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ct的技术特点是管球和探测器之间采用什么连接技术。
螺旋CT突破了传统CT的设计,采用滑环技术,在固定框架内用不同的金属环连接电源电缆和部分信号线。X射线管和检测器随着滑动刷和金属环导线移动。管和探测器不受电缆长度限制,沿人体长轴连续匀速旋转。扫描床同步匀速前进(传统CT扫描床在扫描过程中是静止的),扫描轨迹螺旋前进,可以快速不间断地完成容积扫描。多层螺旋CT的特点是多层探测器排列,是高速度和高空间分辨率的最佳结合。多层螺旋CT的宽探测器由高效固体稀土陶瓷材料制成。每个单元只有0.5,1或者1.25mm厚,最多也就5mm厚。薄层扫描探测器的光电转换效率高达99%,能够连续接收余辉短、稳定性好的X射线信号。多层螺旋CT能高速完成大范围的容积扫描,图像质量好,成像速度快,纵向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好。与单层螺旋CT相比,CT的应用范围大大拓宽。采集同样体积的数据,扫描时间大大缩短,每15s可以扫描一个部位,不增加X射线剂量。厚度为3mm的全胸部扫描可在5s内完成;使用较大的pitch p值,一次屏气20s,可以完成全身扫描;在相同的层厚度下,扫描范围在相同的时间内增加了4倍。扫描的单位时间覆盖率明显提高,患者受到的辐射剂量明显降低,X射线管的使用寿命明显延长。同时节省了造影剂用量,提高了低对比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明显降低了噪声、伪影和硬化效应。此外,X射线锥束的宽度可以根据不同层厚的需要自动调节,准直后的X射线束聚焦在相应数量的探测器上,探测器通过电子开关与四个数据采集系统(DAS)相连。每个DAS可以独立地收集一组图像,这与根据DAS的检测器不同。通过电子切换可以选择性地获得1、2或4层的图像,每层的厚度可以自由选择(0.5、1.0、1.25mm和5、10mm)。采集到的数据可以在工作站进行常规的图像显示和后处理,完成三维重建、多层次重建、器官表面重建等。,并且可以实时或接近实时地显示。此外,不同的旋转角度和不同颜色的标记使图像更加立体、直观和逼真。虚拟内窥镜和三维CT血管造影技术也更加成熟和快速。用CT图像对PET进行衰减校正,大大提高了PET图像的清晰度,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同位素穿透源校正。分辨率提高25%以上,校正效率提高30%,操作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