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迹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稍微百度一下,图中的舍利和普通的尸骨完全不一样。它的形状千变万化,有圆形的、椭圆形的、莲花形的,甚至还有佛或菩萨的。它的颜色有白、黑、绿、红,有的遗物像珍珠、玛瑙、水晶、透明,有的甚至是钻石。
有学者提出,佛教僧侣长期吃素,摄入了大量的纤维和矿物质,经过人体代谢后,很容易形成大量的磷酸盐和碳酸盐,所以最终晶体在体内沉淀,形成各种舍利子。
抛开佛教,你觉得有科学思维的舍利子怎么样?其实修行者和普通人在生物构成上没有区别。衣服和脂肪会在200摄氏度左右开始燃烧,肌肉组织和器官以及血液会在500到600摄氏度左右充分燃烧。最终炉子会被加热到900摄氏度,别说骨头甚至石头都会烧成灰烬,更别说人体沉积的矿物质和纤维。
但不同的是,僧人的火葬和普通人不一样,因为僧人火葬的时候要佩戴很多陪葬品,一些贵重的珠宝首饰也被推进炉子里烧掉。
所以在没有刻意弄虚作假的情况下,僧人火化后留下的形状大小不一的东西,并不是骨灰,而是昂贵的摆件高温燃烧后留下的碎片。有些东西可能经不起高温已经燃尽,有些还没有完全燃尽,但已经不是以前的样子了。
被改变的遗物玷污了佛教。我相信,起初,佛教信徒对他们的宗教祖先表示敬意,他们留下遗物以纪念他们是毋庸置疑的。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令人惊叹的建筑奇迹都是在这种心态下创造的。
但是,现在很多人失去了信仰,为了利益,是不是少做了诈骗?如果你稍微查一下专利号,它非常有趣,你会发现以下内容:
专利号ZL200710010278.8,发明人赵冬念,专利名称“制作遗物的方法”,这项专利是利用人的骨灰,加入水晶和硅酸盐金属上色,按比例准备原料,压模制成湿坯,在1300摄氏度下烧结,最后印上座右铭或印章。
专利号为200910010807.2,这位发明人也是如此。这项专利是人造文物的制造方法。
所以现在如果你去寺庙,尤其是那些声称曾经有很多高僧的地方,那里卖的舍利子大部分都是这些东西。其实这个方法根本不是门槛。2007年以前,有人把鹅卵石、手工艺品、假宝石、玻璃珠加到炉子里作为遗物出售。
遗迹的真实化学成分其实并不复杂。我在手稿中放了图片。可以看看首次公开的印度僧人舍利。当时印度被殖民,印度考古局的英国局长坎宁安抢走了这件文物,保存在维多利亚和埃尔伯特博物馆。后来印度独立,与英国谈判,归还了这些文物。
从图片上可以看到,大部分真正的遗物其实是人骨。你在市场上看到的多是假的,就是人骨和水晶混合硅酸盐。
好了,你的问题到此为止。有问题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