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格的定价策略主要参考哪些因素?
企业定价目标
扩展目标和维持企业生存
扩大企业规模
多元化经营
利润目标最大利润
满意利润
预期利润
销售额的增加
扩大市场份额的销售目标
争取中间人
竞争目标,稳定价格
应对竞争
质量第一
社会目标,社会事业。
社会营销观念价格会影响市场需求。一般情况下,市场需求会和价格反方向变化。价格上涨,需求减少;随着价格降低,需求增加,因此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图1)。就声望高的商品而言,需求曲线有时是正的。比如香水涨价后,其销量可能会增加。当然,如果提得太高,需求就会减少。企业的定价必须基于需求的价格弹性,即了解市场需求对价格变化的反应。价格变动对需求影响不大,称为需求无弹性;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很大,称为需求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由以下公式决定。
需求AQ/Q的百分比变化
需求的价格弹性= ———————
价格变动百分比AP/P
在下列情况下,需求可能缺乏弹性:
(1)替代品很少或没有,没有竞争对手;
(2)买方对价格不敏感;
(3)买家改变购买习惯慢,寻找更低价格慢;
(4)买方认为产品质量有所提高,或存在通货膨胀等。,价格较高也是理所应当的。
如果一个产品不满足上述条件,那么该产品的需求就是柔性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该采取适当的降价来刺激需求,促进销售,增加销售收入。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为企业设定了一个最高限价,而成本决定了价格基数。价格应该包括生产、分销和推广产品的所有成本,以及对公司努力和风险的合理回报。
1,成本类型
固定成本,短时间内不随企业产量和销售收入变化而变化的生产成本。如:折旧费、租金、利息、行政人员工资等。与企业的生产水平无关。
可变成本,随着生产水平的变化而直接变化的成本。比如原材料成本,工资等。,企业不开始生产,可变成本等于零。
2、长期和短期成本变化规律。定价法是企业在特定的定价目标指导下,基于对成本、需求和竞争的研究,运用价格决策理论,计算产品价格的一种具体方法。定价方法主要有成本导向、竞争导向和客户导向。
(一)成本导向定价法
以产品单位成本和预期利润为基础的成本导向定价法是中外企业最常用和最基本的定价方法。成本导向定价法还衍生出几种具体的定价方法,如总成本定价法、目标收益定价法、边际成本定价法和盈亏平衡定价法。
1,总成本计价。在这种定价方法下,生产某种产品所发生的全部费用都计入成本范围,计算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合理分配相应的固定成本,然后按照一定的目标利润率确定价格。
2.目标收益定价法。目标收益定价法,也称投资率定价法,根据企业的总投资、预期销售量和回收期来确定价格。
3.边际成本定价法。边际成本是指单位产品每增加或减少所引起的总成本变化。由于边际成本接近变动成本,变动成本的计算更容易,所以在定价实践中经常用变动成本代替边际成本,边际成本定价法称为变动成本定价法。
4.盈亏平衡定价法。在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企业产品的价格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收支平衡。既定的销售量称为盈亏平衡点,这种定价方法称为盈亏平衡定价法。科学预测销售量,已知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是保本定价的前提。
(二)竞争导向的定价方法
在高度竞争的市场中,企业根据自身的竞争实力、参考成本和供求状况,通过研究竞争对手的生产条件、服务条件、价格水平等因素来确定商品价格。这种定价方法俗称竞争导向定价法。面向竞争的定价主要包括:
1,市场化定价方式。在垄断竞争和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凭借自身的实力在市场上取得绝对优势。为了避免竞争尤其是价格竞争带来的损失,大多数企业采用市场化的定价方法,即把自己企业的一种产品的价格保持在市场平均价格水平,利用这样的价格获得平均报酬。此外,通过采用市场化定价方法,企业不必完全了解消费者对不同价格差异的反应,也不会引起价格波动。
