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的防抖功能重要吗?
说到“防抖”,一定要懂得“抖”。
第一次接触数码相机的人,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拍出来的照片不够清晰,总会出现重影或模糊。原因是快门速度太低,除了偶尔的失焦(即相机无法正常对焦)。一般来说,手持条件下,拍出清晰照片的快门速度要达到焦距的倒数甚至更高。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相机的镜头等效焦距为35mm-105mm(一般是光学变焦镜头的3倍),那么在广角端快门速度至少要保持在1/40秒才能保证拍出的照片更清晰,而在长焦端快门速度要达到1/125秒。而如果现场的照明条件达不到这个要求,想拍出清晰的照片就没那么简单了。可想而知,对于那些10倍光学变焦的产品来说,防抖技术更是必不可少,因为这些产品的长焦端往往达到370MM以上,因此,快门速度必须在1/400秒以上才算合格,否则只能是自叹不如。所以“防抖”对于长焦相机应该更有用。
所以在拍摄时,快门速度达不到“安全”速度,照片容易出现重影或模糊,也就是所谓的“抖动”或“粘贴”。其实在实际拍摄中,摄影师的抖动是客观存在的,无法防止。机器的“防抖”功能只能相对减少拍摄者手抖造成的图像模糊,并不是万能的。
至于防抖的作用,主要是因为使用长焦时进入镜头的光线较少,所以只能长时间曝光使用,而此时手的轻微颤动会产生虚糊,所以光学防抖在没有三脚架的情况下还是有用的。
比如你拍一个场景,需要使用1/500s的安全快门速度,但开启“防抖”功能后,你可以用1/125s(慢四倍)的快门速度拍摄,保持照片清晰。
所以有了防抖功能,在拍摄运动场景、微距作品、弱光下用长焦片段拍摄时,往往能大显身手。
防抖的好处:在一定的快门下,防抖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手抖问题。小型DC机上的防抖对于新手来说尤为重要,这样才能拍出更清晰的照片。但是防抖技术也会降低成像的清晰度。毕竟镜头里有个浮动镜头。这对于要求更高的摄影师来说也是无法接受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防抖系统都有一个开关,用户可以选择取消或者开启防抖。另外防抖系统很耗电,所以防抖开关一般不开,只有用的时候才开。
但是说到这一点,并不代表不能买没有防抖的相机。相反,一些功能不错的相机,虽然没有防抖,但却很受摄影爱好者的追捧,因为要实现“防抖”,技术比机器更重要。看得出来,大家都很佩服摄影论坛里一些摄影师的“铁腕功夫”。只要技术到家,在不安全的快门下,也可以拍出比使用“防抖”技术更清晰的照片。
另外,如果大部分时间在户外拍摄,光线好的话,也不用考虑太多防抖的问题。因为只要快门向上,就不需要“抖”了。还有,如果真的要“抖”的话,那么任何技术都不会超越“三脚架”的防抖效果。比如你想拍夜景,任何防抖技术都是徒劳的,只有三脚架最防抖,呵呵。另外,使用三脚架的时候一定要关闭“防抖”,因为三脚架不抖,但是相机的“防抖”功能会自己“抖”,所以我们看到有些“防抖”相机用了三脚架,照片就更模糊了,呵呵。
当然,在选择相机的时候,同等条件下,有防抖总比没有防抖好。当然价格比较贵,但是如果你想要的话还是买一个带防抖功能的比较好,不用的时候关掉功能就行了,呵呵。
在这里,我们还要注意一个问题。防抖功能只是附加功能,要防止商家拿防抖当噱头。目前防抖分为三种:光学防抖、CCD防抖、自然防抖(ISO防抖)。一般来说,光学防抖和CCD防抖是真防抖,自然防抖(ISO防抖)是以牺牲画质为代价的假防抖。
另外,虽然无数人反复强调“防抖”对长焦数码相机的重要性,但是花几百块钱买一个防抖真的划算吗?如果你有几百块钱,买一个高质量的三脚架并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而且看起来是不是更专业?其实就算是有防抖功能的数码相机,适用性也是有限的。这是因为防抖不是万能的。虽然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同样的焦距下,防抖机型确实比不防抖机型好,但是在夜晚、室内等有无防抖的情况下,没有三脚架是拍不出清晰照片的。相反,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无论有无防抖都可以拍出清晰的照片,只要快门速度足够快。
防抖功能
第一次接触数码相机的人,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拍出来的照片不够清晰,总会出现重影或模糊。原因是快门速度太低,除了偶尔的失焦(即相机无法正常对焦)。一般来说,手持条件下,拍出清晰照片的快门速度要达到焦距的倒数甚至更高。举个简单的例子,佳能A75的镜头等效焦距为35mm-105mm,所以在广角端快门速度至少要保持在1/40秒才能保证拍出的照片更清晰,而在长焦端快门速度要达到1/125秒。而如果现场的照明条件达不到这个要求,想拍出清晰的照片就没那么简单了。可想而知,对于那些10倍光学变焦的产品来说,防抖技术更是必不可少,因为这些产品的长焦端往往达到370MM以上,因此,快门速度必须在1/400秒以上才算合格,否则只能是自叹不如。
防抖的概念最早由日本尼康公司提出,并于1994年推出了具有减震(VR)技术的口袋相机。次年,日本佳能公司推出全球首款带影像稳定器的镜头EOS 75 ~ 300mm f/4 ~ 5.6IS,其中IS是影像稳定器的缩写,也就是习惯上所说的“防抖系统”。
其实在实际拍摄中,胶片或CCD/CMOS曝光过程中摄影师手的抖动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无法避免的。只能用特殊的机制来减少摄影师手抖动造成的图像模糊。到目前为止,防抖分为三种:光学防抖、电子防抖、CCD防抖。目前,具有光学防抖功能的数码相机制造商有佳能、尼康、奥林巴斯、柯尼卡美能达、松下和适马。
了解了以上几类,我们再来看看现在有哪些优秀的防抖机型。
1,松下操作系统(光学图像稳定器)
2.佳能是(图像稳定器)
3.柯尼卡美能达as(防抖)
防抖的好处,在一定的快门下,防抖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手抖的问题,小DC上的防抖对于新手来说尤为重要,可以拍出更加清晰的照片。但同时防抖技术也会降低成像的清晰度。毕竟镜头里有个浮动镜头。这对于要求更高的摄影师来说也是无法接受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防抖系统都有一个开关,用户可以选择取消或者开启防抖。再加上防抖系统很耗电,所以我一般不开防抖开关,只有需要的时候才开。
所以,不要完全相信防抖。关键是尽量用安全的快门或者更快的快门。如果可能的话,尽量使用好的三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