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章男的长子——丰田喜一郎

为了发展自己的工厂,丰田章男把大儿子丰田章一郎送到东京帝国大学工程系学习机械工程。大学毕业后,丰田章男来到父亲的“丰田纺织株式会社”当机械师。经过10年的磨练,丰田章一郎担任管理技术常务经理。但是,他目光远大,不满足于眼前的成绩。当他发现汽车能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时,他就预见到这个新兴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并决定以此为自己的事业。他的想法得到了父亲的大力支持。1929年底,为了把纺织机专利卖给当时实力雄厚的普拉特公司,丰田章男派喜一郎去英国代表自己签约。在国外,他不仅完成了父亲托付的任务,还花了四个月的时间体验了英国的汽车交通,参观了英美尤其是美国的汽车生产企业,深入了解了欧美的汽车生产情况。这次出国旅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坚定了他发展自己汽车事业的决心。

不久后,丰田章男去世。临死前,他把儿子叫到眼前,以父亲的身份留给他最后一句话:“我搞织布机,你搞汽车,你要像我一样,通过发明为国家服务。”他还亲自将专利转让所得的654.38+0万日元专利费交给儿子作为汽车研究的启动资金。当时,美国平均每四个人就有一辆车。丰田章男一郎是这样设想的:如果中国每10人拥有一辆汽车,那么654380+000万日本人需要654380+000万辆汽车;按照汽车平均使用寿命10年计算,每年需要新增汽车1万辆;这是一个非常迷人的巨大市场。当然,他没想到的是,今天的日本已经达到了每三个人一辆车的水平,大量的汽车出口到世界各国。其汽车总产量多年前就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的汽车生产王国。

丰田章男去世后,公司社长一职由丰田章一郎的妹夫(丰田章男的上门女婿)担任。虽然利三郎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企业家,但他傲慢、脾气暴躁,在很多问题上与丰田章男“政治上不同”。1933年,在丰田章一郎的一再要求下,同意公司免费设立汽车部,并指定一个仓库的一角作为汽车开发的场所。基于此,丰田章男于当年4月买回一台美国“雪佛兰”汽车发动机,进行反复拆解、研究、分析和测绘。在研究这款发动机的过程中,他想出了一个理解的观点来指导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贫穷的日本需要更便宜的汽车。”生产廉价汽车是我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