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益生菌还有这样的历史
益生菌食品的前世今生是怎样的?
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
本文里,益教授会解答你的种种疑惑,带你了解益生菌如何从古老食疗变成一门现代科学,又如何丰富着我们的科学饮食观念。
自古以来,益生菌食品就被人们和 健康 联系在一起。作为功能性益生菌食品的开拓者和普及者,益教授一直关注与益生菌相关的饮食文化。
益生菌(Probiotic) ,在古希腊语中是“对生命有益”的意思。在古代,这类“对生命有益”的食品没有严格科学定义,基本都是经过微生物发酵的食品。
公元前7000年的新石器晚期,中国人已经开始制作发酵饮料,黄酒和米酒就是最典型的发酵食品。
两三千年前的希腊和保加利亚地区,人们已经开始食用发酵后的酸奶,面包也是典型的发酵食品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微生物学家与免疫学家梅契尼科夫,在对保加利亚长寿人群的研究中,发现酸奶中含有乳酸菌。
酸奶是“长寿饮料”的说法流传开来。
19世纪,就有美国工厂借助乳酸菌,生产风味更佳、拥有专利的乳制品。1919年,西班牙商人艾萨克·卡拉索建立起规模化的酸奶制造厂,生产出的酸奶被放在药店销售。
之后,随着日本的乳酸菌饮料养乐多销售到世界各地,益生菌食品进一步产业化
时至今日,人体肠道中已探明的细菌有上千种,一部分是对人体有益的“好菌”,还有一些会导致生病的“坏菌”。
近一个多世纪,人们对益生菌的认识,和生命科学的进步交织在一起。
益教授也一直铭记着,那些在益生菌发展史上有革命性贡献的前辈们。
最值得铭记的,莫过于发现乳酸菌的梅契尼科夫,他是“乳酸菌之父”,提出了著名的“肠道益生菌”理论——乳酸菌通过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来保证人体 健康 。
1899年亨利·德西尔(Henry Tissier)在婴儿粪便里发现了一种末端分叉的细菌,治疗肠道感染类疾病很有效。它就是我们经常在娃哈哈等酸奶瓶上看到的“双歧杆菌”。
还有专注肠道微生物研究的宫入近治博士,发现了第588号酪酸梭菌——抑制有害菌生长的同时,还可促进有益菌群的发育。酪酸梭菌现在常被用来治疗腹泻和便秘。
德国细菌学家沃纳·科拉斯最早把为营养不良的病人开出的有助于恢复 健康 的各种含菌补充剂称为“益生菌”。后来,肠道微生物学家罗伊·富勒将益生菌重新定义为“活的微生物,能对宿主产生有益的作用。”
90年代,美国分子生物学家罗伯特·辛西默为人类基因组测序工程拉开序幕,肠道微生物基因也被测序,益生菌的基因序列和作用机制进一步被解开。
科学家们得以用基因科学,研究肠道益生菌群改善人体免疫系统的方式。一批技术领先的生物 科技 公司,专注于对“功能性益生菌”的研究和 探索 ,并建立了现代化的益生菌生产体系。
1994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颁布了《膳食补充剂 健康 与教育法案》,益生菌正式成为明确可使用的膳食补充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