贸易、展示、科技信息、储运、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花卉苗木市场。
二是园林苗圃的科研意识不强
由于园林绿化苗木的开发和研究需要精力和资金,而且周期比较长,直接生产苗木的经济效益见效不快,所以很多单位不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金在城市绿化苗木的开发和研究上,极大地制约了城市园林绿化的水平。
建议加强园林苗木的科学研究,注重引种、繁育和应用技术研究,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野生花卉资源和传统珍贵的名木花卉,选育一批有竞争力的新品种。可以组织科研单位,结合技术、生产和管理,解决园林绿化苗木生产和流通中存在的问题。此外,组织技术力量,大力开展苗木花卉生产培训,努力提高园林苗木生产者的技术素质。
三是苗木品种单调
为实现城市绿化的生物多样性,城市绿化苗木的种类应多样化,根据景观质量的要求,绿化苗木应有多种规格和类型。但是目前很多园林苗圃的苗木种类比较单调,规格也比较小。由于缺乏新的园林品种,大王椰、榕树、秋枫、香樟、杜英等主要品种的市场竞争力减弱,经济效益也在下降。盆花、盆景不仅规模小,而且档次低,缺乏精品。
建议重视种质资源保护和品种更新换代,统一种苗销售中的“规范”计量标准等花卉种苗管理标准,加强现代花卉种苗培育示范基地的建设和推广,规划当地优势品种的区域布局,形成品牌效应,实行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不同经营类型的苗圃要有自己明确的目标,认清自己的区域、品种、技术、价格、规模等优势和特点,把握自己的市场定位,发挥自己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