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和MP3的区别
二十多年后,数字音频已经完全取代了模拟音频。在随身听的世界里,CD、MD、MP3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该市场反映了非数字音乐播放器市场的逐渐萎缩。
只有数字设备才能在数字时代生存。
尤其是自从钻石公司推出了第一台MP3播放器(其实第一台MP3播放器是韩国韩石公司推出的,但它的深远影响是从钻石公司开始的),这个比烟盒还小的小精灵在短短两三年内改变了整个音乐市场和便携式数字音乐产品,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融合了电脑最新潮流、网络便利和音乐精致的MP3Player,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当今IT界和音乐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MP3Player之所以能在短短两年内迅速风靡全球,成为便携式音频设备的主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一方面,MP3Player是计算机、网络和音乐结合的产物。电脑是科技的骄傲,网络是时代的象征,音乐是人类的灵魂。MP3Player和电脑、网络、音乐一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革命性的意义。
另一方面,作为便携式音频设备,人们要求产品更轻、更小、更方便。
MP3Player的出现迎合了这种需求,所以一上市就被市场普遍接受。符合市场需求的才是最重要的,这是不变的市场规律。
MP3VSMD
但是还是有很多朋友在第一次接触数码音乐产品的时候有疑惑:MP3和MD哪个好?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些关于它们的常识。
MD是由索尼在1992年的磁光设备经验发展而来的。磁光设备结合了软盘和光盘的优点,可以像磁盘一样存储大量数据和删除文件。为了弥补MD在容量上的缺陷,索尼采用了新的存储压缩技术ATRAC。ATRAC是一种有损压缩技术,就是减小文件大小,删除原始文件中一些不必要的冗余信息。标准的ATRAC比特率是285.3Kbps。
Mp3格式诞生于1987,由德国一家音频研究所创立。mp3的全称是mpegudiolayer-3,是当时运动图像方案专家组——MPEG(研究大压缩比的运动图像和声音的一种压缩方法)开发的一种音频压缩格式。VCD采用MPEG-1编码技术,DVD采用MPEG-2编码技术,都是这个小组开发的产品。
开发的目标是利用人类听觉某些方面的感知不足(注意这是重点),开发出一种高音质(CD音质)、低流量(320K以内)的数字压缩格式。
大约三年后,也就是1990,他们在德国获得了这项技术的专利,三年后另一个国际标准组织(ISO)也接受了这项技术,MP3成为了MPEG标准的一部分。
如果MP3以320kbps的高流量压缩,基本上可以保证和原版CD一样的音质,但是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文件尺寸过大,一首六分钟的歌需要占用15MB的空间,根本不适合存储在小容量的MP3播放器中。
音乐CD的采样频率是44100Hz,数据用16比特量化,用两个声道播放,所以它的流量是44100 x16 x2 = 1411200 bps = 1468。常用的mp3流量是128Kbps,压缩容量是1/11,但是听起来还不错。为什么MP3在这么高的压缩比下依然有很好的音质?
这是因为mp3压缩使用了五种重要的技术:
1.最小听觉阈值决策技术
2.阴影效果技术
3.位存储槽技术
4.立体声编码技术
5.无失真编码技术
MP3Player是钻石公司在1997推出的。它主要采用mpegudiolayer-3压缩算法,兼容WMA和VQF格式,使用FLASHRAM、硬盘和互联网作为存储介质。不公深似海。
当时大多数MD播放器都说MP3是垃圾音质,MP3播放器上市后依然被“封杀”。大家都知道,我也仔细对比过,真的很悲哀。
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一个录音师的朋友,他在Xi安的音乐圈还是很有名气的。不经意间,他告诉我,他有自己的基于mp3的录音设备,是基于PC的。当然,声卡和播放系统非常出色,非常专业。
我离开他的时候,心里最大的担心——音质问题——已经没有了:当时外界对mp3有一个误解,玩音响的人都说mp3不好,因为听mp3的硬件太“普通”:40元左右的声卡,100元左右的小有源音箱,Mp3当时是从网上下载的,所以采样率普遍很低。这样一来,音源本身质量本来就差,当时的音质自然就比不上同价位的CD和MD(那时候mp3只有PC才有,“蒙蒂”mp3确实让我们望眼欲穿,但是价格太高了,让我们很心疼:16M的内存2000元左右!一台大彩电。)。想想这是什么音质!难怪有人说他是垃圾。
Mp3才上市一两年,而且当时日本厂商对它嗤之以鼻,也就是说当时没有领袖。
平反冤屈
如果你说MP3Player的音质不如MD,我总觉得这个说法太笼统了。比如一个共同品牌的CD机和一个索尼的CD机用同一张CD,听起来会不会一样?从音源上看,都是一样的无损文件。想想为什么。在磁带随身听出现之前,大家都在生产。杂牌100元的国产随身听在音质上能和索尼、松下、AIWA比吗?
