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哪些逆向思维的例子?

首先,思维是人脑借助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反应过程。思维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了感知的界限。它探索和发现事物的内在本质关系和规律性,是认知过程的高级阶段。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一些生活中逆向思维的例子。希望你喜欢!

生活中逆向思维的例子1

安中国移民美国,因为要打官司,对律师说:改天约法官出来,或者送他点礼物。律师听了大吃一惊,说从来没有。如果你给法官送礼,你的诉讼一定会失败。那人说怎么可能。律师说:给法官送礼不就说明你错了吗?

几天后,律师打电话给他的当事人说,我们的官司赢了。男人平淡地说,我早就知道了。律师奇怪地问,这怎么可能?我刚从法庭出来。中国人说,我给了法官一份礼物。那个律师差点跳起来。不会吧!中国人说:是的,我写了,但是我把对方的名字写在了邮件列表上。

如此荒诞的想法,无论对错,都是典型的逆向思维方式。

生活中逆向思维的例子2

洗衣机脱水筒的转轴是软的。用手轻轻一推,脱水缸就会错开。但脱水筒高速旋转时,非常稳定,脱水效果非常好。在最初的设计中,为了解决脱水筒的振动和噪音问题,工程技术人员想了很多办法,先加厚轴,效果不好,再加硬轴,效果还是不好。

最后他们来了个逆向思维,弃硬取柔,用软轴代替硬轴,成功解决了颤抖和噪音两大问题。这是逆向思维诞生的创造发明的典型例子。

生活中逆向思维的例子3

某企业党委实行差额选举,规定从23名候选人中选21名党委委员。正常的操作方法是按党员代表人数发放选票,列出23名候选人。代表们拿到选票后,选出了他们认同的21个候选人。投票结束后,监票人计票,最终得票最高的21名候选人当选。没有人反对这种普遍做法。

然而,这是一种低效的做法。对于这个问题,运用逆向思维,完全可以这样做:当你拿到票数的时候,选择你不同意的两个人,唱票的时候,每张票只唱两遍。最终,谁的票数多,谁就落选。这样每个代表花的时间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唱每张选票花的时间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选举效率提高了十倍。仔细想想,不难发现,这种做法不仅提高了效率,也有助于提高候选人和代表的压力感和责任感。

在选择21赞成的时候,很多人都是从前面打勾到后面。只要不是很不愉快,就按顺序勾下来。最后的结果往往是最后一个位置的两个候选人最有可能落选。

这种做法让落选的人压力小了,谁让地理位置差了呢?但如果代表从23名候选人中选出两个他认为不合适的人,就会增加候选人的压力,他必须非常注意自己的形象,改进自己的缺点。对于代表来说,他们必须认真思考,负责任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生活中逆向思维的例子4

传统的破冰船是靠自身重量把冰压碎的,所以它的头部是高硬度的材料,转弯的时候非常笨重,所以这种破冰船非常害怕水流向旁边漂移。前苏联的科学家用逆向思维把冰往上推,而不是往下推,就是让破冰船潜入水中,靠浮力把冰从冰下向上打碎。

新型破冰船设计得非常巧妙,不仅节省了大量原材料,而且不需要太多动力,自身安全性大大提高。遇到厚冰层时,破冰船像海豚一样上下移动,破冰效果非常好。这种破冰船被称为本世纪最有希望的破冰船。

生活中逆向思维的例子5

中国发明家苏发明的双向旋转发电机诞生于1994年。同年8月获得中国高新杯金奖,引起TIPS的关注。从65438到0996,丹麦一家大公司试图以300万元买断其专利,可见其发明的巨大价值。

说到双向旋转发电机的发明,也要归功于逆向思维。

翻阅国内外科技文献,发电机有定子和转子,定子不动,转子转动。苏卫星发明的双向旋转发电机定子也旋转,发电效率比普通发电机高4倍。苏说,我倒着想,让定子转动。这是他发明的思维基础,也是他发明的一大贡献。