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名词释义
集群通信最大的特点是语音通信采用PTT(一键通),一键通连接,使被叫方不摘机接听,连接速度快,可支持组呼等功能。其运行方式以单工和半双工为主,主要采用动态信道分配,用户有不同的优先级和特殊功能,使其在通信时可以响应所有呼叫。
追溯它的出现,集群的概念确实来源于有线电话通信中的“中继”概念。在1908中,E.C.Mo1ina发表了“中继线”曲线的概念等级,证明了一组用户拥有几条中继线的概率可以大大提高中继线的利用率。“集群”的概念被应用到无线通信系统中,信道被视为一个中继。“集群”的概念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即相对于机电式(立式和卧式)交换机,把有线中继看成是无线信道,把开关标识器看成是集群系统的控制器,在充分利用中继时,可以认为是集群信道。集群系统控制器可以动态地、自动地将有限的信道最优地分配给系统的所有用户,这实际上就是信道全利用或者我们经常使用的术语“信道利用率”。
发展历史
组
组
我国于1989年开始引进模拟集群系统,并于1990年投入使用。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集群通信系统也开始向第二代数字技术发展。最重要的特点是采用了TDMA(时分多址)和CDMA(码分多址)通信方式。然而,我国集群通信的应用主要停留在模拟技术层面,数字集群的应用较少。同时,集群用户为了满足各自不同的使用需求,采取了独立建设集群通信网络的方案,因此在网络间的互联、频率资源的使用以及众多企业集群网络的整体建设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此外,国外通信巨头通过控制核心技术,设置专利等知识产权保护壁垒,使得内部接口基本封闭,技术开放性差,系统和终端设备市场价格居高不下,也制约了我国数字集群的产业化进程和规模应用。针对我国数字集群产业发展的“尴尬”局面,信息产业部牵头制定了中国集群技术发展规划,在电信管理新规中首次将数字集群纳入基础电信业务范畴,并组织国内六大电信运营商在国内开展800兆数字集群商用试验。根据运营商的实验,中国卫通在济南、南京、天津开展了中兴通讯基于CDMA技术的GoTa * *网络商用实验,中国铁通在沈阳、长春、重庆开展了中兴通讯基于CDMA技术的GoTa和华为基于GSM技术的GT800商用实验。从近几年的商业实验来看,无论是运营成本、市场需求、运营模式还是相关标准的成功与否,都不太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