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续航近1300km——M7凭什么?

从2020年一季度开始,新能源汽车进入市场拐点,开始快速增长。在这个过程中,充电网络迅速普及,电池的能量密度不断提高。然而,与新能源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相比,充电等基础设施的改善还没有满足用户的需求。

这让部分消费者对“充电难”、“充电慢”产生了疑虑,这无疑凸显了增程式的优势:正是在基础设施没有完全覆盖的前提下,增程式采用了油耗低的小型增程器和容量相对较大的动力电池,提供了最具“技术性价比”的技术方案,极大缓解了新能源消费者的里程焦虑。

这一点从今年8月份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数据就可以看出来:

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8月,新能源汽车销售66.6万辆,占比27.9%,到2022年底,有望实现新能源汽车占比30%。月销量60多万的新能源汽车中,增程式等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占了近1/4。

包括增程式在内的插电式混动车型,解决了消费者对“里程”的焦虑——仔细翻开今年8月各品牌的销量成绩单,新势力中的纯电动品牌蔚来和小鹏略弱,销量分别为10677和9568;以增程式为主的李,由于新老车型的沟通,交出了4571辆的成绩单。在10,000个交付品牌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增程品牌——AITO文杰系列汽车。

该系列汽车模型由天体汽车公司和华为公司联合设计。目前,作为主要产品的汽车型号M5和M7是以增程动力的形式出现的,这是两种非常有趣的产品:

一方面,在“增程”和“30万价格区间”的限制下,和M7并不孤单,李ONE和FREE都属于这个区间;但是AITO的系列车型最快速度交付了1,000多,有威胁;

另一方面,得到华为加持的品牌不仅仅是AITO,不同的是,福克斯和奥伊塔都搭载了华为技术,问问世界系列也是与华为合作设计研发,或者说是唯一一个在手机卖场使用华为渠道销售汽车品牌的,甚至直接出现在华为的发布会上。

range系列得到用户认可,续航能力是重要原因。范围M7的范围焦虑问题最大化了驾驶范围和易用性:

在中汽研究院最近的测试中,该车M7后驱版取得了近65,438+0,300 km的综合续驶里程——平均油耗5.2L/65,438+0,000 km。具体的测试情况是:

中汽研究院工程师选取了城市工况、快速工况、高速工况等一系列复杂道路,模拟日常使用场景。M7后驱舒适版在充满电的情况下,实际续航里程达到65,438+0,290 km,仪表显示仍为65,438+00 km,平均油耗为5.2L/65,438+000 km。这个数据并不过分。

这样的产品表现离不开“以用户为中心”的文化。从客户需求定义产品,从平台定义技术——这是我们在要求M7选择添加程序的道路时所看到的基本驱动力。据我所知,M7的目标客户主要是:关注家庭用户,对车辆空间和品质有一定需求,注重车辆的实用价值。

这样的用户,购车、用车都是围绕家庭出行需求;也正是围绕这个画像,大空间、续驶里程、易用性成为M7产品的关键卖点。

智能增程平台

在所有PHEV技术中,最大的优势在于电驱动体验。串联结构使得轴端动力始终由主驱动电机输出,保证了电驱动的流畅体验。然而,由于整个电力系统架构的复杂性,要求电力驱动系统具有高集成度和高效率。

增程平台最大的难点在于增程器的控制,需要在固定的工作范围内工作,尽可能保证高效率。同时增程器与发电机耦合,能量流向主驱动电机和电池输出。

因此,增程器的高效符合智能控制和综合能量管理是关键技术——正是因为过去这两项技术的不成熟,使得串联构型一直无法实际做到理论上的低油耗。

作为较早涉足新能源领域的车企集团,赛利斯汽车开发了纯电驱动智能平台,可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匹配纯电、增程式等多种新能源动力系统解决方案。

在这个平台上,孕育了M7,它与40kWh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CTP电池相匹配。后驱为200kW高性能主驱动电机,四驱版还匹配130kW前驱动电机;增程器采用1.5T四缸发动机。

驱动系统技术

如前所述,增程平台最大的优势和难点分别是电驱动和增程器,这也是纯电驱动智能平台的核心部件。

电力传动

文杰M7搭载了华为DriveONE高效油冷三合一电驱和六合一一体化DHT总成的黄金组合。通过扭矩管理和能量管理的匹配和优化,实现了更低的能耗和强劲的动力输出。前置电机的六位一体集成DHT动力总成高度集成了发动机、GCU、发电机、双模式减速器、MCU、驱动电机。

这意味着为动力系统和整车布局预留了更大的布局空间,整体设计更加紧凑,冷却回路利用率更高,减少了冗余材料;华为DriveONE,后置电机高效油冷三合一电驱动,将MCU、电机、减速器高度集成。系统的高集成度和电机的油冷设计使系统的驱动效率高达93%,CLTC工况下综合效率达到89%。

范围扩展器

1.5T四缸发动机采用深度米勒循环技术,专为增程工况设计。同时采用15:1高压缩比和低压EGR技术,在特定负荷范围内提高了热效率。41%的热效率数据在世界先进发动机效率排名中同样难能可贵。

电池方面

车载的M7采用了携带大电池的策略。40kWh CTP电池(Cell-to-Pack)让车载M7拥有230km的纯电动续航里程,不仅可以轻松满足日常通勤需求,还进一步节省了车内空间。

除了电气化技术这一核心,文杰M7还追求“内外兼修”,尽可能降低能耗,提高里程——文杰M7从整车造型到动力链条都尽可能降低阻力,包括低阻力卡钳、低阻力轮毂轴承、低滚动轮胎等整车更低的机械阻力带来更好的续航表现。

回到问题,文杰M7是增加方案的标杆案例——面对家庭客户对里程和易用性的诉求,文杰M7搭载了关键的电气化技术(纯电驱动智能平台),并进一步考虑针对家庭使用场景,尽可能减少动力系统的布局体积,从而保证用户的大空间和舒适性。

在快速发展的新能源市场,该系列产品在全球的异军突起,不仅象征着天界汽车的实力,也表明了用户对产品特性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