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尿失禁?

虽然尿失禁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但调查发现,我国民众对尿失禁知之甚少。即使很多人被小便的问题所困扰,仍然认为“水龙头”开关失灵只是年龄大的问题。不知道尿失禁不是老年人的专利。都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正确认识疾病才能战胜疾病。尿失禁可以细分为四类:1。压力性尿失禁2。急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压力和尿急并存)4。溢流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最常见于产后和绝经后妇女。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一般无尿失禁,但当腹内压突然升高(如咳嗽、打喷嚏、哭笑、上楼或提重物等)时。),尿液会不由自主地从尿道口流出;在严重的情况下,它可能发生在走路或直立时。这种尿失禁不伴尿频、尿急,尿失禁者尿量不多;站立时尿失禁加重,躺下后症状减轻;很多患者还会出现子宫脱垂、膀胱尿道膨出等。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1。对于轻度尿失禁患者,可以采取行为疗法或药物治疗。2.对于中重度患者,单纯保守治疗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必须采取手术治疗——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尿急性尿失禁的特点是突然出现无法控制的排尿感和尿频。这类患者经常需要使用卫生间,甚至半小时一次,晚上还经常尿床。偶尔在门诊会看到这样的病人:半夜尿频,几乎一个小时就要起来尿一次,睡不好。有时候我很急,还没来得及小便就坐在马桶上了。急迫性尿失禁主要是由于膀胱的不自主收缩,称为膀胱过度活动症。一般情况下,膀胱不会自动收缩,除非是有意识地排尿,膀胱压力上升,同时尿道括约肌松弛,排尿完成。但急迫性尿失禁指的是膀胱的不自主收缩,一旦膀胱收缩压高于尿道括约肌压力,尿液就会从尿道流出而漏尿。引起急迫性尿失禁的原因很多,包括:神经系统疾病:中风、多发性硬化或帕金森病都可能诱发急迫性尿失禁。脊柱疾病:有时多种脊柱疾病也会引起急迫性尿失禁的形成,包括脊柱肿瘤和脊柱外伤,都可能引起急迫性尿失禁。糖尿病:因为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神经病变,所以也容易引起急迫性尿失禁的问题。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尤其是膀胱炎或尿道炎,也会引起急迫性尿失禁的问题,所以医生会先检查患者的尿液,以确定是否有尿道炎。只有区分尿失禁的类型,才能对症下药。急迫性尿失禁的治疗是1。对于轻度尿失禁患者,可以采取行为疗法或药物治疗。2.对于中重度患者,治疗方法与压力性尿失禁完全不同。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药物副作用难以忍受的患者,国际公认骶神经电刺激(俗称膀胱起搏器)效果较好。3.还有一种手术方法叫膀胱扩大术。在膀胱扩大术中,膀胱顶部用于排尿的逼尿肌被切断,会减弱肌肉收缩力,改善膀胱的过度活动状态。但由于这种手术是不可逆的,术后并发症可能包括漏尿、持续性尿失禁和肾脏损伤,长期风险包括膀胱结石、膀胱肿瘤和持续性尿失禁。建议年龄较小、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的患者慎重考虑。充盈性尿失禁是指尿道梗阻(尿道狭窄、良性前列腺增生)和膀胱收缩无力引起的慢性尿潴留。当膀胱极度充盈时,膀胱内的压力超过正常尿道括约肌的阻力,尿液从尿道溢出。当尿液增多使膀胱内压超过最大尿道压时,即使是少量的尿液也会不由自主地溢出。长期膀胱内压升高会引起上尿路梗阻,损害肾功能。常见的临床原因有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和神经源性膀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