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武书连大学排名中国大学排名
《选大学选专业》系列每年出版三期:《选大学选专业指南——高考志愿填报》、《选大学选专业指南——高考志愿填报》(独立学院版)。
中国大学2015的评价包括综合实力、学科专业、本科专业、师资水平、师资效率、新生素质、毕业生素质等几十项指标的等级和排名。,供考生、考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多角度观察和选择大学。中国一流大学是中国顶尖的大学,代表着中国大学的最高学术水平。平时学习成绩优秀。我希望进入中国最好的大学接受最好的专业教育,将来成为中国社会的精英。可以申请国内一流大学最好的专业。
本书作者提出的2015年中国一流大学的标准是:“在中国大学评价中,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大学:1,教师平均学术水平位居全国前30名的大学。2.教师业绩位列全国大学前30名。3.本科毕业生质量位居全国高校前30名。这一标准比上年略有下降,2014是上述三项指标的前25名。三个指标的排名相加,按升序排列。分数越低,排名越高。
按照这个标准,2015年中国一流大学有23所。
2015全国顶尖大学排行榜(***23)排名学校名称分数、毕业生质量、教师水平、教师业绩省份1清华大学4211北京2北京大学8143北京3同济大学10622上海4浙江大学11 4浙江5复旦大学1555上海东7上海交通大学257711上海8南开大学279810天津9中国人民大学278118北京10中山大学4211417广东。5438+037北京12北航43121813北京13中国农业大学442699北京14天津大学46131716天津65438。海16东南大学48141618江苏17太原理工大学52181915山西18华南理工大学531965438。122黑龙江20武汉大学62162620湖北21华中科技大学73212923湖北22四川大学76252328四川23 Xi安交通大学77203027分数越低越好。同样的分数按照教师的水平排名。一、“2015中国大学评价”指标体系两大变化。
与往年相比,《2015中国大学评价》的指标体系有两大修订。
1.由于种种原因,SCI、SSCI、A &;HCI是国际期刊论文的数据来源。2013和2014,《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对全球约40000种期刊进行了重新筛选。最初的期刊是SCI、SSCI、A & amp;HCI的12000多种期刊中,约5000种未入选,约2000种为非SCI、SSCI、A&等;HCI来源期刊进入中国大学评价来源期刊。
2、专利技术转移纳入“中国大学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仅限于国家专利局备案的专利技术转让。未在国家专利局备案的专利技术转让,因数据无法公开获取,不予统计。
二、2015综合实力排名清华、北大、浙大前三。
1993年,在武书连公布的全国首份综合大学排名中,北京大学综合实力排名1。21年后,2014年,北大重新夺回综合实力冠军。2015年,北京大学以205.7438+0分夺冠,浙江大学以202.25分获得第二名,清华大学以195.90分获得第三名。排名第4至10的高校分别是:第4名上海交通大学、第5名复旦大学、第6名南京大学、第7名武汉大学、第8名四川大学、第9名中山大学、10山东大学。
浙大再次在综合实力上失去1的位置,主要原因还是师资力量的不断减少。在2012到2014的中国大学四强中,浙大的教师数量一直少于清华和北大。中国大学2015评估显示,浙江大学教师总数少于上海交通大学。
三、2015教师平均学术水平在清华北大浙大排名前三。
在2065438+5月中国大学教师平均学术水平排名中,清华大学以5.0736排名1,北京大学以4.8082排名第二,浙江大学以4.6046排名第三。排名第4至10的高校分别是:第4名山东大学、第5名复旦大学、第6名太原理工大学、第7名上海交通大学、第8名南开大学、第9名中国农业大学、10华东理工大学。
四、2015教师教学科研效率排名清华浙大北大前三。
在武书连2015中国大学教师教学科研效率排名中,清华大学以5.5108排名1,浙江大学以5.0019排名第二,北京大学以4.6317排名第三。排名第4到10的高校分别是:第4山东大学、第5复旦大学、第6清华大学、第7北京师范大学、第8中国人民大学、第9中国农业大学、10南开大学。
动词 (verb的缩写)2015全国各省市大学教师水平和效率排名北京、江苏、上海、浙江前四。
《选择大学和专业指南——2065 438+05高考志愿填报》首次公布了全国各省市高校教师平均学术水平和教学科研效率排名。在这次跨省教师大赛中,来自北京、江苏、山东、浙江的高校教师获得了这两项指标的前四名。
六、2015新生素质排名清华北大复旦排名前三。
2065438+5月中国大学新生素质排名,清华大学继续获得1,北大排名第二,复旦排名第三。排名第4至10的高校分别是:第4名上海交通大学、第5名浙江大学、第6名太原理工大学、第7名中国人民大学、第8名山东大学、第9名同济大学、10外交学院。上述质量排名前10的新生与上一年完全相同。
七、2015,本科毕业生质量排名北大清华第三。
在《选大学选专业——2065 438+05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一书中,北大以3分的成绩获得本科毕业生质量1的名次,清华和山东大学均为3.5分。前者因为教师平均学术水平高于后者而获得第二名,山东大学排名第三。排名第4至10的高校分别是:第4名浙江大学、第5名复旦大学、第6名太原理工大学、第7名上海交通大学、第8名中国人民大学、第9名南开大学、10北京师范大学(分数相同按教师平均学术水平排名)。
