竣工决算审计的思路和方法
第一,处理好金融和工科专业的协调合作。
抚顺石化公司内部审计机构基本上是按照工程和财务两个专业来设置和配备人员的,每个专业都有比较强的知识和驾驭本专业的能力。竣工决算审计是一项综合性审计项目,不仅涉及对财务信息真实性和合规性的评价,还涉及对工程、设备管理、预算投资和结算的监督分析。一方面,对审计人员驾驭财务和工程专业知识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做好两个专业之间的有效分工、合作与协调尤为重要。因此,在审计项目实施前,应认真细致地分析人员结构和专业要求,有效配置审计资源,合理分工协作,为决算审计奠定基础。
二、竣工决算审计的具体做法
抚顺石化公司决算审计的总体思路是:以提高管理质量、管理水平和效率为目的的审计理念贯穿审计全过程,既注重对建设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工程造价真实性和合法性的微观层面审计,更注重对工程管理内部控制的严密性和完善性、管理规章制度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方法措施的适用性、有效性和执行情况的宏观层面评价,从而揭示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漏洞。具体做法是:
(一)审核建设项目竣工决算财务报表的编制。
竣工报告的查表、账表等合规性测试,不仅能全面反映被审计单位资本支出的基本工作状态,还能为评价报告编制涉及的诸多部门和环节的运作衔接和顺畅程度提供依据,还能通过审计账表的一致性和报告收集的合理性,为投资估算的分析提供准确的数据。
比如我们在审计一个单位的决算时,发现概算对照表与交付使用的资产表的设备费、建筑安装费不一致。据了解,该单位预算对照表由预算部门编制,交付资产表由工程部即项目办编制。探究原因,主要是本单位项目办在项目管理中没有真正发挥管理作用,各部门运作之间缺乏有效衔接,暴露出出资支出流程环节不顺畅。同时,我们没有将审计事实停留在表面,而是进一步研究了其相关管理制度,揭示了本单位内控制度执行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不足。
(二)审核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和预算。
这部分审计的重点主要是在工程结算审计的基础上,对比分析概算,核实费用超支和节余的原因。其中,建设工程结算审核主要是指建设单位根据建设单位提交的工程竣工资料,运用绘图、观察、询问、调查、挖掘、分析、测量、检查等方法,编制的工程结算的真实性、合法性。,从严格审查工程量、审查结算中有关定额的执行情况、审查设备材料费、审查取费标准、审查其他建设费用等方面。此外,在对审计内容进行审计时,还注意将预算部门的结算书与已记入财务账目的结算进行核对,审查是否存在漏项以及占用项目的其他项目的结算情况。我们采用这种方法,减少某项目决算审计654.38+00.74万元。
同时,对项目结算的审计结果进行分析,从根本上找出高估节约的原因,进而评价企业内控管理的有效性,真正发现企业资本性支出项目的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如审计某工程竣工结算时,发现保温材料价格超过估算价格,导致材料费用增加654.38+0.26万元。对此,审计局并没有简单地进行定性分析,而是对公司所有施工单位使用的保温材料价格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价格不一,高差较大,从1.900元/立方米到最低的1.200元/立方米不等。因此,审计署成立了专门的审计调查组,对硅酸盐等保温材料的型号、价格、性能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在充分了解公司保温材料管理现状的情况下,发现存在质量(功能)过剩的现象,提出了节约保温材料、降低工程成本的建议。这项建议每年将为公司节省700多万元的保温费用。
(3)工程建设项目成本审计
工程建设项目成本审计是竣工决算审计的主要内容,也是发现问题的主要环节。但是,如何将管理审计融入到这次决算审计中,值得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实践和总结。
如某项目决算审计中,发现在建工程少3500万元,该项目已将3500万元的进度款记入在建工程。支付往来账户进度款3500万元后,已在在建工程中扣除3500万元,在本项目主体工程5000万元工程结算金额中扣除3500万元。这种现象发生后,工厂在审计建议下规范了在建工程和往来账款的管理。又如,某项目决算审计中,设备制造安装结算存在重复。因为反应器、再生器、储罐等非标准设备。,需在设备现场分段、分段制作,制造安装承包给某施工单位,某段或某件设备因工期紧自行采购或委托第三方,造成重复,从而减少试制506万元。
基于本单位进项税小额结转暴露出的物资流通不畅,审计组决定从物资供应、施工单位、项目管理部、财务运作流程、内部控制等方面进行延伸审计。发现供应部门在物资入库时使用实际价格或计划价格,但物资出库时又调整回实际价格,部分物资调整后仍为计划价格。财务部在核算材料时,原则上会以供应部门出具的材料清单为依据,但有时财务部也会通过专业判断来确定材料的实际价格。部分设备供应部门发放材料票,财务部门通过确认在设备中进行核算,但未能及时与供应部门沟通更换设备票。通过对发现问题的分析,造成本单位材料核算和进项税漏报的主要原因是供应部门不合规、下属机构设置不合理、部门间流动不畅、沟通不畅。
(4)对建筑工程交付使用的财产的审计
目前企业普遍交付的固定资产不够准确,分摊的费用不够合理,给生产过程中的固定资产管理和设备报废时的清理带来了很多不便和后患。
比如审计某单位时,发现该单位将本应形成无形资产的专利技术和长期待摊费用购买25万元;生产人员培训费25万余元全部转入固定资产,造成固定资产虚列。此外,该单位只将建筑安装费用和待摊费用分摊到单个项目,而没有分摊到单台设备,导致无法准确计算单台固定资产设备的真实成本。此外,在检查交付使用的资产和设备的详细情况时,发现一台设备实际上并不存在,经确认是其他四台设备的附件。结果审计觉得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审计决定延长审计。审计结果证实了审计的假设。在没有技术、工程、机动、车间等方面的设备确认和盘点的情况下,公司仅根据供应部门提供的设备票提交了资产明细,而仓库供应的设备则是根据采购合同和实际入库情况,很多设备都是按照不同的零件进行拆解采购的。这种操作模式导致交付的固定资产与实际设备管理不一致。
(五)工程建设项目结余资金的审计。
这部分的审计内容在审计过程中容易被忽视。这部分审计内容重点是项目的剩余材料。审计可以通过对剩余材料的审查,发现材料储存和资本支出控制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如通过对剩余物资的清查,发现存在重复设计原因,导致采购67个阀门,金额328万元。在另一个审计项目中,发现有88万元(含税)的剩余材料进入项目投资成本。
内部审计部门开展竣工决算审计的领域相当广泛,可以覆盖采购、生产、销售等所有职能管理部门,涉及会计、管理、决策等各个方面。今后,抚顺石化公司审计局将进一步创新工程审计理念,拓展工程审计领域,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在坚持工程结算抽样审计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实现审计由事后向事前、事中的转变。在开展以提高和规范项目管理水平为重点的管理审计过程中,要努力探索服务改革和经济建设的新途径,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创新和发展,完成项目审计从“发现性审计”到“预防性审计”、从“符合性审计”到“增值性审计”的审计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