2.产品差别定价法。产品差别定价法是指企业通过不同的营销努力,使同样同质的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不同的产品形象,然后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低于或高于竞争对手的价格作为本企业的产品价格。因此,产品差别定价法是一种进攻性的定价方法。
3.密封投标定价法。在国内外,许多商品、原材料、成套设备和建筑工程,以及小型企业的销售,往往采用发包方和承包方招标的方式来选择承包方,确定最终的合同价格。一般来说,招标人只有一个,处于相对垄断地位,而投标人很多,处于竞争地位。标的价格由参与投标的各企业在独立条件下确定。在买方邀请的所有投标人中,报价最低的投标人通常中标,其报价为合同价。这种竞争性定价方法称为密封投标定价方法。
(三)面向顾客的定价方法
现代营销理念要求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都必须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并充分体现在产品、价格、分销和促销上。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对产品感受的差异来确定价格的方法称为顾客导向定价法,又称“市场导向定价法”和“需求导向定价法”。需求导向定价法主要有理解价值定价法、需求差异定价法和逆向定价法。1,了解价值定价法。所谓“理解价值”,是指消费者对一件商品价值的主观评价。理解价值定价法是指企业运用各种营销策略和手段,影响消费者对商品价值的认知,形成有利于企业的价值观念,然后根据消费者心目中商品的价值来制定价格。
2.需求差别定价法。所谓需求差别定价法,是指以需求为基础确定产品价格,首先强调适应消费者需求的不同特点,把成本补偿放在次要位置。这种定价方法为同一市场的同一商品设定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价格,或者使不同商品的价格之间的差异大于其成本之间的差异。其优点是可以使企业的定价最大限度地符合市场需求,促进商品销售,帮助企业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3.反向定价法。这种定价方法主要是不考虑产品成本,而是着眼于需求情况。根据消费者能接受的最终销售价格,反向计算中间商批发价和生产企业出厂价。反向定价法的特点是:价格能反映市场需求,有利于加强与中间商的良好关系,保证中间商的正常利润,使产品迅速渗透到市场中,并能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及时调整,因此定价更加灵活。
(四)各种定价方法的使用
企业的定价方式有很多种,企业要根据不同的经营战略和价格策略,不同的市场环境和经济发展条件,选择不同的定价方式。
1.成本导向定价法本质上是一种卖方定价导向。它忽略了市场需求、竞争和价格水平的变化,有时与定价目标脱节。另外,这种方法制定的价格都是基于对销量的主观预测,降低了价格制定的科学性。因此,在采用成本导向定价法时,需要充分考虑需求和竞争来确定最终的市场价格水平。
2.面向竞争的定价方法是以竞争对手的价格为基础的。其特点是:价格与商品成本和需求没有直接关系;商品成本或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但竞争对手的价格没有变化,应维持原价;另一方面,虽然成本或需求没有变化,但竞争对手的价格发生了变化,其商品的价格也会相应调整。当然,为了实现企业的定价目标和整体经营战略目标,谋求企业的生存或发展,企业可以在其他营销手段的配合下,制定高于或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并不一定要求竞争对手的产品价格完全一致。
3.顾客导向定价法是一种市场导向的定价方法。价格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与成本因素没有直接关系,符合现代营销理念的要求。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都是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在拟定最终价格时,必须考虑以下因素:
1,最终价格必须与企业定价政策一致。企业的定价政策是指:明确企业需要的定价形象,对价格折扣的态度和对竞争对手价格的指导思想。
2.最终的价格还必须考虑是否符合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法令。
3、最终价格也要考虑消费者的心理。利用消费者的心理,采取声望定价,把实际价值不大的商品价格定得很高(比如把实际价值10元的香水定为100元),或者采取奇数定价(把一台电视机的价格定为1299元)来促销。
