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星的简介

男,安徽当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界青人,入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区“拔尖人才建设项目”,从事多孔材料制备及其在吸附、电化学储能等领域应用的基础研究。

2005年6月,他获得中国尤氏大学(华东)工程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是“纳米结构材料在电化学电容器中的合成、表征及应用”。博士期间,于2002年3月至2002年6月在韩国KAIST(韩国高等科技学院)做访问学生。2002年6月至2004年6月,10,我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功能纳米材料研究中心做访问学生。2065 438+00-2065 438+00,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功能纳米材料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

在超级电容器领域,首次将介孔设计的概念引入到过渡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中,首次研究了有序介孔碳的孔结构对电化学电容特性的影响。关于介孔氧化镍(J. Power Sources,2004,134,324-330。)和有序介孔碳(carbon,2006,44 ., 216-224.)关于电极材料的论文分别被他引用154和219次,其中后者被国际知名科技评论杂志《科学观察》评为2008年介孔材料领域20篇被引用最多的论文之一,被《碳》评为2011。

截至目前,* * *已发表SCI收录的期刊论文70余篇,发表的论文被J.AM.Chem.SOC .、Angew.Chem.int.ed .、Adv.Mater .和Nanolett等期刊论文引用超过1400次。,H因子为65,438+0.9。3篇论文被美国情报研究所(ISI)评为全球前1%“高被引论文”。* * *申请发明专利7项,已授权5项。

目前负责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电化学储能材料》(JQ2012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有机电解液中氧化石墨插层复合物电容形成机理及离子传输特性研究》(51107076)。教育部科技攻关项目生物质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210125)、不同电解质体系中有序介孔碳电极材料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2008BS0900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氧化石墨插层复合电极材料研究”(20110491570)和中国石油创新科技

3)学术兼职:

化学工程领域的国际期刊《科学世界杂志》编辑委员会。

国际期刊《ISRN电化学》编辑委员会。

国际杂志《材料科学与工程进展》的主要客座编辑。

能源与环境科学,碳,j .能源,电化学。电化学学报。Commun。,环境。Sci。技术。物理化学。物理,内部j .氢能等。是20多种国际期刊的审稿人。

山东省化学化工学会催化委员会主任

山东化学工业学会染料与染整专业委员会主任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版编辑(2008-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