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特色小吃及其价格

10元

从绝对数量上来说,北京吃饭比上海广州便宜,或许是因为低收入者数量庞大——一个月下岗几百人的家庭,家庭主妇安排一日三餐不一样?从香街烤红薯(2元一斤)、煎饼果子(1.5元一个)、羊肉串(1.5元和1元),到各大超市、杂货店卖的热饼干、葱油饼、炸鸡,还有快餐店的饺子、兰州拉面,如果要用65438以内。

很多像样的中式快餐店都只有一份8元的套餐,这在肯德基和麦当劳是绝对不能接受的。营养搭配更加合理。推荐6元一个的新卷饼,搜狗的小吃城,一层鸡蛋一层煎饼,各种新鲜素菜卷裹酱——最健康的快餐。新华社西门街上的饺子很好吃,3块钱1.5到1不等,馅料有几十种――建议你试试秋轩鸡蛋黄瓜馅。还有就是一夜崛起的韩国小馆的拌饭,10元一份,好吃又辣。

50-100元

北京没有大排档的概念,但是大排档的价格满大街都是。为了招揽生意,有人干脆贴出菜单——也就是价目表:鱼香肉丝8元,辣椒土豆5元,洋葱羊肉12元...它会吓到你。这样还有利可图吗?当然便宜也没什么好货,肉丝不成型,羊肉不新鲜,料酒多盖。

最近满大街都是28元一只的烤鸭,或者吃200元就可以免费得到一只烤鸭――希望游客不要吃,因为这对烤鸭的名声太不好了。西直门鬼街号称北京最正宗的上海菜——小珍珠,是大排档格局,价格却不是大排档价格。在北京,100元可以让四个人点一桌菜,称之为“家常菜”,但好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多为咸油腻,牛羊肉不新鲜。吃多了就足以糟蹋味道。

如果能吃辣的就更好了。眉州东坡、渝鑫等川菜连锁店的产品有保障,价格也不至于便宜到偷工减料。100元三个人够了。

大约200元

最好的选择是上海菜和宁波菜,比如赛特旁边的老宁波,东单的学苑。好的江浙菜讲究清淡,哪怕只有几个菜做得好,每次去都可以点。坏也可以很坏。北京的一些上海菜,外表好看,能忽悠人,但即使是同样的糯米和糖藕也不好吃。

湘菜,本来就比川菜贵一点,100多元就能吃好三个人。现在也有“家常菜”的趋势,咸而不辣,剁椒鱼头蒸老,腊肉不够。但总体来说,湘菜没有川菜受欢迎,做法也比较有规律。更有特色的是贵州美食,如位于赵路与平安大街交叉口的贵州笋子饭店。菜品和器皿都很独特,让人耳目一新。

300-500元

日本料理,300块钱出去,可以吃生鱼,也可以吃寿司和鳗鱼饭。在广州和上海,日本料理趋于大众化,戴芳对上海的日本料理自助餐印象很好。广州的旋转寿司店快赶上香港了,一到周末就人满为患。在北京,寿司很少见,店家最大的优惠就是推出七八十元的套餐。即使不是商务午餐,谁愿意在晚上吃那个?不过日本菜比环境优雅,座位小,背景音乐淡淡的,吃惯了吵吵闹闹的中餐的人真的觉得是一种享受。

国茂的亚川几乎是京城最早的煮切白云,戴芳推荐的。

也有价格差不多的韩国料理,以烧烤为主,免费配菜,以火锅面为主食。就那么几样东西来来去去,只要注意原材料,吃也吃不腻。

一份烤牛肉70元真的不便宜,韩国老板经常向你鞠躬以示尊重。

韩餐在北京两极分化,同时还有小餐馆,烤鱿鱼,拌菜,味噌汤,完全不一样,味道也不一样。

使馆区有许多小型西餐厅。主人可能在法国和西班牙待了几年,回来还是和外国人很熟。价格比卷首的恐怖多了,有些菜可能比五星级酒店的好,比五星级酒店的家常,所以生意还不错。

星期五当然是更多人想到的第一个美式西餐,永远热闹。

1000元

北京一顿饭1000元,用戴芳的话说“大概就是鲍鱼翅类”。在高星级酒店吃饭,菜单和账单是有一定差距的——差额是15%服务费。而且不好吃。前几年北京餐饮业还不是很发达的时候,有些国家的风味只能在酒店吃,没办法。我不认为现在有这个必要。除非你结婚了,想体面一点,否则就别担心吃的。

东华门的四合院,专门做外国律师的生意,一楼是画廊,一楼是餐厅,二楼是旧家具。从窗户可以看到紫禁城。一瓶红酒600多,一支雪茄200多。戴方第一次去,要龙徽。人们说龙徽在这里是用来做饭的。

这大概是北京的一绝,藏在一个小巷子里,一个不起眼的小饭馆,钱很多,一般食客是进不去的。

3000-5000元

粤菜,海鲜,顺丰,香港美食城。不要问“现价”几何,点就好。据吃货说,顺丰确实做的不错,难怪一直站着。

1万元

北京饭店的谭府谭家菜,10人一桌,3000元起,上不封顶,几万在空中。330元的红烧翅有国家专利。一个鲍鱼,一个是4位数。吃鲍鱼翅是没有分数的,这是另一个层次的“丰衣足食”

真的很丰富,而不是偶尔放音乐。我大概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加入私人俱乐部和隐蔽的俱乐部,所以没必要和大众交往。在北京花钱不容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