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研究性学习报告实例。

高二研究性学习报告实例。

关于可再生资源

在深入分析再生资源开发利用对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的基础上,分析并提出了我国再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资源;回收利用;使用

介绍

众所周知,资源是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的必要保障。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人类不断加强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甚至采取掠夺性的开发手段。资源的枯竭使人类的生存面临严重威胁。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已经成为人类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正在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阶段,向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迈进。然而,面对我国严峻的资源形势,如何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保证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关键。因此,如何选择更加合理、健康、节能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满足更加多样化的社会需求,从制度建设上保证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再生资源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废弃资源,其基本定义是:在社会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不再具有原有使用价值,并以各种形式存在,但可以通过一定的回收处理方法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包括工业生产中的废水、废气、废渣、粉尘,农业生产的副产品,如农作物秸秆,生产生活中的废弃物,如铁屑、废纸、废塑料等)。这里的再生其实是指废弃资源的回收利用。废弃物资源在材料性质上的可再生性是其可再生利用的基础。原材料循环利用是人类社会工业技术进步的结果,也是保证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保持资源循环利用的必要手段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

循环经济的概念是在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想指导下发展起来的,旨在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其核心是资源的循环利用。联合国有关组织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可持续发展原则时,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作为其基本原则之一,这意味着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应超过其自身的再生和更新能力,以保证资源总量的稳定。不可再生资源主要是回收利用,以达到降低资源成本和能耗,保护环境的目的。

因为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是不断增加的,这就必然导致对自然资源的旺盛需求与自然资源的逐渐减少和短缺之间的矛盾。第一种解决方法是通过技术开发和研究,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消耗,或者开发新的替代资源,以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资源的需求。第二,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即工业生产的废弃物、农牧业生产的副产品以及人民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城市垃圾。通过开发利用这些可再生资源,不仅可以减轻社会发展对自然资源需求的压力,还可以产生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生态环境保护也有积极的作用。而且,从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意义重大。

l中国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在城乡建立了废旧物资回收体系。但目前我国废旧物资回收市场比较混乱,废品收购环节多,价格低。再加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收废品卖废品的积极性大不如前,导致大量可回收的废品被当作垃圾丢弃,进而增加了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从而增加了国家在城市垃圾处理方面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1.1形成了再生资源回收处理体系。

多年来,在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网络遍布全国的再生资源回收处理体系,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再生资源处理能力高,回收量翻倍。

近年来,中国许多城市开始使用不同颜色的垃圾桶收集不同类型的垃圾,并将生活垃圾分别转化为牲畜饲料、有机肥或燃料电池的燃料。还采用了先进的“垃圾发电”,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的回收净化能力也大大提高,再生资源的处理能力日趋科学。与此同时,我国每年的废旧物资回收量也大幅增加,方便了人民生活,减少了环境污染,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大量的回收物资,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3再生资源科技发展取得新突破。

“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研究”曾被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现已完成7个课题、14个专题。我国在再生铅、再生铝、再生锌、废铁、废轮胎的利用方面也取得了新的突破,其中废旧电池再生铅的生产和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回收率高达98%;“6063”或“38”的合金铝用易拉罐制备;用废铝冶炼铝硅铁复合脱氧剂和铝锰铁复合脱氧剂,可节约A00铝35%,已获得国家专利。废轮胎的精细粉碎改性技术及其应用也获得了成功,并在全国推广。此外,我国在垃圾发电供热技术、农作物秸秆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2我国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据测算,我国每年可回收但未回收的可再生资源价值约为350-400亿元,可见我国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仍有相当大的潜力。

2.1综合利用率低,浪费大。

目前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只有30%左右,低于世界上我国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李经纬、胡燕华和胡日查的平均水平要低20个百分点。* * *原矿和伴生矿只有三分之一得到综合开发,综合回收率不到20%。主采弃副,富采弃贫,易采弃难,甚至掠夺式开采,严重浪费和破坏资源。

2.2法制建设滞后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中国系统地开展了资源综合利用。多年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鼓励资源综合利用的政府和措施,但至今没有一部全国性的资源综合利用法,资源综合利用的管理也没有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

2.3管理相对薄弱

主要表现在: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化工作刚刚起步,还不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市场体系尚未完备,废物交换和交易体系尚未建立;资源综合利用申报认定制度尚未建立;资源综合利用统计指标体系不健全;资源综合利用信息网络尚未建立。

2.4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资源综合利用是一项长期的公益性事业,国家对资源综合利用应有长期稳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在符合税法的原则下,以适当的形式固定下来。新税制实施后,国家先后出台了资源综合利用减征所得税、部分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减征增值税、废旧物资回收企业减征增值税等优惠政策,但仍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此外,资源综合利用在资金上得不到保障,投入严重不足。我国目前没有专项资金支持资源综合利用,融资渠道不解决,资金筹集难度很大。因此,很难安排一些技术先进、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的综合利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