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山植物园的研究现状
2014年,南京与扬中市、淮安市签署共建植物园合作协议,成功举办第五届长三角植物学研讨会,协办2014年中国植物园年会、第七届中国民族植物学研讨会、第六届亚太民族植物学论坛,与江苏省大丰盐土开展产学研合作。与中植公司共同设立“中植农业科技创新基金”,资助油用牡丹、高多糖含量山药新品种、优质无刺早熟黑莓新品种示范种植。完成太湖基地股权转让。2014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江苏省(南京中山植物园)新立项83项,合同经费1712.5万元,累计年度纵向研究经费2192050元。
“中国南方山区两种重要地产药用植物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脉络宁注射液现代质量控制体系关键技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获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苏南水库大坝低养护草坪繁育种植养护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水利科技优秀成果二等奖。
2014年,* * *发表论文193篇,专著12部,获得国家和省级新品种8个,申请发明专利64项,授权发明专利34项,发布部、地方标准5项。
科技平台建设完成省级重点实验室年度考核,参与建设“江苏省盐碱地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岸带开发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滩涂生物农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海洋生物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参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东台滩研究所建设,完成理事会换届。
黑莓、草坪研发等工程中心运行良好;课题计划如“特色观赏植物(彩叶、常绿乔木、观赏木本树木等)收集利用研究。)、“江苏省抗糖尿病天然药物筛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华东)道地药用植物资源园”、“板栗和薄壳山核桃种质资源利用与保护研究平台”成功实施。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江苏省(南京中山植物园)有1个硕士和博士培养点,有56名研究生。
研究生培养点:植物学
博士生培养点:植物学2014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15届毕业生通过答辩,16届获得硕士学位,当年毕业生就业率93.3%(1届因个人原因未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