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号称改变能源供应的“水变油”怎么了?

上世纪90年代,一位公交车司机声称自己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母液,说这种母液可以把水变成油,可以替代汽油和柴油作为燃料。这就是上世纪90年代轰动一时的“水变油”事件。事发车主姓王,是一名普通公交车司机,小学文化程度。1983岁时,29岁的他宣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司机王说:这种特殊的母液,如果按1比100000的比例与水混合,水马上变成易燃液体,简称“水变油”。加入几滴母液后,水的燃烧值高达每公斤70000千焦,是汽油的1.5倍,但其成本远低于汽油,燃烧产物不会污染大气。

这个消息很快在全国引起了轰动。司机王开始在各地表演。他当着大家的面倒满一杯水,尝了尝,没有问题。然后他滴了几滴母液,划了根火柴,点燃了杯子里的水。砰的一声点燃了熊熊的火焰,人们坚信水真的变成了油。

很多高官参观他的演出现场,都是真的。司机王因水变油的绝招而家喻户晓。1985某省为他成立了新能源研究院,司机王任院长,某新能源开发局任局长。后来他被授予专利证书,拨款60万在某省建生产线,并配有豪华皇冠车供他使用。

1993年,司机王达到了人生的巅峰,某市67路公交车全部换成了他的新能源。披着红绸布的公交车在街上缓缓行驶,成为“水变油”的活招牌,用水、汽油、膨胀剂等混合乳化燃料作为公交车的燃料。几个星期后,由于发动机腐蚀,公共汽车倒塌了。

当时写文章的人很多都是把水吹成油,铺天盖地的文章都在夸司机王。有人说他会改变人类发展的方向。诺贝尔应该给他颁发物理学奖。在那几年里,司机王走遍了全国各地,在公众场合表演了数百次。他拍摄的纪录片被各个科研单位疯狂流传,炙手可热。

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水不可能变成油,这是原子重组的科学问题,但还是有人信。然而,他的骗术并不高明。车手王把水变成油的表现有三个尺度,分别是杯子里把水变成油,木桶里把水变成油,大池子里把油从水变成油。表演的规模不一样,他用的方法也不一样。

杯子里的水变成了油。他悄悄在水中加入一些电石,与水反应后生成可燃的乙炔气,或者在水中加入氢化铝,生成可燃的氢气。细心的人可以看到水中不断冒出气泡,也就是说,变成油的水并没有被点燃,而是这些物质与水反应生成的可燃气体。有人会说:小学文化的司机王挺懂化学的。这个人很聪明,对一些化学物质的性质略知一二。

水桶里的水变油的方法,通常是偷梁换柱。在一次水变油的演出中,司机王请来了当地的一位副导演。他先当着大家的面递了一个透明的玻璃杯给副局长,让副局长从桶里拿了一杯水,然后尝了一口。没问题。然后司机王往桶里加了少量所谓的“基液”,搅拌了一下,说:变成油了。然后我拿了一个自称是空罐的东西,往罐里倒了一些已经变成油的水,把大家带到外面,用打火机点燃罐里的液体,火苗升起,热烈的掌声瞬间响起。

事实上,这些罐子已经装满了油。加水后,油浮在他们身上,点燃了浮在他们身上的油。这时,司机王的媳妇将所谓的换好的油倒进副局长的车油箱,并扭动车钥匙发出轰鸣声。其实是司机王的媳妇趁大家不在屋里,把桶里的液体换成了真汽油。在池子里更容易把水变成油。事先在水池下面埋了一根输送汽油的管子。油排干后,浮在水面上,拿出来表演。游泳池建得很高,必须借助梯子才能爬上去。有一次,一个年轻人不信,爬上去看。他愤怒地赶走了那个年轻人。

很多企业拿出钱请司机王搞联合开发,把他当财神,他却拿着钱买了两套房,生产研发却迟迟不出,不愿意透露配方,更不愿意投产。他整天忙着在全国各地跑来跑去,还邀请名人来看他表演。据说他曾两次进出监狱,说国家要司机王交出配方,他不愿意,最后只好

1995年3月,物理学家赵忠贤院士等41位科学界人士联名上书,要求认真调查“水变油”的真相,并指出“水变油”违反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能量的总价值不变,显然不可能凭空把水变成油产生热值。

1995年6月,某市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因与司机王合作,损失高达960万元,最终宣布退出,并举报要求采取措施制止其诈骗行为。1997年6月,司机王因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判10年,300多家企业投资他。90年代4亿美元是什么概念?这个伪科学骗局给所有被投资的公司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稍微好一点的企业倒闭,差一点的企业主甚至跳楼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