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科学技术的杰出贡献者?

华:江苏金坛人。中国是解析数论、典范群、矩阵几何、自守函数论和多重复变函数论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国际著名数学家。曾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南锡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名誉博士、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

钱三强:浙江湖州人,出生于浙江绍兴。核物理专家,中国核与原子科学之父,师从居里夫人的女儿、诺贝尔奖获得者艾琳娜?居里和她的丈夫伊奥里奥?居里夫人。在我国原子弹研发过程中,担任技术总负责人和总设计师,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范新碧:计算机专家,湖南长沙人。1951年获得斯坦福大学电子学博士学位,在电子器件研究和应用领域获得8项美国专利。回国后,他领导研制了中国第一台大型计算机的磁芯存储器及其后的几台大型计算机,领导了中国半导体存储器件的研究,建立了第一批国产测试设备。

张孝祥:计算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部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他领导仿制了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并在随后的35年里主持研制了从中国自行设计的电子管、晶体管到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各代大型计算机,为中国计算机工业的建立、发展和壮大发挥了重要作用。从65438到0985,他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个亿兆并行计算机系统。

钱学森:中国现代物理学家,世界著名火箭专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出生于上海,浙江杭州。钱学森曾任美国古根海姆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讲师、副教授、教授、超音速实验室主任、主任。始于1950,历经五年努力,于1955回归祖国。自1958以来,长期处于火箭、导弹、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先地位。

董铁宝,力学和计算数学家,出生于江苏武进。他是“中国第一程序员”(王选)。他长期致力于结构力学、断裂力学、材料力学性能和计算数学的研究和教学,是我国计算机发展和断裂力学研究的先驱之一。1945去美国留学,1956回国教书,1968因文革迫害自杀。

金怡濂: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高性能计算机专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祖籍江苏常州。我国首批大型计算机研制者之一,先后提出了各时期各种类型、领先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和巨型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技术方案,为我国高性能计算机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和赶超世界先进计算机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选:江苏无锡人。著名的计算机应用专家,主要致力于文字、图形、图像的计算机处理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曾任北京大学方正集团董事、方正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科技顾问、九三学社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2003年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周:计算机软件专家,祖籍江苏南汇,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软件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原联合国大学国际软件技术研究所所长。

杨福清:北京大学第一任计算机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专家,出生于无锡。历任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信息与工程科学系主任、北京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

孙忠秀:计算机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祖籍浙江余杭,出生于江苏南京。历任南京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1974后,主持开发了中国国产系列计算机的DJS200/XT1、DJS200/XT1P等操作系统。从1979开始,对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的软件和应用进行了研究。1982年,ZCZ分布式微型计算机系统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研究开发了几个实用的分布式计算机系统。

何继峰:中国科学院院士,计算机软件专家,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现任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软件学院院长、上海嵌入式系统研究所所长、联合国大学国际软件技术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早年开发过管理信息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

吴:安徽歙县人。计算机专家,中国计算机行业的开拓者之一。从1951到1953在丹麦做无线电厂的开发工程师。回国后,他被调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随后参与了计算技术研究所的创建。1965年负责研制成功两台大型通用计算机,后参与组建771微电子研究所,任副所长、研究员。

张子畅:计算机专家。江苏崇明(今上海)人。历任航天工业部第二研究所所长、测控公司总工程师、中国计算机联合会第一副理事长、中国航天学会第一届、第二届理事。长期从事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的研制工作,曾负责我国第一台计算机的技术工作。他是中国计算机技术的学术带头人之一。

张世龙:教授,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曾参与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制造的大型计算机119和北大红旗计算机的系统设计。

慈云桂:著名计算机科学家、教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安徽桐城人。历任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电子计算机系主任、计算机研究所所长,先后主持我国各型计算机的研制工作,从领导研制我国第一台电子管数字计算专用机,到担任“银河”亿次计算机研制的技术总指挥和总设计师,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冯康:应用数学和计算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世界数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科学家。生于江苏南京,祖籍浙江绍兴。它独立创立了有限元法、自然化和自然边界元法,开辟了辛几何和辛格式研究的新领域。中国现代计算数学研究的先驱。1997年底,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授予冯康的另一部作品《哈密顿系统的辛几何算法》。历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主任、名誉主任。(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