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审判-审判是什么意思?它刚刚通过考试,不是吗?
实质审查简称实审,发明专利分为初步审查和实质审查两个阶段。发明专利初步审查合格并缴纳实质审查费后,发明专利进入实质审查,开始实质审查。实质审查主要关注专利的创造性,实质审查时间长并不代表专利通过。
我国目前只有发明专利有实质审查程序,即发明专利通过形式审查后,专利局在专利申请公布后,根据申请人的要求,对发明申请技术方案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进行审查。
审查过程中,需要检索技术文件的,出具审查意见通知书。申请人需要对审查意见通知书进行回复或者对申请文件进行修改,在发现专利申请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后,经过实质性审查才能作出授权决定。
虽然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也是专利,但是法律规定不需要进行实质审查,所以没有实质审查程序。另外,发明专利的实质审查请求需要单独提交的,可以与请求一起提交或者自申请日起三年内提交。三年内未提交实际审查请求或者未缴纳实际审查费的,该专利申请视为撤回。
扩展数据
实质审查制度分为即时审查制度和延迟审查制度。
1,即审制,又称一次性审查制。即专利局对申请进行正式审查后,无需申请人提出实质审查请求,立即对专利申请的内容进行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审查,以确定是否授予专利权。
即时审查制度的优点是可以保证被授予专利权的专利质量,减少诉讼纠纷,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审查程序。其缺点是审批时间长,需要庞大的专利审查机构。目前美国、苏联、加拿大、瑞典、印度等国家都实行这种审查制度。
2、延迟审查制度,又称提前公开请求审查制度。即专利局对专利申请进行形式审查后并不立即进行实质审查,而是先将申请公开,申请人可以在自申请日起的一段时间内随时请求实质审查。申请人提出实质审查请求后,专利局只有在该请求被公开后才会进行实质审查。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实质性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