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采购业务的理解

本文介绍了采购的类型,以及每种采购类型的定义、适用范围、流程、优缺点、防范等方面。

一、采购类型

根据采购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个人采购、家庭采购、企业采购、团体采购和政府采购。

根据采购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招标采购、竞争性谈判采购、询价采购、单一来源采购、定点采购、协议供货、网上采购、采购卡采购等。

根据生产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采销或营销。适用于成本低的标准化产品,适用于成本高的产品类型的父母。

二、采购欺诈的类型

贿赂是提供金钱或其他诱因,以确保其活动的安全,从而不受政府官员的监督。

如果是个人、公司、社团或其他团体主动提供金钱,则构成受贿罪;

如果购买者要求他人交钱,就是敲诈勒索;

如果购买者为了接受金钱和利益或寻求强大的团体或个人作为政治背景而提供信息或签署合同,这就构成了腐败。

供应商产品的垄断或串通也是一种采购欺诈。供应商为了自身利润最大化,在采购市场上相互勾结,相互联合,形成采购产品的卖方市场,从而垄断产品价格。

三。一般欺诈防范

1)关于供应商资质要求、招标中介机构管理、评标标准和程序等方面的规定。

2)建立供应商联盟组织,严格供应商市场准入。其成员在政府相关部门注册,具有参与采购招标的资格。供应商在参与采购招标活动时,必须提供一系列文件证明自己一直遵守商业法律。

3)采购项目和合同条件也应公开招标,并提前向公众告知投标人的资料预审和评标标准。

4)购物卡

购卡用于结算,资金进出卡内,可以减少现金流动量,避免资金被挪用、非法占用、贪污盗窃;通过公开招标可以减少加油、维修、保险和购买货物;可以避免假发票,节约财政支出。

5)建立样品库,根据样品验收入库。

6)实行岗位轮换,在不同商品之间更换采购员。

7)加强库存管理。比如为了避免从仓库偷东西卖,弥补损失的商品一般不入账,采购人员“乘虚而入”,把这种东西和礼品偷出来给自己。提供虚假的入库入库数据,纸箱外部贴有误导性标志,内部填充废弃物、废弃材料或低价材料。

8)各环节的监督。* * *需要监管的环节有九个,分别是计划、审批、询价、招投标、合同签订、验收、核算、付款、征用。

9)购买员工忠诚度保险。如果员工利用职权做损害企业利益的活动,企业可以向保险公司索赔损失。

第四,招标

1.适用范围

(1)合同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物资。

(2)合同金额50万元以上的项目。

(3)合同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服务。

(四)采购目录中规定的应当集中采购而不符合上述标准的采购项目。

2.欺骗

投标人相互串通操纵价格。

投标人相互串通,默认决定中标人。

公开开标前,招标人私自开启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向特定投标人泄露相关信息,协助特定投标人改变投标价格或者协助特定投标人更换投标。

招标人故意不招标,改变招标方式的。

所谓招标失败,实际上是招标失败的一种,是指在采购活动中,由于缺少三个有效投标人或者缺少三个对招标文件的实质性响应,不得不重新组织招标或者不得不采取其他采购方式的现象。

招标人设置门槛,使默认供应商中标。

提前泄露评标委员会名单。

动词 (verb的缩写)调查

1.定义:

询价采购又称货比三家,适用于采购商品规格标准统一,现货供应充足,价格变化小的情况。

2.现象:

1)现实中,一些采购人员打着赞助费的幌子,变本加厉地逼迫供应商提供更多的赞助,名为赞助,实则变相索要回扣,最后大部分都进了自己的腰包。

2)采购人员或其亲属在外面设厂或公司,然后培养成自己的合格供应商。

3)采购人员很可能与供应商利益勾结,不顾公司采购需求,盲目增加供应商采购量。这种过度购买的情况是隐藏的。

4)采购人员很可能与供应商利益勾结,不顾公司采购需求,盲目增加供应商采购量。过度采购的情况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3.预防:

1)邀请报价的供应商不少于3家。

2)法律规定“询价小组由采购人代表和相关专家组成,人数为三人以上的单数,其中专家人数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2.明确公示询价对象资格。

3.仔细审查选择询价采购方式的理由。

六、单次购买

1.定义:

采购人向单一供应商征求建议或报价,适用于采购产品或专利、艺术品、秘密协商、原始形式或首次制造、合同追加、后续扩展等特殊情况。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单一来源采购项目的选择必须经国家指定的审批机关批准,并在指定的官方媒体上发布通知,提供充分评价的机会后进行。然而,在实际采购工作中,我国通过单一来源采购的信息很少公开或只公开一小部分,相关主管部门也很少实施有效监管,因此滋生了大量腐败和欺诈行为。

2.预防:

单一来源采购的结果将及时在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媒体上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

七、定点采购

1.定义:

定点采购周期基本为一年。一般通过招标确定定点供应商。在本年度内,确定的采购设备、货物和服务由定点供应商根据日常供应或服务需求进行供应和服务,并定期进行结算和支付。

2.适用范围:

(1)标准定型的货物项目或部分服务项目。

(2)单批采购量小但采购量多的项目。

(3)在指定地点购买的产品和型号更新不快的物品的价格。

3.优点和缺点:

1)市场竞争力差,一年才组织一次,不容易得到潜在供应商的关注。

2)控制物价的波动不容易,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物价受价值规律控制,变化因素多,不易掌握。

3)受利益驱动,供应商在定价时故意抬高价格或在零售价上加优惠费率,玩两面派把戏。

4)充当违规费用的保护伞,如某采购单位核销违规费用10000元,或在定点加油过程中,将驾驶员凭证在加油站换成同等价值的其他商品而不加油。

5)有些地方甚至在采购中心协议条款中没有权利义务,甚至由管理部门收取履约保证金,只收取中标服务费。

6)由于在很多“定点”维修协议中,主要材料和配件的价格及其优惠程度一般都是明确的,所以很多定点维修公司都把“赚钱”的标志转向了材料和配件的数量,在换、领、用的过程中动起了脑筋和花招。有些使用的是过去被其他车辆取代的旧材料和附件。

4.预防

1)一方面,指定供应商要及时提供价格变动的依据,以便采购方及时核实和记录价格变动情况;一方面要制定配额标准,对于达到一定金额的采购,要让指定供应商也流动起来,组织指定供应商,通过重新竞争的方式确定最终供应商。

2)对指定供应商进行事后监督和评估。

八。协议采购

1.定义:

协议供货是指大宗标准化商品的采购方和供应方通过长期的业务往来形成了相对可靠的商业信用,采购方同意通过协议方式与供应方达成长期供货合同。

2.适用范围:

1)单价或总金额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不含20万元)的采购项目。

2)一般采购的商品都是大宗的、比较规范的,比如初级产品、办公用品、标准耗材等。因为它的价格波动不大,品种规格比较单一,容易结算。

3)约定货源的买卖双方都需要有很高的诚信度。

4)协议供货的商业模式多是对产品型号和价格进行审核,形成具体的中标产品和最高价格。

5)协议供货范围不断扩大,从最初的车辆协议采购,发展到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台式多功能机、投影仪、复印机、空调设备、办公家具、电梯等办公用品的协议采购。

3.优点和缺点:

1)无论采购数量多少,采购成本都是一样的,采购环节不会随着采购数量增减。

2)协议供货产品选型范围窄。

3)在约定的供应期内,如果其他供应商想进入,只能等待下一次招标进入,这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潜在供应商平等参与竞争的机会。

4)原价购买,但得到降价的产品。

5)采用协议供货的采购方式,在周期结束时可能会发现当初确定的信息产品标准已经“过时”。

4.预防:

1)要求中标供应商每月定期更新所供产品的价格和标准;

2)定期评估制度,构建供应商市场退出机制。

严格审核供应商的信誉、履约能力、售后保障、供货价格、优惠率、价格信息反馈、商品质量等。,实行违规投诉通报制度,将供应商列入“黑名单”,降低其信用等级。

3)大宗货物实行批量计价方式。每个产品和品牌的价格折扣率或价格与价格段和采购量挂钩,按数量分为若干档次。每个供应商在不同的价格段报出自己产品的价格或折扣率,产品价格逐渐降低,折扣率逐渐增加,但最高折扣率或最低价格不确定。采购单位可以直接向供应商采购。

4)实行二次网上竞价制度。对大宗采购额度以上的定点协议供货项目,针对业主选定的协议供货品牌和型号,在网上发布二次招标文件,允许所有符合条件的协议和非协议供应商以低于协议价格的一定比例再次投标,最终以最大下浮优惠幅度的原则确定中标人。

5)及时在协议供货网上分类公布网上交易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