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爱山,智者乐水何处?
来源:《论语·春秋永业》。
解读:仁者如山,智者如水。
摘自原文:
当樊迟问及此事时,孔子说:“我知道为人民服务和远离鬼神的意义。”当被问及仁时,他说:“仁者,先苦而后得,可以说是仁者。”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白话翻译:
樊迟问孔子什么是智慧,孔子说:“集中(提倡)普通人应该遵守的道德,尊重鬼神,但又远离鬼神,可以说是智慧。”樊迟又问什么是仁。孔子说:“仁者,在人前做了难做的事,有了收获的结果,才可以说是仁者。他得排在别人后面。”
子曰:“智者之爱,善变如流水,智慧无穷。有德之人意志坚如泰山,巍然屹立。”聪明的人勇于实践,有仁的人安静无声。聪明的人快乐,有仁的人长寿。"
扩展数据:
赞赏:
孔子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人”,不是普通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他希望人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这些品质,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
用山川来形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生动而深刻。这正如朱在《论语》中所论述的:“没有对仁和智慧的深刻理解,是绝对不可能作出这样的描述的。”圣人智仁兼备,所以这个描述的专利权是属于他的。
聪明人也是聪明人。智者通过理性思维敏捷活跃,性情活跃如流水源源不断,所以用水来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