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的模式有哪些?

一,美国的技术创新模式

本文所说的创新是针对公司的产品或工艺的创新,而不是针对世界市场的创新。根据技术创新与原始技术的关系及其发生的阶段,Freman (1992)将创新活动分为不同的层次,包括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或过程创新。产品创新主要是指公司、大学或政府实验室有意识地生产新的R&D产品和对旧产品进行一些不连续的质的创新。工艺创新是指持续的小数量创新,主要包括生产工具、制造设备和固定资产的更新,生产工艺的改进等。虽然这两种技术创新在任何国家都存在,比如美国的大公司主导的波士顿创新模式和小公司主导的硅谷创新模式,但是美国更擅长小公司模式,所以我们主要研究以硅谷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模式。

在过去的50年里,美国无疑是世界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领导者。全球前1997高技术产品出口国家和地区依次为:美国(2580亿美元)、日本(152亿美元)、德国(144亿美元)、英国(105亿美元)、法国。一个强大的R&D部门可以产生大量的创新,加强公司的竞争优势。它往往位于大学附近,这与其周围的技术基础设施密切相关。通过它们的活动,领先公司直接增强了它们在科学和技术相关领域的领先地位。

1,R&D资本投资的金额和偏差

美国的R&D投资不仅是全球最高的,而且美国企业2/3的资金花在提高产品技术即产品创新上,1/3的R&D资金花在工艺创新上。这种倾向不可避免地让美国在突然和激进的技术创新上占据优势。(见表1)

2.小企业的组织特征

(1)企业组织松散,类似于工程师组成的合作团体。公司鼓励非正式沟通,提倡建立去中心化的组织体系,比如半独立的业务部门,以便及时反馈客户信息,了解市场动向。小公司独特的灵活性,即员工参与计划和管理,并享受相同份额的利润,可以允许公司内部个人主义和创新的发展。

(2)小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对其技术创新模式也有重要影响。跳槽在硅谷很常见。而社会不仅接受这种改变,而且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上世纪70年代,硅谷电子公司的员工年平均流动率为35%,小公司则高达59%。这种分散和流动的环境加速了技术和技能的传播。即使有事先签订的保密协议,工程师仍然会把之前工作中获得的知识、技术和经验带走,带入以后的工作中。

(3)公司内部独特的文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以人为本、勇于冒险、个人主义、强调平等和乐于接受不同文化使企业充满灵活和创新精神,这是一种有效的企业技术文化。独特的文化使人们的社会地位更多地由技术成就而不是经济成功来决定,这使人们追求更多的技术突破。

3.特殊的企业间关系和非正式沟通在技术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竞争对手之间经常有非正式的合作交流,讨论技术问题。在大公司,或者在其他没有地域优势的企业,这是不可想象的。* * *相同的学校经历和商业流程,以及地域和环境因素的* * *互动,导致了非常稳固的人际关系。“准家族关系”的存在,形成了企业间广泛的合作关系和信息共享。

(2)与专业供应商的长期合作关系,使公司拥有竞争对手难以超越的竞争优势。硅谷的公司之间有多种合作形式,如交叉许可、二次资源安排等。它不同于传统的大规模订购所导致的合作关系,可以提供宝贵的反馈机会,避免垂直整合的成本和风险。企业甚至与供应商交换长期业务计划,并* * *享有机密的销售预测和成本数据。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种关系密不可分,但双方仍保持各自的独立性。硅谷很多公司不允许自己的企业占据供应商收入的20%以上,也不允许客户占据自己收入的20%以上。

4、市场结构的影响

(l)产业结构高度分化。产业专业化和分化的过程不断重复,形成了形式多样、适应性强的产业体系。横向和纵向专业化催生了持久的产业多元化过程,有利于产业结构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然而,硅谷分散的工业体系通过一系列正式和非正式的合作实践在一定程度上集中起来,地区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提高了技术水平。

(2)风险资本结构对资本市场创新和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风险投资企业是硅谷崛起的经济引擎,风险资本家不仅是资本的关键来源,也是当地社会和职业体系的中心人物。与大公司的技术创新模式不同,硅谷的风险投资业是在原有科技企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风险投资家给被投资企业带来技术技能、运营经验、产业联系网络和现金资本。

