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99%的专利都没用?
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单位,它的好处无非就是名和利。
名字
作为个人,申请专利说明你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对你申请的专利的专业领域有一定的研究;据说申请专利(获得专利权)可以作为评价工程师的破格依据。
你想出名吗?申请专利后,就等着雪片般的来信吧!你会发现有很多桂冠在飞舞,让你不知道该戴哪一个;不要太激动。仔细看就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想得奖吗?想入选名人录吗?带钱来!(有的人先不要钱,等你回复再回来;别人让你订它的书,当然贵)
如果你有一个做媒体记者的朋友,花钱买个名是值得的:你“得了××大奖”或者“入选××名人录”的消息可以在报纸上、电视上看到,别人会对你刮目相看,你也有了吹牛的资本。
作为一个单位,申请专利说明你的单位在专业领域独树一帜,重视科技创新;的确,专利的数量和质量是国际上评估企业科技领先地位的非常重要的部分。
也会让客户和消费者在国外广告中提及你的公司拥有多少专利时更放心和自豪(其他产品没有这些属性!),是一个很好的卖点;对于单位负责人来说,也是一种成就。
利益
有些人对专利有一个误区,以为申请了专利国家就奖励了;相反,专利局只会向申请人收费,赚钱靠你——除非你只是出名。作为个人,要想赚钱,就要充分利用专利权,把自己的专利实施好。
首先,你可以自己办企业实施专利,这样水就不会外流。但是,你得有资金,能卖产品。
大多数专利申请人并不同时具备资金和市场的条件。这时候可以考虑合作,以专利申请人为主实施专利。这样,专利申请人就可以掌握情况,不会在专利实施中遭受不应有的损失。
更多情况下,专利申请人资金和市场条件不足,只能靠专利许可和转让赚钱。
作为一个单位,专利申请成本极低,只是开发新产品投入的零头;以极低的成本保证研究成果,是明智的决定。鼓励员工申请职务发明创造专利,有助于提高员工水平,激励员工工作。
由于申请专利的成本极低,可以用外观设计专利临时替代商标(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12-27号《关于处理商标专用权与外观设计专利权冲突的意见》:在商标专用权与外观设计专利权冲突的情况下, 商标初步审定公告日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日以较早者为准。 )。
外观设计专利审批速度快(专利一年以内,商标一年以上),申请方便(很多城市都有代理机构申请专利,可以自己直接进行;但商标除非直接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否则只能通过代理人办理),且前期费用低于商标(审批时的基础费用:外观设计专利705元,商标1000元)。外观设计专利短期内作为实验商标很有用,但是对于需要注册商标的产品就没用了,正式使用的商标费用太贵(10年:外观设计专利11905元,商标1000元)。
专利申请人作为一个单位,也会面临资金短缺或市场状况(如科研单位),也应考虑合作或专利许可和转让,以收回投资和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