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军事家孙武,他有哪些故事?
有一次,老师觉得他调皮,把他叫回来准备一顿惩罚。惩罚肯定是有原因的,于是老师就他刚学的一篇课文向他提问,孙武答得如流。老师找不到惩罚他的理由,只好作罢。久而久之,老师觉得这个孩子天赋异禀,将来一定会成功。所以教育孙武会比较勤快。
2.孙武小时候特别喜欢听战争的故事,百听不厌。除了听故事,孙武还有一个最大的爱好,看书,尤其是军事类书籍。家里收藏的兵书满阁楼。孙武喜欢爬上阁楼,把写满字的竹简取下来读。如果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问你聘请的老师,甚至可以直接问你爷爷爸爸。
有一次,孙武读到“一国之大事,在于崇和荣”,于是跑去问老师:“先生,什么是崇?荣是什么?”老师觉得孙武今天问的问题很简单,就随口说了一句:“牺牲是牺牲,兵役是兵役。”
孙武接着问:“祭祀是一种精神寄托。怎么能和作为国家大事的军事相提并论?”老师觉得奇怪,一时答不上来。孙武接着说:“唯兵是国之大事,君臣不可忽视之大事。”
3.伍子胥七次向吴王阖闾推荐孙武,阖闾见了孙武。孙武的十三篇《孙子兵法》深得贺律宠爱。何吕看过孙武的军事理论,但对孙武是否有实战指挥能力仍有怀疑。
于是,阖闾挑选了一百多名嫔妃和宫女来训练孙武。孙武把宫女分成两队,让阖闾最喜欢的两个妃子担任队长。孙武宣布军令,嫔妃和宫女们哈哈大笑,根本没当回事。孙武多次陈述军令,仍无效。
然后,根据追赶,下令将两个大队长,也就是何吕最宠爱的妃子斩首。宫女们吓坏了,都听从孙武的指挥。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突然出现在太子面前,太子终于认可了孙武的能力。
4.吴国起初并不强大。后来,在阖闾重用伍子胥、孙武等人之后,国力迅速强大起来。为了和楚国争夺江淮流域的控制权,两国开战。吴王派孙武威赴楚作战,吴军五战五胜击败楚军,证明了孙武卓越的战争指挥能力。
扩展数据
孙武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大军事家,中国古代军事科学理论的奠基人。
孙武,生于公元前552年左右,人称长庆,后人又称为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最神圣的军事家”,被誉为“百家之师”、“东方军事科学的鼻祖”。他的祖先是陈国贵族陈公子,因内乱逃到齐国,改姓田。他在齐景公立功,被赐姓孙氏。
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前5世纪初,孙吴从齐国到吴国,经吴国的高级大臣(伍子胥)推荐,向吴王阖闾献上《孙子兵法》十三篇,被重用为大将。他曾率吴军大败楚军,占领楚国都城,差点灭了楚国。
他的代表作《孙子兵法》载有十三篇,为后世军事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书”,居军事经典七书之首。
《孙子兵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艺术史、哲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领域。这本书被翻译成英语、法语、德语和日语,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军事科学范本。
百度百科-孙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