5、其他相关支持机构的作用

(1)政府在推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政府干预和大量公共补贴将有助于建立以科学为基础的工业和知识经济。从65438年到0998年,政府提供的R&D投资总额占R&D投资总额的30.2%。1982《小企业创新发展法》在所有联邦R&D机构中设立了sbir小企业创新研究所,以增加政府对高科技小企业的资助。目前,它还试图鼓励大学和联邦实验室将R&D的成果商业化。STTR(小型技术转让项目)支持研究机构和企业的科学家合作开发和实施项目。

(2)一般来说,R&D能力主要由企业、大学和其他非官方研究机构以及政府实验室承载。在美国,企业、大学和政府机构被相同的利益和资金供给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学与企业的大量合作实践是相互的;学习和调整同样提供了基本系统。州立大学和社区学院也是公共技术基础设施的重要因素。他们与当地一家公司签订了合同,为他们的员工开设特殊课程。

(3)专业供应商和服务公司网络的不断扩大,使得新公司的成立更加便利,从而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了突发性技术创新的产生和发展。律师、市场研究公司、咨询公司、公私合营公司的职能基本相同。他们往往由熟悉当地科技行业的个人来经营,这与其他地方主要熟悉非技术领域的人不同,可以促进小公司和新公司的发展。

二。日本的技术创新模式

日本的渐进式技术创新可以借鉴日本专利的特点。虽然日本企业在专利申请的绝对数量上超过美国等国,但大部分专利申请只是针对当前技术的一些相对较小的改进。日本企业作为跟随者,往往在引领公司之后,在突破性技术创新领域鲜有建树。

1,R&D资本投资的金额和偏差

虽然日本在R&D投资的绝对数量不如美国,但R&D在GDP中的比重超过了美国。日本R&D在GDP中的比重一直在增加,目前达到3%,基本上是世界最高的。但在日本企业中,R&D投资的2/3用于工艺创新,而1/3用于产品创新。这使得日本更擅长工艺创新,而美国更擅长产品创新。

2.日本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特点。

(l)技术创新主要是在大企业集团而不是小企业中进行的。日本的大企业及其关联企业形成了金字塔形的企业集团。母公司在金字塔的顶端,权力最大。生产过程是自上而下,而奖励过程是自下而上。在这个金字塔中,有许多分包企业,它们的任务是为与其直接相连的上层企业提供产品。金字塔集团的技术研究通常由这些小公司进行,研究成果逐渐传递给母公司,帮助母公司设计产品部件,并定期改进。在企业集体内部,母公司与分包企业之间存在很强的技术溢出效应。由于母公司频繁的低价销售,许多小公司被迫破产。母公司运作良好,这也是这个制度的目的。与美国的小公司模式相比,日本的大公司模式在技术创新方面有两大优势。第一,他们可以将技术融入产品,快速从技术创新产品的生产阶段过渡到营销推广阶段。另一方面,他们建立了非常有效的全球技术信息收集系统,通过这个系统,他们多年来实施了有效的技术模仿和快进战略。

但是,持续改进的管理思想才是决定日本创新模式的中心内容。日本式管理的本质是渐进、持续、增量的技术改进,其实现是基于团队合作精神、高层管理者的权威、可衡量的目标和结果、快速反应能力。其实现方式有问题意识机制、问题解决机制、成果标准化机制,最终成果会扩散到企业的每一个人、每一台机器上,发挥最大的效果。管理实践包括全面质量管理和及时库存管理。

(3)在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使用通才而非专才也是渐进式创新的重要原因。渐进式创新需要了解现有技术、其他相关技术和公司本身的优缺点。主要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轮岗制,一种是终身雇佣制,以实现部门之间有用信息的传递,达成对公司发展目标的共识,有利于增量创新的发生。

(4)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重视秩序与和谐的集体主义使日本企业更加注重大规模生产和全面质量管理,阻碍了企业家精神的产生。重视权力和地位的等级思想使得个人的创造能力无法发挥。强烈的集体主义使日本强化了事物的发展过程,尽可能地规避风险。儒家思想中的忍耐精神和社会地位决定的命令传递机制,要求人们努力工作,负责任,在分配的任务中尽力帮助群体工作,而不是努力提高个人利益。因此,这样的社会更倾向于进行渐进式和渐进式的创新,而不是激进式和突破性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