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步镇的特产

该镇是广东石英的故乡,石英的艺术闻名中外。据史书记载,颍州因盛产石头而得名。自宋代以来,石英被列为贡品,自清代以来,它被公认为中国四大名园石之一。石英有着悠久的开发和享受的历史,在宋代的《云林石谱》中就有记载。被苏东坡誉为“希腊一代的瑰宝”的“丘迟石”就是石英。英国与石宗元在王步,广东代表访美1987,世界妇女大会在京召开1995,日本和平石雕开幕式1997赠石。王步人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艺术相结合,制作出声情并茂、光影交错、风格各异的现代山水盆景。现有大小盆景厂49家,其中3家获得国家专利。从事石英艺术的专业人士超过2000人,为石英艺术提供服务的人员近万人,石英艺术的足迹遍布全国(除西藏、青海),石英盆景每年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石英已经成为连接各国人民的桥梁和友好使者。65438-0996年,该镇成立了英德市奇石协会,为推广石英艺术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成功举办了首届广东石英交易会。

港口4.9万人,劳动力654.38+0.8万人。面积214.7平方公里,耕地2750公顷,其中水田1293公顷,旱地1460公顷。王步农业已形成优质水稻基地、生姜基地、果蔗基地、蚕桑基地、蔬菜基地、优质肉牛基地、池塘养鱼基地、城市水果示范基地七大基地。王步腐竹采用传统加工方法制作,味道鲜美,具有美容保健功能。腐竹批发市场,每个市场有2吨腐竹在城市出售,深受顾客欢迎,成为招待客人的美味。英德市王步镇的腐竹加工历史悠久。腐竹因其特殊的加工、独特的方法和丰富的经验而久负盛名,成为当地客人的美味佳肴。改革开放后,腐竹的加工就像雨后的春风,风靡王步农村。90年代,每一个街头日都有4-5吨卖到广州和珠三角,广州各大酒楼都把王步腐竹作为招待贵宾的招牌菜。

王步腐竹加工历史悠久。据说一个姓的潘姓人从南雄搬到了王步定居。我生了六个孩子,年老多病的时候让儿子磨豆腐脑喂他。我在煮豆腐浆的时候,正好有事做。从河边回来,看到表面有一层薄薄的豆浆。我很好奇,用手捡了起来。这时候爸爸催我吃饭。无奈之下,我给父亲煮了一层刚捞起晒干的豆腐脑。父亲吃的时候觉得味道不错,就让儿子做给他吃。就这样,王步的腐竹慢慢崛起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富民政策。改革开放后,20世纪80年代中期,王步从事腐竹加工的有1,000多户,每天生产腐竹1,000多斤,王步王河塘墩有4个生产队,从事腐竹加工的有1.4多户。在加工腐竹的实践中,他们创造了立体循环经济综合利用的经验。即大豆加工成腐竹,豆皮豆渣喂猪,猪粪给农作物施肥。这样一来,粮食充裕,经济收入显著提高。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初,唐盾村65,438+040多户人家养了近200头母猪,最大的一户养了4头母猪。母猪生下来的小猪,四个月后带着豆壳豆渣卖了,一年用腐竹养猪收入过万的比比皆是。在看得见的港口,是一个远近闻名的万源村。

王步腐竹以其独特的加工方法而闻名。首先是买磨石。选择磨盘要求磨盘要用水中或水边的石头制作。这种磨盘有一定的硬度和韧性,磨出来的腐竹个头高,色泽美观,滑爽油润。第二选择是大豆。选黄豆要求色泽鲜艳,颗粒大而一致,千万不要选那些大小不一,变质的黄豆。每次加工前,都要筛选出不好的,杂的。第三个破壳。泡黄豆也很有讲究。根据当天的加工量,对大豆进行脱壳,脱壳处理后浸泡在清水中(最好是水质好的干净井水)。浸泡大豆时,将大豆壳捞出,根据不同的温度决定浸泡大豆的时间长短。一般把黄豆肉泡到能用手绞成粉就可以了。浸泡时间短,而且磨出来的豆浆浓稠,腐竹个头低,口感差。第四磨。豆浆的嫩度直接影响腐竹的产量。所以音量要均匀,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以不刺喉为原则。经过喉咙磨出来的豆浆比较稠,穿喉咙的时候要再磨一次。第五榨浆。挤浆的豆腐手帕要求使用密度一致的蚊帐布。豆腐手绢一定不能有破洞,有破洞要立即更换,以免影响腐竹质量。第六抬浴霸。提起腐竹是腐竹加工中最关键的环节。温度是最重要的。看港浴霸讲究的是一快二慢三抓。快速煮浆的时候注意火要大要快。豆浆煮沸时,豆浆表面会出现一些气泡。这时候用铲子把表面的气泡抠出来就行了。第二,降火。一般只要放少量的木糠,让它保持温度,让它慢慢在豆浆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腐皮。当腐皮覆盖大部分浆面时,就可以提起来,变成腐竹。三掌握:一要掌握温度,二要掌握厚度。看烂皮和浆的大小就能知道哪些是可以抬的,哪些是需要一段时间的。

