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真的值钱吗?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经典的广告词,彰显钻石的尊贵与优雅。钻石一直是奢侈的象征。问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会回答:因为钻石少,所以物以稀为贵,物以稀为贵。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如果你问地质学家,他会告诉你钻石并不罕见。其实按照优秀宝物珠宝的方式?根据Jones Owen的指南,钻石比其他宝石质地的彩色石头更常见。他们只是觉得自己更稀有。

为什么我们认为钻石比其他宝石稀有?部分原因在于钻石厂商出色的营销活动,不断向你灌输钻石稀有的信息,在你不知不觉中,你会觉得钻石稀有。事实上,你认为钻石稀有的主要原因是钻石开采公司德比尔斯:这家公司控制了全球大部分的钻石矿脉,并在一定时期内限制了市场上可获得的钻石数量,导致其垄断了全球的钻石生产。

南非的德比尔斯垄断由英国商人塞西尔?罗兹成立于19年的80年代。当时,世界上的钻石主要由南非的矿山供应。然而,有许多相互竞争的矿业公司。在19的80年代,罗德斯买下了这些矿山中的大部分,并将它们合并为一家公司,德比尔斯公司。到1989年,德比尔斯几乎控制了世界上所有的钻石生产。

垄断者是唯一(或几乎唯一)没有近似替代品的商品生产者。当一个企业是垄断者时,它所在的行业就是垄断行业。例如,德比尔斯公司是垄断者。

完全竞争和垄断都是市场结构的特殊类型。它们是市场体系中的两种特殊类型。完全竞争对手以给定的价格出售他们的产品,而垄断者的行为则不同。垄断者知道他们的行为影响市场价格,并在决定产量时考虑这种影响。

垄断者通过减少供应量,使价格高于完全竞争状态下的价格,从而获得高额利润。塞西尔?罗兹将钻石生产商并入德比尔斯公司,是因为他意识到整体价值高于部分之和,垄断产生的利润会高于单个竞争公司的利润之和。

垄断者通过减产使价格高于竞争水平的能力称为市场势力,市场势力与垄断有关。任何生产小麦的农民都没有市场支配力,他(她)必须以当前的市场价格出售小麦。但是你的有线电视公司有市场支配力。它可以提高价格,但仍能留住许多(尽管不是全部)客户,因为你别无选择。当地的有线电视公司别无分号。换句话说,它也是一个垄断者。

垄断者能够持续保持其垄断地位,是因为其他企业无法进入其所处的行业,而有某种东西阻止其他企业进入,这种东西叫做进入壁垒。在市场经济中,主要有四种进入壁垒:对稀缺资源或投入要素的控制、规模经济、技术优势和政府制造的壁垒。下面详细解释一下:

1.稀缺资源或投入要素的控制

垄断者一旦控制了一个行业中至关重要的资源或投入要素,就可以阻止其他企业进入这个市场。塞西尔?正是通过控制世界上大多数的钻石矿,罗兹创造了戴比尔斯对钻石生产行业的垄断。

2.规模经济

其实在19世纪初,天然气供应行业刚刚兴起的时候,行业内就有竞争,但是这种竞争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几乎每个城市的天然气供应都被为城市铺设的大量管道所固定。

这是垄断的。因为铺设天然气管道的成本不是由公司销售的天然气数量决定的,所以销量大的公司具有成本优势:由于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分摊固定成本,所以其平均总成本低于小公司,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在一个有规模经济的行业里,大公司会获得更多的利润,而小公司会被驱逐出这个行业。出于同样的原因,已成立的公司比任何潜在的进入者都有成本优势,这是一个潜在的进入壁垒。因此,地方天然气公司的垄断是由自身行业的规模经济引发和维持的。

这种由规模经济引发并维持的垄断被称为自然垄断。自然垄断的定义是在一定的产出范围内存在规模经济。它的条件是大量的固定成本要投入到行业中,一个大企业生产一定数量产品的平均总成本要低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小企业生产的产品。

自然垄断在地方公用事业中比比皆是,如自来水、天然气、电力、地方电信服务和有线电视等。

3.技术优势

如果一家公司保持对行业内潜在竞争对手的技术优势,它就有可能成为垄断者。

从70年代到90年代,英特尔在CPU的设计和生产上一直保持优势,在CPU生产上一直处于垄断地位。但技术优势一般是短期的,而不是长期的进入壁垒:随着时间的推移,竞争对手会投入资金来改进他们的技术,并与技术领导者竞争。事实上,近年来,英特尔发现自己的技术优势受到了美国先进微电子器件公司的竞争对手AMD的威胁,垄断格局逐渐被打破。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高科技行业,技术优势并不是超越竞争对手的保证。一些高技术产业具有网络外部性的特征,即产品对消费者的价值随着使用产品的人数的增加而增加。在这些行业中,拥有最大网络和目前使用其产品的消费者数量最多的企业在吸引新客户方面比竞争对手更有优势,这可能使其成为垄断者。微软经常被认为是这方面的一个例子。该公司的产品Windows操作系统在技术上不如苹果的操作系统,但由于Windows的消费者比苹果大得多,微软自然成为操作系统的垄断者。

4.政府设置的障碍

政府制造的最重要的合法垄断壁垒是专利权和版权。专利权现在有效期20年,给的是新产品的发明人;版权是给作者和编辑的,通常有效期为创作者终身加70年。

政府创造合法垄断的出发点很简单,就是保证垄断企业的利润,从而达到鼓励创新的目的。一个企业愿意在新产品的研发上投入大量资金。一方面期望带来行业垄断,赚取暴利。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源泉。政府为了鼓励创新,设置壁垒,让创新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某个行业领域内获得垄断地位,保证其创新能够获得高额回报,从而刺激企业不断创新,推动社会进步。

经济学的点睛之笔:垄断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生产者总想成为行业最大,垄断行业,但消费者也深知垄断带来的不便。一方面,垄断集中资源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垄断排斥竞争,造成低效率。总之,垄断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均衡博弈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