4.在选择最终价格时,还要考虑企业内部相关人员(如业务员、广告商)对定价的意见,经销商、供应商对设定价格的意见,以及竞争对手对设定价格的反应。
修改基本价格
价格是企业竞争的主要手段之一。除了不同的定价目标外,企业还应根据复杂的市场情况,选择不同的定价方法,采取灵活的方式来确定产品的价格。
第一,新产品定价
(一)有专利保护的新产品的定价可以采用撇除定价法和渗透定价法。
1,撇除定价法。在新产品上市初期,把价格定得高一些,短期内获得丰厚的利润,尽快收回投资。就像从牛奶中撇奶油一样,取其精华叫做“撇脂定价”。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求弹性较小的细分市场。其优点有:①新产品投放市场时,顾客对其没有理性的认识。使用较高的价格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适应顾客的猎奇心理,有助于开拓市场;(2)主动性大,产品进入成熟期后,可以分阶段逐步降低价格,有利于吸引新的购买者;(3)价格高,限制需求增长过快,使其适应产能。缺点是:利润大不利于拓展市场,很快会吸引竞争对手,迫使价格下跌,好景不长。
2.渗透定价法。新产品投放市场时,价格应定得尽可能低,以获得最高的销售量和最大的市场份额。
当新产品无明显特征、竞争激烈、需求弹性大时,应采用渗透定价法。其优点是:①产品能迅速被市场接受,随着生产的发展,开拓市场,增加产量,降低成本;(2)低价薄利使竞争对手望而却步,减缓竞争,获得一定的市场优势。
对于企业来说,是采用撇头定价还是穿透定价,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竞争、供给、市场潜力、价格弹性、产品特性、企业发展战略等因素。
(2)仿制品的定价
仿制品是企业模仿国内外市场畅销商品生产的新产品。模仿产品面临的是产品定位的问题。就新品的质量和价格而言,有九种策略可供选择:优质优价;优质中价;质优价廉;优质优价;中等价位;质量中等,价格低廉;低质高价;质量低,价格中等;低质低价。
第二,心理定价
心理定价是以消费者心理为基础的定价,有以下几种:
1,尾数定价还是整数定价。很多商品的价格定在0.98元或0.99元而不是1元,是适应消费者购买心理的选择。尾数定价让消费者产生“便宜”的错觉,65,438+0元的比例积极反应,促进销售。相反,有的商品标价不是9.8元,而是10元,这也给消费者一种错觉,迎合了他们“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的心理。
2.声望定价。这种定价方法有两个目的:一是提高产品的形象,用价格说明其有价值、有名气的品质;二是满足买家对地位的渴望,适应买家的消费心理。
3.习惯定价,某一种商品,由于同类产品众多,在市场上形成一种习惯价格,单个生产者很难改变。降价容易引起消费者对质量的怀疑,涨价则可能遭到消费者的抵制。
第三,折扣定价
大多数企业通常会酌情调整基本价格,以鼓励客户尽快付清货款,大量购买或增加淡季采购。这种调价叫做价格折扣和折让。
1.现金折扣。对于及时付款的买家来说,这是一种价格折扣。例如“2/10净30”表示支付期限为30天。交易后10天内付款的,给予2%的现金折扣。很多行业习惯用这种方式加快资金周转,降低催收成本和坏账。
2.数量折扣。它是企业给予大量购买某种产品的顾客的折扣,以鼓励顾客购买更多的商品。大量购买可以使企业降低生产、销售等环节的成本。例如,客户购买某商品的金额低于100单位,每单位为10元;购买100台以上,每台9元。
3.功能折扣,也称为贸易折扣。是厂家给中间商的额外折扣,让中间商获得低于目录价格的价格。
4.季节性折扣。鼓励客户在淡季购买,是企业的一种让步,让企业的生产和销售一年四季都能保持相对稳定。
5.晋升津贴。为了扩大产品的销售,制造商向中间商提供促销补贴。如果零售商为企业产品做广告或设置橱窗,生产企业不仅要承担部分广告费用,还要对产品给予一定的优惠价格。
第四,歧视性定价(差异)
企业往往根据不同的客户、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调整产品价格,实行差别定价,即对同一产品或服务制定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价格,但这种差别并不反映成本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针对不同的客户群制定不同的价格。
2.品种和款式不同,价格也不同。
3、不同的零件制定不同的价格。
4.在不同的时间设定不同的价格。
歧视性定价的前提条件是:市场必须细分,每个细分市场的需求强度不同;商品不能转售;竞争对手不可能在高价市场降价;不违法;不引起顾客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