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东西(17)河蚌

既然螺蛳蚌写在了我的前面,我想我们不能错过蚌类,因为它们是生长在河流中的亲密朋友,彼此相依。

记得春节(大年初六)去父母家,发现车库里有几大盆沾满泥巴的河蚌,很奇怪。原来附近的一个鱼塘干涸了。我妈听说了,就和邻居一起赶过去,把河蚌从冰冻的淤泥里挖出来,还挺有收获的。为什么贻贝还裹着泥?妈妈说,贻贝一洗就活不长了。是的,河蚌闻到熟悉的泥巴味,以为自己还在河床里睡得安稳,可以活很久。

上周去我妈家,又看到了河蚌。但是,这次的贻贝很小很小。原来是我妈在河边的浅水里摸的。它们极难获得。

天热了,我担心河蚌活不长。那天下午,妈妈切河蚌,我帮忙。

我有切河蚌的经验,因为我小时候也做过这个工作。小河蚌给鸡鸭吃,大家庭做菜。贻贝也是从swing河单独获得的。夏天,在河里游泳触摸贻贝;冬天,用钉子耙贻贝。无论大小,总有收获,所以贻贝的影子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切割贻贝是一项技术活。刀是顺着缝隙进的,不能直接切。否则中间的“黄”会被刺破,不仅难看,还会损失营养。只有当钉状的“壳”对着贻贝壳切开,贻贝自然脱落,贻贝肉全部露出。不要指望珍珠,“油蚌”是不会生出珍珠的。

把贻贝的肺(腮)去掉,把泥肠挤出来,把贻贝的背部敲软。河蚌结实的背部聚集着肌肉,如果不打,总是像牛筋一样柔韧,不容易消化。棒槌打完之后,肌肉松弛,容易起疖子。

河蚌的清洗也很复杂。用清水反复冲洗,然后倒入细盐和黄酒搓洗,再放入腌渍盐水中继续搓洗,直至干净为止。

贻贝的烹饪方法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加入培根或泡菜。妈妈用咸菜和咸肉煮了河蚌,味道很好,但是太咸了。现代人怕“三高”,饮食倾向清淡,所以也有水煮贻贝。但是河蚌白煮,味道真的不好。比如餐厅有菜花炒蚌肉。我宁愿吃花椰菜,也不愿吃淡菜。我家先用清水煮河蚌,然后煮开,撇去浮沫,加入黄酒、姜、桂皮、茴香、鲜六月,文火煮。贻贝在加入腌菜前会逐渐变色。泡菜是妈妈最近腌制的咸菜。它们不太咸,非常新鲜。烧河蚌,最好用植物油,咬一口肥肉。稍后加糖提提神。王老师怕我反对,偷偷加了一颗红辣椒。其实微辣,刚刚好。

当热腾腾、香喷喷的酸菜和蚌肉端上桌时,王先生立即开了一瓶黄酒,悠闲地享用着,丝毫不顾我的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