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何时能成为国际专利领袖?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数据,去年中国专利申请量激增45%,预计两年内将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国际专利体系的最大用户。

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统计,2016年中国专利申请量激增45%,有望在两年内成为国际专利体系的最大用户,超过日本和美国。

总部位于日内瓦的联合国机构编制的2016年度企业专利申请排行榜显示,中国最大的两家电信和电子设备制造商中兴通讯和华为位居榜首。

“中国申请人是国际专利和商标申请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目前,中国继续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古瑞说。

WIPO的分析涵盖了通过专利合作条约提交的国际申请,这些申请的质量往往高于简单的国内申请。如果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中国将在今年超过日本,两年后超过美国,成为国际专利体系的领导者。

中国的发明人在2016年提交了43000件国际申请,而国内申请使中国专利局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专利当局,每年受理超过1万件申请。

自华为和中兴分别于2000年和2002年开始申请国际专利以来,其申请数量迅速上升,轻松占据全球专利申请排行榜前两位。

剑桥大学技术管理中心的FrankTietze说:“这两家中国公司仍在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竞争对手进行激烈的追赶。“他们正在申请、申请、申请建立一个庞大的专利组合,并以此作为与其他公司谈判的筹码。”

日本和韩国公司也比大多数欧洲和北美公司更快地增加了国际专利申请,尽管没有中国快。因此,去年亚洲占所有申请的47.4%,仅略低于欧洲(25.6%)和北美(25.3%)的总和。

“日本国内申请已经连续八九年下降,而国际申请持续强劲增长,”高锐说。“日本有明确的战略,专注于专利申请,尽可能广泛地使用最好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