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邱家店的经济发展
狠抓工业园区建设。镇上有一个工业园(项目区),面积400亩。建设始于2000年9月。我们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管理、高速发展的原则,初步形成了以机械制造、纺织和农副产品加工为重点的产业格局。项目区现有企业21家,以秋艳路为中心向两侧发展,形成三纵四横的建设格局。泰安东恒机械有限公司占地20亩,主要生产汽车散热器。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3500万元,利税300万元。2007年计划投资3000万元新建全铝汽车散热器生产线,投产后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利税560万元。泰山木工机械有限公司是省级专利明星企业,市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四项国家专利产品,总投资2000万元,占地48亩,建筑面积9600平方米。主要生产真空曲面覆膜机、拼接机等木工机械产品,年产量500台。2006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200万元,利税240万元。
大力推进“一村一品”战略。坚持把专业村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在前燕庄再生纤维加工、后店木材加工、姚家坡小服装加工等22个专业村的基础上,新发展以种植、养殖、加工业为主的5个专业村。目前,专业村有7800户,从业人员1.6万人,成为我镇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特色农业硕果累累。全镇以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工程为重点,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目前全镇已形成北部生姜大蒜、南部瓜菜、汶河沿岸蚕桑生产、主干公路沿线苗木花卉四大产业带。同时,大力实施奶业富民工程,在集约化、良种化、标准化、高效化、生态化上下功夫。全镇奶牛饲养量达到1.77万头,建成奶牛养殖小区12个,奶站4个,户均纯收入近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全面实施村村通油路工程,投资3500万元,建成高标准水泥路123.4公里,全镇38个村通高标准水泥路,形成了“三纵三横、多点辐射”的交通网络。提前一年全镇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解决了全镇的安全饮水问题,特别是彻底改变了汶河沿岸群众喝污染水的历史,并于2006年8月承办了泰山区村村通自来水竣工仪式现场会。2006年,在抓好三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的基础上,2007年全面铺开。从清三桩、四整治、五美化入手,镇前街、巨灵庄等8个示范村绿化工程和太新路等8条镇干道51km道路面积相继完成,完善农田林网2.5万亩,新建河滩生态林2500亩,建设村林2800亩。
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总投资360万元的新城卫生院主体工程已完工,配套设施正在紧张建设中。大力推进新型合作医疗,全镇参合率达到90%,同时正在进行村卫生室改造工程;不断加强教育软硬件建设。目前,全镇有中学2所,小学10所,成人教育中心10所,幼儿园19所,其中省级标准化学校2所,市级标准化学校4所,区级标准化学校6所,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基础教育先进乡镇”。安监中队被评为市级标准化安全中队;投入40多万元加强敬老院建设,五保供养率达到71%;计划生育各项考核均居全区前列。
全镇和谐,各业欣欣向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先后被评为“省级卫生镇”、“全市村村通水先进单位”、“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单位”、“全市维护社会稳定先进镇”、“奶业富民工程先进单位”、“全市蚕桑生产先进乡镇”,多项工作受到区委、区政府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