MD上市10年,技术和生产都相当成熟。目前被几家日本厂商垄断,他们在消费电子产品方面的经验很强,所以质量和音质好也不奇怪。事实上,通过真实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MD基本上是日本的音频看家产品,由索尼和松下等巨头厂商制造。大家都知道日本的电子产品是世界一流的,产品很优秀。如果MD发布标准,任何人都可以生产,会有3个,6个,9个等等。
MD的支持者说MP3播放器外观很差。的确,有些厂商生产的东西,外观上并没有那么好,但这和厂商本身的实力有关。总的来说,随着更多有实力的厂商进入MP3播放器市场,高比特率MP3文件的高端产品已经可以和MD抗衡了,当然低端的还是比较逊色的。
现在MD的创始人索尼也加入了mp3阵营,陆续推出了几款NetworkWalkman,是MP3播放器,但是也支持ATRAC音乐文件。索尼“大Boss”的加入,进一步说明了MP3Player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
Mp3播放器和MD之间的争论持续了很长时间。我觉得以下几点对mp3播放器不公平,就是我们没有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我们自己的产品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提高mp3的口碑:
1.外观。
2.加入音乐中包含的电路设计。
3.耳机。
4.声源。1.出现
外观的技术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我们已经知道MD基本上是日系音响看家产品,而且已经成为精品。日本在外观造型和制造技术方面处于世界前列。我们和他太不一样了。同一个产品在日本开发的成本和我们相差太大:比如某公司前期开发一款铝制金属外壳模具的mp3产品,日本合作厂商报价20万,台湾省和香港合作厂商报价654.38+0.6万,我们大陆自己厂商报价654.38+0.2万。大陆厂家可以做模具,但是表面处理工艺做不出来,达不到设计要求。
数码产品最重要的是外观,材质质感,手感。MP3播放器还不是必需品,所以大部分消费者还是发自内心的希望自己买的产品能产生一些炫耀的功能。
大部分mp3产品外壳一般都是ABS工程塑料外壳,高端机则是铝金属外壳。当然铝金属外壳的价格会高很多;当然,扫描数码产品要高端: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MD、CD,它们都是铝制金属外壳。铝金属外壳本身散发着贵族气质。
2.加入音乐中包含的电路设计。
音质是由DAC芯片决定的,所以DAC芯片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随身听的最终音效,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市面上80%的mp3播放器都选择DAC,很差,基本都是一些“台湾”的低端产品:进价2-4元。你觉得音质能有多好?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个设计师不仅是硬件和软件的大师,还懂音乐,有一副好耳朵。
从元件角度看,电阻都是贴片电阻,精度5%。0.1uf以下的电容中,5%日本TDK品牌相对较好,0.1uf以上的如1uf、10uf、100uf、220uf等都是进口钽电容。即使在索尼的MD里,也只用贴片电解电容。利用钽电容的音色来圆化和改善mp3原有高音的音色,体现了高档mp3设计的用心良苦!
随着数码产品竞争的日益激烈,厂商不断降低成本,所以90%的便携式数码产品都是由传统干电池供电。这样就要用到DC-DC开关升压器,将电压从1.5V提升到3V左右。我们明确一点:那就是开关电源!!!大家都知道mp3用的是开关电源,导致音色变差!!!有件事要告诉你:市面上所有可更换电池的mp3播放器都需要DC-DC开关升压器!你能想象音色能有多好吗?
充电电池确实在一定时间内给消费者带来了便利:不需要购买电池。标准的充电条件可以延长电池的寿命,为消费者省钱。如果每天用3小时,1 7#碱性电池可以用10小时,也就是可以用3天。按照1 7#碱性电池2.5元计算,100节电池可使用1年,内置充电电池充满电后可持续使用10小时以上。
谈论耳机
在一套Hi-Fi设备中,音箱是整个环节中最终还原音乐的设备。不像CD和功放,只处理电信号,涉及电磁转换、磁场、声场转换,所以是技术上最薄弱的环节。我们说音箱是整个音响系统的灵魂,在音乐的最终表达中非常重要。因此其地位众所周知,按投资比例约占整套设备的2/5-1/2。一套音响设备投资10000元的话,音箱应该在4000元左右。
俗话说,好马配金鞍。你有一个最喜欢的音频播放器。如果你想最轻松简单地享受它,你需要一副好的高保真耳机。拥有一副高保真耳机是我们长久以来的梦想。
由于高科技材料的应用,耳机振膜质量小,所以瞬态特性很好,分辨率强,动态范围大,控制能力强,声音自然纯净。所以玩音响的都知道,一副Hi-Fi耳机能有最好的听音效果。
我们梦寐以求的:森海塞尔HD600(价格2000元以上);铁三角W100(价格3000元以上);等一下。它们太贵了,而且阻抗很高,大部分都是300-600ω,还需要专门的耳机放大器,普通设备推不动。静电耳机想都别想:一万块!
