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亲自挂帅,6000亿小米出手挑战特斯拉。
来源|投资者(ID: touzijias)
作者|药用糖
要造车,小米是认真的!
经过多年布局,小米造车终于“靴子落地”。
雷军声称:这是人生最后一个重大创业项目。他愿意把自己所有的名声放在生命中,亲自带领团队为小米汽车而战!
汽车制造领域又多了一个玩家。
3月30日收盘后,小米集团正式宣布造车。最新公告显示,公司董事会已批准设立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拟设立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
至于智能电动车项目的资金投入,小米集团初期投入6543.8+00亿人民币,预计未来6543.8+00年投入6543.8+00亿美元(约650亿人民币)。
小米集团CEO雷军也将出任智能电动车业务CEO。雷军亲自带队指挥,可见小米集团对造车业务的高度重视,无形中为小米造车做了一次信用背书。
请注意,小米集团计划成立全资子公司造车。“独资”是指小米完全靠自己造车,不依赖任何外部投资。那么,小米有这个自信吗?
上周,小米集团刚刚发布了2020年财报,实现全年营业收入2459亿元,同比增长19.4%;调整后净利润6543.8+03亿元,同比增长654.38+02.8%。
其中,2020年第四季度,小米集团总营收达705亿元,同比增长24.8%;调整后净利润32亿元,同比增长36.7%。小米集团业绩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发展潜力十足。
从财报中可以看出,智能手机销量的爆发是小米集团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2020年,小米集团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7.5%,达到146万台。
据科纳仕公司统计,2020年,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逆势增长超过2400万部,成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净增长最多的智能手机厂商。
2020年第四季度,小米集团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第三,在全球五大智能手机厂商中同比增速最快,市场份额为12.1%。
在手机销量增长的带动下,2020年小米集团智能手机业务收入达到6543.8+0522亿元,同比增长24.6%。
更重要的是,经过10年的创业,小米拥有超过10000人的研发团队,稳定增长的全球第三手机业务,最好的智能生态,1080亿的现金储备。这些都给了小米试错的信心。
有钱人,接下来就是卷起袖子努力工作了。
不得不说,在创业这件事上,雷军确实是个“狠人”。无论是小米集团起家的手机业务,还是今天的智能电动车业务,雷军都表现出了破釜沉舟的精神。
3月30日晚间,雷军转发了小米集团关于正式成立智能电动车业务的公告。并表示:关于造车,我会在今晚的发布会上告诉大家我们的想法。
原来,3月29日是小米举行春季新品发布会的日子。原定于当天举行的四小时发布会被迫在两小时内暂停。
当时小米给的说法是雷军感冒了,中午不能说话。小米新品发布会改为两天,第二场于3月30日晚19:30举行。现在看来,这种安排可能是为小米官方宣布造车做准备。
3月30日晚21:27,小米公司官方微博称:这是@雷军人生最后一个重大创业项目。他愿意把自己所有的名声放在生命中,亲自带领团队为小米汽车而战!
有网友回答:是的,估计三十多岁的普通人口袋里有一千万,一直躺着喝茶看日出日落。雷还在跑,还在打。
公开报道显示,雷军40岁就实现了财富自由,可以充分享受生活。但是,雷军依然在创业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不惧探索新的领域。支撑他的是他对创业的热情。
对于小米的造车,米粉们直接沸腾了,纷纷用实际行动表示支持。雷军微博下有米粉感叹:来了!年轻人的第一辆车,未来会有小米。
在小米第二次新品发布会上,雷军动情地说,小米做过一个问卷,最后的结果是米粉希望小米造车,只要造出来就卖,这给了他信心和动力。
对于造车,小米绝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有计划。
雷军表示,在过去的75天里,小米管理层经历了85次行业内的拜访和沟通,与200多位汽车行业资深人士的深入交流,4次内部管理研讨会和2次正式董事会会议,进行了极其严谨细致的研究和论证,才做出了小米历史上最重要的决策。
其实早在2013,雷军就曾两次赴美拜访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并对智能电动车表现出极大兴趣。
2015年,雷军通过其创办的顺为资本投资蔚来汽车,与国内智能电动汽车企业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
2017,顺为资本参与Xpeng汽车A轮融资。2019年,小米集团参与Xpeng Motors的C轮融资,投资5000万美元。
在忙于外资新势力造车的同时,小米并没有完全放弃自己的造车想法,而是在努力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
2018年,小米启动了一项名为“micar”的造车项目调查,由负责制定小米战略的总参谋部牵头。时任小米参谋长的王川与蔚来、小鹏和其他造车新势力进行了多次高层交流,以了解这个行业。
2019第三季度,小米的决策层在董事会上再次提出了造车的想法。王川拿出一份汽车行业研究报告,向雷军建议,2019年底到2020年初是小米造车的时间。
据报道,今年2月,雷军会见了蔚来汽车创始人兼CEO李斌,并就汽车制造进行了讨论。
根据国家专利局网站公布的文件,自2015以来,小米提交了一系列专利申请,包括巡航控制、导航、辅助驾驶和其他面向汽车的技术。
此外,小米还于2020年6月申请注册了“小米车联”商标及相关图形商标。
小米进军汽车,搅动了国内智能电动车市场的一池春水。
从目前来看,特斯拉仍然是全球智能电动车市场的领头羊,小米造车将挑战特斯拉的市场地位。
最近特斯拉负面缠身,马斯克被指“不务正业”。特斯拉同时降价让很多忠实粉丝失望,“刹车失灵”事件将特斯拉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在这个节骨眼上,小米的车就像给消费者打了一针强心剂。雷军介绍小米造车项目时,满屏弹幕都喊着“干特斯拉”,可见网友对特斯拉的反感,对小米造车的支持。
对于米粉来说,最关心的就是小米汽车的价格。目前小米官网还没有公布具体目标,但是机构已经做了预测。
平安证券分析,过去雷军领导的小米,在手机、智能家居行业都有成功经验,有望复制到汽车制造中。他们认为,小米汽车将主要针对20万元以下的价格区间,推出一款性价比非常高的车型。
20万元以内的价格区间是特斯拉目前的主战场,也是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必争之地。小米汽车压力不小。
但是按照小米的调性,质量是同价位最好的,或者说是同品质最低的。小米汽车很可能成为未来的价格杀手,与特斯拉正面交锋。
至于国内造车新势力,考虑到顺为资本参与了蔚来和小鹏的融资活动,小米汽车可能会与之形成合作关系。
目前小米汽车刚刚成立,至少要3-5年才能达到量产。未来的市场情况我们不得而知,但外界对小米的这款车还是相当看好的。
在港股上市的小米集团股价走势就体现了这一点。最近两个交易日,小米集团大幅高开,盘中最大涨幅接近6%,公司总市值逼近6500亿港元。
特斯拉一度被外界称为“鲶鱼”。其进入中国市场激活了国内车企的竞争欲望,迫使其改革创新。小米的进入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