八、专利技术转移排名华南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安徽理工大学获得前三名。
华南理工大学在今年专利技术转移指标增加的原始分中获得1,浙江大学2,安徽理工大学3。排名第4到10的高校分别是:第4的江南大学、第5的东华大学、第6的天津大学、第7的Xi交通大学、第8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第9的江苏大学和10的上海交通大学。
九、筛选出23所国内一流大学,中科大、北大、南大,排名前三。
2015年,全国一流大学23所。北京大学(8分)、南京大学(10分)、浙江大学(11分)、清华大学(15分)、复旦大学(15分)、上海交通大学(25分)、中国人民大学(27分)。
2015年全国一流大学23所,985工科大学22所,华东理工大学211工科大学。
十、入选37所研究型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为前三名。
2015中国研究型大学名单列于《选大学选专业——高考志愿填报指南2015》。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37所学校依次上榜。
2015年,研究型大学的标准与上一年相同,仍然是:全国所有大学的科研成绩按降序排列,依次相加,直至数量达到被评大学总数的5%,每增加一所大学为研究型大学。
37所研究型大学中,985工科大学33所,211工科大学4所。四所211工科大学分别是:苏州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农业大学。
十一、浙江大学自然科学总分1,北京大学社会科学总分1。
(1)在理工农医结合的自然科学排名中,浙江大学排名1,清华大学排名第二,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三。
自然科学1:浙江大学
理学第1:北京大学。
工程编号1:清华大学
农学1:中国农业大学
医学1号:上海交通大学
(2)在哲学、经济、法律、教育、文学、历史、管理、艺术相结合的社会科学排名中,北京大学排名1,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二,复旦大学排名第三。
社科1:北京大学
哲学1: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学1:中国人民大学。
法学1:中国人民大学。
教育编号1:北京师范大学
文献编号1:北京大学
历史1:北京大学。
管理编号1:清华大学
艺术1:中央音乐学院
十二、北大、清华本科专业排名1。
《选大学选专业——2065 438+05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对全国高校近300个本科专业进行排名。和往年一样,清华和北大以绝对优势继续领跑1本科专业。在拥有四所及以上大学的专业中,北大获得29个本科专业的1,清华获得23个本科专业的1。
十三、《2015中国大学评价》更新“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与科学作品大赛获奖分数。
由于主办方并未透露2011举办的12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的获奖名单,本次测评在最近一年已经放弃更新该指数。2014主办方公布了13“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与科学作品大赛获奖名单。有鉴于此,本次评价将继续更新这一指标。“挑战杯”是一项颇具影响力的全国性大学生竞赛。自2010起,被纳入中国大学评估三级指标。客观、持续的公开性是《中国大学评估》课题组选择指标的准入标准。但是,如果比赛结果不能公开,再重要的比赛也会被放弃。虽然可以通过非公开渠道获得竞赛成绩,但这违背了中国大学评价使用全部公开数据的原则。
一个成绩不能公开的比赛,不能作为中国大学评价的指标。希望主办方尽快将2011举办的12全国挑战杯获奖名单公之于众。
十四、客观公正公开,《中国大学评价》已经连续22年使用公开数据。
1993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发布了中国第一个大学排名,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国大学评价-1991研发,至今已有22年。22年来,中国大学评估的所有评估指标都使用了公开数据。任何机构和个人都可以按照相同的数据采集方法和数学模型对中国大学评估的结果进行重复和检验。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一如既往,欢迎同行重复测试。
15.进入中国大学综合实力100强的20所非211工科大学名单及排名
2015年20所非211工科大学综合实力进入前100。列表和排名见下表:
十六、2015年进入中国大学综合实力100强的省市数量及平均排名。
2015中国大学综合实力100强人数及平均排名见下表。排名按数量排序,相同数量按平均排名升序排序。
(资料来源:武书连,中国统计出版社,2065438+2005,1,《选择大学专业——2015高考志愿填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