什么是赞耳机?众所周知,新车和机器在投入正常使用之前,都要经过一个叫“磨合”的阶段,才能充分协调配合,正常进入最佳状态。同样,耳机的按压单元(耳机中的扬声器)是半机械半电子的组合,主要由音圈、振膜和磁系组成。振动膜和固定在振动膜上的音圈属于柔性系统。耳机单元的振膜和音圈决定了顺应性,顺应性是决定音质的关键。扬声器最重要的值之一是谐振频率fo,它基本上决定了扬声器能够达到的最低频率。所以扬声器的顺应性越好,扬声器的fo越低,低频下潜越好。振膜和音圈使用的材料都是高柔顺性材料,初始阶段内部分子结构不稳定,所以柔顺性也不稳定,也就是还比较僵硬。经过一段时间的运动,分子之间的结构趋于稳定,分布均匀,进入最佳工作状态。所以新耳机听起来都像低频潜水不深,音量感也小而生硬,中频表现不够柔和,高频有毛刺,过于尖锐。经过一段时间的好评,扬声器单元的流畅度(或者说弹性)会增加,来回移动也很容易,真正还原和再现Hi-Fi的本来面目。
综合大家的经验,得出的结论是:中等价位的耳机也是能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佳音质的选择。
4.声源
一般网上下载的MP3歌曲,体积小,方便快速下载,所以采样率一般很低,甚至使用96Kbps流量。
数据速率对音质的影响很重要,编码器的编码质量也很重要。这里推荐一款顶级的MP3压缩(编码)软件?d?DLAME .
LAME 3.90和3.92版本的编码质量是最好的,这是私人程序员的巨大努力。相比各种MP3编码器,LAME要好得多,而且免费。使用LAME,128kbps的音质甚至比其他编码器还要好,不要小看编码器。还能帮你提升音质,节省一点存储空间。
直到使用了蹩脚的压缩软件,才发现MP3的音质也可以达到很高的水平。
通过了解:Lame通过高级声场(现场条件)分析,建立了自己的声场模型参数,通过科学的编码和运算,最终得到Hi-Fi的MP3音乐。
与CD、MD等随身听相比,Mp3最大的市场优势在于其独特的产品功能。它是由集成芯片制成的数字化产品,在产品设计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随意性。产品可大可小,可以设计成任何形状。各种款式时尚、个性化的MP3播放器产品正在创造消费潮流,这是其最大的卖点。放眼市场,作为消费品,过去只有MP3能和VCD相提并论。只有“u盘”才是IT产品的消费增长点。
5.结论
据IDC统计,在MP3播放器市场,预计2005年全球销量将增长到1570万台,增长率为348%。中国市场预计2005年销量将达到600万台,年均增长率为70%。可见中国MP3播放器的市场发展空间是巨大的。
从市场的反馈来看,韩国的各类数码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数码技术的潮流。据悉,在韩国,有着完善的互联网环境:宽带网络非常普及,几乎所有10以上的孩子都会操作电脑和上网,这无疑为刺激当地MP3市场创造了良好的产品环境,所以在小小的韩国,MP3播放器的销量就能达到几十万。其MP3播放器播放器推出已久,在产品、渠道、市场等方面积累了大量成熟的经验。此外,韩国新一代年轻消费者对产品设计的追求非常热情。现在MD的创始人索尼也坐不住了,陆续推出了几款网络随身听,也就是MP3播放器,但是也支持ATRAC音乐文件。这进一步说明MP3播放器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值得注意的是,CCID今年首次发布了MP3播放器的市场研究报告,这也暗示着这个过去被忽视的小行业将进一步走近舞台中央。
作为一种消费电子产品,MP3播放器自然成为了各厂商竞争的焦点。激烈的竞争使得MP3这种固态音频播放器发展迅速,技术日趋成熟,市场不断洗牌。
随着产品的不断改进和市场竞争的加剧,MP3播放器正迅速走向大众。历史会再一次见证MP3播放器会像家用电器的发展一样普及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我相信这个时间不再漫长,未来的数字生活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