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家的造纸工业怎么样?利润怎么样?(国内造纸行业前景如何?)
2019造纸行业发展建议。
然而,近年来,造纸行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和挑战。一方面,国内生产资源短缺,原材料对外依存度高,使造纸行业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面临风险;另一方面,中低档技术装备水平的企业居多,使得发展不平衡爆发,产业结构亟待优化。
与此同时,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的完善、环保监管执法的更加严格、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贸易保护主义的进一步抬头、智能新技术的加速崛起,都给造纸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在这样的情况下,造纸行业要想突破重重挑战,在曲折的道路中找到前进的方向,需要行业内所有企业树立正确的发展思路,齐心协力,下大力气创新创造,坚持绿色发展,开创行业发展的新局面。
2020年的三点发展建议
1,坚持绿色发展优先。这几年国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发展、享受的新发展理念,提出了“碧水青山是无价之宝”的新理念。造纸工业必须贯彻这些新要求,优先发展绿色,形成环保、节能、绿色的发展新模式。
广大造纸企业要坚持绿色发展,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一是节约资源,充分提高原材料综合利用率,加强废纸利用,拓宽回收渠道,促进循环利用;其次,要降低能耗,加强造纸设备的技术和工艺,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最后,我们应该减少污染,通过限制废物排放和加强固体废物处理,有效地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当前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的重要阶段,遇上了我国发展方式快速转变的历史交汇点。也是国内造纸行业实现产业升级、由大变强、由快变好的关键时期。坚持创新驱动非常重要。
因此,造纸行业应加强新一代制浆技术的研发,加强清洁分离、膜分离、新型涂层、废水回用、生物质精制等前沿技术的研发,以先进的制浆技术和新型环保技术推动造纸行业转型升级。要加强造纸装备创新,提升装备制造能力,加快装备自动化、数控化、智能化进程,推进工艺技术研发与造纸装备制造融合,以科技创新推动造纸装备整体水平提升,带动整个造纸行业做优做强。
3.坚持优质供给的方向。国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现代经济制度建设的重点在实体经济,发展需要以完善供给质量体系为主攻方向”。面对这一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决策,造纸工业需要成为提升我国经济质量优势的环节之一。
鉴于此,2020年造纸行业需要加快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推广精益管理、个性化定制、供应链协同、快速市场响应等现代生产方式,全面提升造纸行业的生产效率和制造水平。要自觉实施“三品”战略,积极优化纸板、纸制品、特种纸、生活用纸、包装用纸和印刷书写纸的品种结构,大力提高纸制品的设计水平和生产质量,以丰富的品种、优良的品质、优秀的品牌提升我国造纸工业的整体竞争力!
谢谢大家!
真的很抱歉,我没有从事过造纸行业,也没有做过这方面的研究,所以不敢给你答案。非专业的回答对你来说毫无意义。请耐心等待专业解答。
我真的不知道。我不知道。但是应该不会那么好吧,是不是因为我看到的是环保越来越严,很多造纸厂倒闭了。
谢谢邀请!如果你不了解造纸行业,尤其是成本和利润,你需要了解一下。另外,如果你对造纸行业一无所知,不建议你投资。如果你想在2020年创业,我建议你投资你擅长的行业,或者至少是你知道的行业。除非你有很多钱,否则你不是在喊这个钱,投资什么都不怕风险。在目前的创业环境下,建议谨慎,理性投资创业!
造纸行业不错,尤其是卫生纸,家家都用,感觉值得做。
中国是传统的造纸大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造纸工业逐渐经历了从早期分散的产能和粗放的技术生产向集约型发展模式的转变。通过引进技术和设备与国内自主创新相结合,中国造纸工业的一些优秀企业完成了从传统造纸工业向现代造纸工业的转变,进入了世界先进造纸企业的行列。同时,中国也成为全球纸张生产和销售大国,纸制品总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2016年,全国纸及纸板生产企业约2800家,全国纸及纸板产量10855万吨,比上年增长1.35%。消费量65,438+0,046,5438+0.9万吨,比上年增长0.65%,人均年消费量75公斤。2007年至2016年,纸及纸板产量年均增长率为4.43%,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4.05%。
国务院先后出台了《造纸工业技术进步“十二五”指导意见》、《造纸工业发展政策》、《国务院中央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了未来造纸工业技术进步的重点和造纸工业绿色发展之路。可以预见,未来中国纸及纸制品行业结构将进一步调整优化,新趋势是以行业发展为主线,以科技创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行业目标。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进入了新一轮的快速发展。
随着中国造纸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制浆造纸装备制造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已能为制浆造纸行业提供各种造纸机和纸板机,以及备料、制浆、洗涤、漂白、碱回收、分切、涂布、包装等成套设备和生产线。国产装备承担了大部分生产任务,初步形成了产业链配套体系完整、门类齐全的现代化生产体系。2016年,我国制浆造纸设备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146万元,利润3206万元,出口金额1358万美元。从业人员3.68万人;规模以上企业215家;总资产约15165438+3200万元,同比增长8.37%;虽然工业总产值从2008年的约1,81亿元增长到目前的391.46亿元,但企业数量和从业人员数量没有明显变化,说明生产效率在逐步提高,总体发展是健康的。国内装备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仍然具备且总体稳定,一直是我国造纸工业发展的支撑力量,为造纸工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制浆造纸装备制造业可以为行业提供中型及以上成套设备。国产设备承担了60%-70%的造纸产能,技术性能也处于中上水平,仅次于美国、德国、芬兰、日本等少数发达国家,在一些技术装备上也有自己的创新优势,如草类原料的制备、连续蒸煮设备技术等。能够为造纸行业提供成套设备是中国进入国际造纸强国的主要原因。相应的,我国也拥有从科研、设计到制造、标准检测的完整体系,包括从人才培养、技术开发设计到产品质量控制的生产性服务体系,为装备制造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造纸设备制造业的配套产业比较齐全,专业分工基本合理。脱水设备、各种辊涂、筛筒、水印辊、流浆箱、真空辊、密封气罩等专业化制造企业。都成立,甚至减速机、自动化系统、真空泵等专业公司,既可以面向造纸行业,也可以面向其他行业,保证了整个行业的无缝匹配,也为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
但是技术开发方式单一,无论企业、科研院所、高校都已经能够建立有效的设备开发试验平台和有效的运行体系。技术开发手段至今仍以消化吸收为主,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少,有效专利少。这一点和国际大公司还是有巨大差距的。导致仿制产品性能难以达到或超过原有水平,还存在性能不稳定、能耗物耗大、可靠性低等问题,无法很快解决。
谢谢你的邀请。我不太了解你的问题。我想谈谈我个人的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目前国家对造纸行业的管控还是很严格的,因为造纸是重污染行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小型造纸企业已经倒闭。因为建设水污染处理厂需要大量资金,很多小企业无法生产。2000年后,政府大力扶持新兴造纸行业,投入大量补贴给企业改善环境污染。现在已经标准化很多了。
如果现在成立造纸公司,投资也是很大的。一方面是厂房、设备等硬件设施,投入不小。另一方面,由于今年全球蝗虫的危害,很多造纸秸秆被破坏,必然导致原料的上涨。再加上现有造纸厂的技术革新,产能跟不上老厂家,不可能有产品竞争力,更谈不上盈利。我们行业用的硅涂层Gerasin离型纸,从五年前的14000一吨,到现在的11000左右。劳动力成本每年都在增加,但公司的利润却在减少。所以,现在还不是建厂的合适时机。建议你换个模式。可以不自己开厂买设备,但是可以考虑好的合作渠道。
回答不好,请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