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原县农作物施肥问题如何解决?有什么对策?
首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肥源,科学积累,继续抓好五位一体建设,有条件的乡镇做好秸秆还田工作。禁止焚烧秸秆。借助周边农场的机械力量,乡镇在农机更新中也力争购置秸秆粉碎装置,秸秆还田率力争达到95%以上。
2.测土配方施肥
农民应该提高他们的科技意识,接受和推广这项技术。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实验室负责分析测试。每年入秋后、封冻前为最佳取土时间,时间为6月65438+10月1-25日。每个土样代表30-50亩,每个地块取5-10个点,每个点挖深25-30 cm,垂直均匀取土。经过冬季测试和春季种植前的处方准备,农民可以购买肥料,并根据处方施肥。
3.氮、磷、钾微量元素和微生物肥料配合使用。
单一施用某种肥料或过量施用某种元素都会减产,只有大量元素、中微量元素一起使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微生物肥料不能代替速效肥料单独使用。不同的作物对某些元素敏感,如大豆、小麦、甜菜和油菜对硼敏感,玉米对锌敏感,水果和蔬菜对铁敏感,大豆对钼敏感等。补充这些元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施肥方法要科学。
提倡秋季施肥。有条件的农户可以在整地起垄时将化肥在秋季施三分之二,另外三分之一作为种肥,玉米和甜菜在秋季施三分之二磷钾肥,氮磷钾肥在春季施三分之一作为种肥,另外三分之二作为追肥。大豆可在开花前或开花后用2%尿素溶液追肥,开花初期喷施氨基酸、激素、微量元素等叶面肥,开花末期或结荚灌浆期喷施腐植酸、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
5.合理轮作和换茬
大豆种植对十种土壤理化形态的不利影响:
(1)会导致土壤缺乏单一的营养元素,造成养分的不平衡;
(2)容易引起土传病虫害和杂草的蔓延和危害;
(3)植物残体和根系分泌物中的有毒物质可能在土壤中积累,使作物本身中毒;
(4)导致作物生长不良,产量降低,品质变差;
因此,合理轮作对土壤结构、孔隙度、作物根系生长、养分吸收、病虫害防治等都有很好的作用,可以充分发挥土壤的潜在肥力,调节对作物的养分供应,延续有效衰退。种植结构按麦-豆-杂(玉米、甜菜、马铃薯)调整生产,必要时可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