王步腐竹有独特的加工方法和制作方法,所以它有一种特殊的味道。王步腐竹有什么特点?从形状上判断,腐竹有一片竹、竹和一片圆竹。这里先说圆竹。圆竹是豆浆的圆形面块。整块吊起来晾干,然后用荷叶一样大的剪刀剪成圆形。这种圆竹主要销往广州、珠三角的餐馆,用于蒸各种名菜,使名菜口感更嫩,更易吸水,成为餐馆的一道名菜。从制作腐竹的顺序来看。又分为头竹、二竹、三竹、四竹(糖竹)。头珠的主要特点是韧性,适合长时间烹制的菜肴。二竹三竹嫩滑鲜甜,比较适合做汤之类的菜。糖竹含糖量更高,香甜可口,更容易烹饪。总之,专家推荐的腐竹是21世纪男女老少营养价值丰富的最佳食品。因此,王步人民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大力弘扬传统饮食文化,运用现代加工方法进一步推广王步腐竹,使之成为构建和谐社会、造福全民的美味佳肴。国家女足英德训练基地(以下简称英德基地)于1986年7月12日由原国家体委命名并投资建设。英德位于广东省中北部,环境优美,全年气温10至27度。英德基地位于英德市王步镇,距市区17公里,距京珠高速34公里,距广州新机场100多公里。京珠高速在英德有两个出口,京广铁路穿境而过,南北交通便利。

英德基地占地约40万平方米,拥有12个足球场,4个篮球场,一个教练宿舍,4个运动员宿舍,400多张床位,一个可同时容纳500人的食堂,可开发的温泉资源,一直吸引着全国各地的足球队来这里训练和比赛。

英德基地的诞生与女子足球的兴起和发展密切相关。英德市从65438到0983开始接收国家女足冬训。当时中国女足还处于创业阶段。为了支持女子足球在全国的兴起和发展,英德县政府当时非常重视和支持,坚持每年邀请各省市女子足球队来此进行训练和比赛。从65438年到0986年,黄忠、何、许等国家体委领导同志先后来英德考察,对这里办女足基地的环境条件深感满意。同年,经原国家体委批准,中国女足投资建设女足训练基地。从这里开始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曾获亚锦赛冠军,奥运会银牌,世界女足锦标赛第二名。成为世界一流球队,为国争光。同时也培育和照亮了老女足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团结一致的“女足精神”。英德女足基地是社会公认的“中国女足的摇篮”,是女足的“娘家”。她为中国女足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王步文化、教育、卫生和体育相对发达。

中小学24所,学生近万人。1995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有一个中心卫生院,48个农村卫生站,还建了一个文化活动中心。

广电组建闭路电视网。

依托国家女足基地,群众文体活动相当活跃,是广东省体育先进镇。1997年修订编制了《英德市王步镇总体规划》(1997—2015),并上报市政府批准实施。市区人口4万,面积4平方公里。其他:比如工业城的布局,文化娱乐场所和公共设施的分布都得到了全面合理的安排。

王步是广东的一个工业卫星城。有340个集体和私营(个体)企业。集体企业9家,个体私营企业331家。该镇有年产8万吨水泥厂和年产1.4万吨水泥熟料厂,与南海碧冲水泥厂合资。水泥纸袋加工业发展迅速。全镇有21个纸袋厂,全镇最大的纸袋厂年产纸袋13万个。王步纸袋不仅满足本市水泥生产的需要,还出口到江西省和湖南省。开通了程控、移动电话和传呼机服务,建立了农贸市场;主要街道安装的路灯、水泥路、排水渠道基本完善,有自来水供水网络,商业建筑众多,是英德副中心城市,英德市城乡一体化示范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